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不相与谋”出自孔子《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道有所不同,君子应该淡然处之,不能强行一律。言下之意: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不要求别人跟你一样。
孔子曾数次问礼于老子,《孔子家语》记载,老子批评他霸气外露,要他学会谦虚,不要张扬,争强好胜。孔子说“敬奉教”,但实际上确实如孔子所言“道不同不相与谋”,你研究你的天道自然,我研究我的人道礼法。
孔子、老子同生于春秋末期,同样有共同的爱好——尊崇《易经》,易者,道也。就是说,“易”是研究天地万物生生不息阴阳转化的大道之学。但为何他们二人却形成了不同的“道”的观念?
原来他们所学之“易”不是同一个“易”。
“易”有“三易”,曰《连山》,曰《归藏》,曰《周易》。汉代经学家郑玄在《易赞》中说:《连山易》也称神农易,《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故以山为首;《归藏易》又称黄帝易,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故以地为首;周易也叫文王易,《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故崇尚天,以天为首。
但《连山》《归藏》两易失传,已是千古之谜。所以我们所看到的《易经》只是周易这一种了。“易”是趋吉避凶之经典,经国治世之利器也,不可以示人,是深藏不露的。所以就连孔子那样的大学问家,直到晚年,应该在50岁以后,才有机会见到,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晚而喜易”,以至于废寝忘食“韦编三绝”,所以他感慨道“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归藏》尊阴,《周易》尊阳;归藏直接继承了商代的易观,而《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在《易经》的世界里,人与自然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宇宙观。《易经》虽是用来“卜筮”未来事态的秘籍,却能总结出预测的规律。故被称为含盖万有、纲纪群伦的中华文化总源头。
孔子喜爱《周易》并非喜爱其卜筮之术。子贡问孔子说,您说过只有丧失德行的人才去求神问鬼,如今你这么痴迷周易啊?孔子答道:百占百灵那是百姓的事。我之所好者,易道也,礼也,仁也。
孔子所尊者文武周公,所事者克己复礼,他已经读遍了鲁国所有的古籍,最想得到的就是《易经》,可是他一直没有机会。相传孔子50岁以后终于读到了《周易》一书,孔子50岁当在公元前501年之后,而在公元前516年,在王室内斗败落的王子朝就已带着全部典籍和部分贵族逃往楚国。所以,这时候,孔子所能见到的只能是《周易》,他没有机会见到《连山》和《归藏》了。
孔子读过《周易》后,所做的最惊天动地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对古代经典,包括《周易》进行梳理修订。所谓的儒家“六经”,原本都是史书,顾炎武说“六经皆史”,是全民所有的共有精神财富。但自从孔子删改注入儒家思想后,便成为儒家经典。
孔子对《易》的贡献在于坚持仁义观念为其作传,这是一个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贡献,是孔子及其后儒将《周易》所有涉及谶纬之学的内容几乎全部删除,并对卦爻进行哲学阐释,因为他不言怪力乱神。由此,卜筮之书一变而为一部闪烁人类智慧之光的哲学巨著。
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中国上古时期遗留下的典籍有3000余篇,孔子削繁就简,选取其中合乎周礼的文献数十篇重新装订,这就是被称为《尚书》的古书。《诗》也有3000多首,最后只剩下305篇,故称“诗三百”;《礼》《乐》同样是上古、中古方面的音乐文献,由于文本已散佚,没法了解原貌。
而老子就不同了,他是周王室的守藏史、太史令、周天子的智囊顾问,他能够阅读到孔子见不到的所有典籍。他的学说出于《易经》而忠实地阐释易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对“易道”进行了全方位阐释,强调“道者,万物之主”,“为天地母”,他说“域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人作为天地万物的一分子,而不是独立于天地万物子的群体,他的“无为而治”“贵柔守雌”等思想,完全出于黄帝《归藏易》的“贵地”之道,
《道德经》中的不少章节与《易经》的“贵柔守雌”思想一脉相传。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意思完全相同,老子的“道”跟《易经》的“太极”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道德经》和《易经》,都是通过对宇宙现象的仰观俯察,归纳总结出来的,其共同之处都认为,阴阳互化,决定了天地万物永恒地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
如果说《周易》是一部以卜筮为手段的哲学书,那么《道德经》就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哲学著作,他接受了《易经》的宇宙整体观,以独特的视角,鲜明的观点,用可见、可闻、可感知的事物,对宇宙本源的“道”的形状、功能、属性等,进行描述和阐释,形成了独特而完备的“道”论体系,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政治、宗教、科学、艺术等各领域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俄国文豪托尔斯泰说:我受中国的孔孟子的影响“很大”,而受老子的影响则是“巨大”的。
这便是孔子和老子,两位伟大的思想家的伟大和不同。他们的智慧之光有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千秋而永耀,经万代而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