我们仔细审视这千余个版别的龙图铜圆,根据龙图的形状与特征,又可以分成十二种大的版别。认真研究与区别这十二种版别之间的关系与特征,将会为喜爱铜元收藏的泉友带来很大帮助。

一、清龙

铜元十大品种(这些铜元知识你知道吗)(1)

清代铜圆常见龙图之一,又称“己”字龙。常见于户部、广东、湖北、江南、江苏、清江、安徽、江西、四川、北洋、奉天、浙江、山东、河南、云南铜圆局。

根据尾毛(即常说的几尾龙)、龙爪、焰珠形状及其火焰的多少等可以分为若干个版别。

二、坐龙

铜元十大品种(这些铜元知识你知道吗)(2)

铜元十大品种(这些铜元知识你知道吗)(3)

清代铜圆常见龙图之一,取其作蹲坐之态而得名。常见于户部、福建、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江西、四川、北洋、吉林、奉天铜圆局。

根据尾毛、龙爪、中心珠的形状及其火焰的多少、龙鳞的排数、龙头大小、有无珠圈、窄面瘦身、扁体、反N、王冠龙、鱼鳞龙等可以分为若干个版别。

三、水龙

铜元十大品种(这些铜元知识你知道吗)(4)

因龙图下方有水波纹而得名。常见于江南、湖北、湖南、江苏、清江、安徽、江西、四川、奉天、浙江、河南铜圆局。

根据水波、龙身有云无云、龙爪须内须外、跳O版、瘦面龙、驼背龙、单冠龙、双冠龙、过山龙等可以分为若干个版别

第一枚铜元诞生于何时何地

我国第一枚铜元诞生于1900年6月,由当时的广东造币厂生产,每枚重二钱(7.45克),以紫铜95%、白铅4%、锡1%配合铸成。直径28毫米,形式精美。铜元正面中央铸“光绪元宝”四个汉字及满文“宝广”,外环珠圈,上缘纪地“广东省造”字样,下缘为纪值文字“每百枚换一元”,左右边饰小花星;背面中央铸有象征清朝皇帝的飞龙图案,龙图外环珠圈,上缘为英文纪地“ KWANG-TUNG”(广东),下缘英文纪值“ ONE CENT”(一仙),左右边饰小花星。“仙”(CENT)意为“分”,即一元银币的百分之一。

铜元十大品种(这些铜元知识你知道吗)(5)

铜元十大品种(这些铜元知识你知道吗)(6)

‍什么是偏移位币?

偏打移位币:在铸造过程中,发生错误,导致铜元表面的图案发生偏移,这便是偏打移位币。由于模圈很浅,有时铜坯没有完全进入模圈,部分露在圈外,那么模具冲压下来时,就会产生图案偏移现象,有时整个铜坯只进去一点点,整个图案只有很小的局部被印在币上,这样的币往往是变形的,一边翘起,也有比较平展的。偏打移位的程度,根据铜坯进入模圈的范围不同或根据模圈故障的程度不同而各不相同。

铜元十大品种(这些铜元知识你知道吗)(7)

铜元十大品种(这些铜元知识你知道吗)(8)

最大面值的铜元是哪枚?

我国晚清民国铜元面值丰富,从一文、二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但是面值最大的还要数民国十九年(1930年)冬,刘峙主试制了当伍百文面额的样币,只可惜没有公开发行,此样币直径:45.2毫米,厚:3毫米,重量:37.5克,创中国机制铜元最大尺寸和最大面值纪录,因而享有“中国铜元之最”的盛名,被泉界公认为铜元大珍。

铜元都有哪些别称

铜毫是“铜元”的俗称,主要见于云南等西南地区,与“银毫”相对。

铜仙“铜元”的俗称,主要见于广东、香港等地,香港铜币“港仙”相对。

铜钞“铜元”的俗称,主要见于江苏、浙江等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

铜角子“铜元”的俗称,主要见于湖北等中南省份及部分北方地区。

铜壳子是“铜元”的俗称,主要见于四川、重庆等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