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地区的春、秋两季土豆的生育期都只有80~90天,因此需要高产、抗病毒病、休眠期较短、薯形好的早熟或块茎膨大速度快的早中熟品种。

高产反季节土豆品种(适宜中原地区种植的土豆优良品种)(1)

(1)豫马铃薯1号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1993年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5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品种早熟高产,生育期65天左右,春季一般亩产2250千克,秋季1500千克左右。高产可达4000千克以上,增产潜力大。株型直立粗壮,株高60厘米左右,块茎椭圆形,脐部稍小,黄皮黄肉,芽眼浅而稀,块茎大而整齐,商品薯率极高(如彩图1),适宜外贸出口。休眠期45天左右,耐储性较好,退化轻,轻感卷叶病毒,较抗霜冻、抗茶黄螨及疮痂病。

(2)豫马铃薯2号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1995年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获“九五”国家首批农作物后补助二等奖。

该品种生育期65天左右,株型直立,茎粗壮,株高55厘米左右,分枝2~3个,生长势较强,花白色,单株结薯3~4块。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如彩图2),薯皮光滑,芽眼浅而稀,块茎大而整齐,商品薯率极高,适宜外贸出口。休眠期45天左右,耐储性中等。退化轻,轻感卷叶病毒病,较抗霜冻、抗茶黄螨及疮痂病。春季亩产2000~2250千克,秋季亩产1500千克左右,高产可达4000千克。

(3)郑薯7号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2005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早熟品种,生育期65天左右,休眠期45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55厘米左右,分枝2~3个;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而稀,表皮光滑,块茎大而整齐;抗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

高产反季节土豆品种(适宜中原地区种植的土豆优良品种)(2)

(4)郑薯8号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2009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早熟品种,生育期58天左右。植株长势旺,株高约38.28厘米,主茎数1.2个左右,匍匐茎短。块茎圆形,浅黄皮白肉,薯皮光滑,芽眼浅。抗卷叶病毒病、花叶病毒病,抗环腐病,抗晚疫病。

(5)郑薯9号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2009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早熟品种,生育期56天左右。生长势强,株高44厘米左右,单株主茎数1.2个左右,匍匐茎短,块茎椭圆形,黄皮白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块茎整齐,单株块茎数2.2个左右。抗卷叶病毒病、花叶病毒病,抗环腐病与晚疫病。

(6)费乌瑞它 

1980年农业部由荷兰引入,又名鲁引1号、津引8号、荷兰15、荷兰薯等,为鲜食和出口品种。经江苏省南京市蔬菜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鉴定推广。

该品种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60厘米左右,茎紫色,生长势强。块茎长椭圆形,顶部圆形,皮淡黄色,肉鲜黄色,表皮光滑,块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块茎膨大速度较快;块茎休眠期短,较耐储藏。早熟,生育期60天左右。植株易感晚疫病,块茎中感晚疫病,轻感环腐病和青枯病,抗马铃薯Y病毒坏死株系和卷叶病毒。

高产反季节土豆品种(适宜中原地区种植的土豆优良品种)(3)

(7)中薯3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1994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株高55~60厘米,株型直立,茎绿色,分枝较少。块茎大而均匀,皮肉均为黄色。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单株结薯4~5个。块茎休眠期较短,春薯收获后55~65天即可通过休眠,比较耐储藏。该品种植株抗卷叶病毒和Y病毒病,较抗X病毒,不抗晚疫病。

(8)中薯4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而成。1998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早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期67天左右,常温条件下块茎休眠期60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50厘米左右,枝叶繁茂性及生长势中等。结薯集中,块茎长圆形,大而整齐,淡黄皮淡黄肉,表皮光滑,芽眼少而浅,商品薯率71.3%。抗轻花叶病毒病(PVX),中抗重花叶病毒病(PVY),感卷叶病毒病(PLRV)。

(9)中薯5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早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期67天左右,常温条件下块茎休眠期50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50厘米左右,生长势较强,块茎略扁长圆形、圆形,大而整齐,淡黄皮淡黄肉,表皮光滑,商品薯率70%左右,芽眼极浅,结薯集中。抗重花叶病毒病(PVY),中抗轻花叶病毒病(PVX)、卷叶病毒病(PLRV)。

高产反季节土豆品种(适宜中原地区种植的土豆优良品种)(4)

(10)中薯6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育成。200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早熟,出苗后65天可收获。株型直立,株高50厘米左右,生长势强,分枝数少,块茎椭圆形,粉红皮,薯肉淡黄色和紫红色均有,储藏后紫红色加深、增多。表皮光滑,大而整齐,芽眼浅,结薯集中;植株田间较抗晚疫病、高抗轻花叶和重花叶病毒病。

(11)中薯7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早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期64天左右。株型半直立,生长势强,株高50厘米左右,块茎圆形,淡黄皮、乳白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商品薯率61.7%。中抗轻花叶病毒病,高抗重花叶病毒病,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

(12)中薯8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早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期63天左右。植株直立,生长势强,株高52厘米左右,块茎长圆形,淡黄皮淡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块茎大而整齐,商品薯率77.7%。高抗轻花叶病毒病,抗重花叶病毒病,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

高产反季节土豆品种(适宜中原地区种植的土豆优良品种)(5)

(13)东农303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系,于1978年育成。198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株型直立,分枝数中等,株高45厘米左右,生长势强。极早熟,生育期60天以内。休眠期短,耐储藏。植株中感晚疫病,块茎抗病,抗环腐病,高抗花叶轻感卷叶病毒病,耐束顶病,耐涝性强。

(14)克新4号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1968年育成,197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8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品种。

该品种早熟,生育期70天左右。株型开展,分枝少,株高60厘米左右,茎绿色,生长势中等,结薯集中。植株感晚疫病,块茎对晚疫病有较高的抗性,感环腐病,对Y病毒过敏,轻感卷叶病毒,耐束顶病毒病。块茎休眠期短,极耐储藏。

(15)东农304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杂交育成。199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早中熟,从出苗至收获75~80天。株型直立,茎绿,粗壮,株高55厘米左右。特别是苗期生长势强。单株结薯7~8个,黄皮黄肉,薯形圆,芽眼中深。块茎休眠期长。茎叶抗晚疫病,抗马铃薯Y病毒,轻感马铃薯卷叶病毒。鲜薯食用品质好,适宜加工。丰产性能好。

高产反季节土豆品种(适宜中原地区种植的土豆优良品种)(6)

(16)早大白 

辽宁省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选育而成。1992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早熟品种,从出苗到成熟65天左右,株高50厘米左右,块茎扁圆形,白皮白肉,表面光滑,耐储性一般,食味中等。单株结薯3~5个,大中薯率90%以上。苗期喜温抗旱,耐病毒病,较抗环腐病和疮痂病,感晚疫病。该品种大中薯率高,商品性好,能及早上市,便于早倒茬。

(17)尤金 

辽宁省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育成,1996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中熟品种,从播种到收获90~95天。株型直立,株高60厘米左右,茎紫褐色,叶深绿色。植株较抗病毒病和晚疫病,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平浅,块茎抗腐烂,耐储运。块茎大而整齐,大中薯率达90%以上。

(18)富金 

辽宁省本溪马铃薯研究所育成,200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属早中熟品种,生育期85天左右。植株属中间型,平肥地株高50厘米左右,块茎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老熟后薯皮呈细网纹状,芽眼浅,块茎大而整齐;休眠期中等。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单株结薯4~6个,丰产性和稳产性好。该品种对病毒病有较强的抗性和耐性,抗真菌、细菌性病害,耐湿性强,对晚疫病有较强的抗性,抗腐烂、耐储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