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绿叶的陪衬,花朵也失去了娇艳,没有配角的精彩奉献,主角也泯然众人,没有对比就不会有凸显。
或许配角没有那么多一飞冲天的机会,但他们的优秀,依旧会被很多人铭记,王春英的一生几乎没演过主角,但他《冰山上的来客》中的卡拉,《五朵金花》中的炼钢组长小杨,总会被人在不经意间想起,而这两部成就他的剧,却也是他错失主角的两部剧……
1959年在《五朵金花》开拍前,导演王家乙就跟他说,"如果在少数民族演员里实在找不到阿鹏哥,就你来演。"
1963年《冰山上的来客》在开拍前,导演赵心水也跟他说,"如果在少数民族演员里实在找不到阿米尔,就你来演。"
可是阿鹏哥找到了,阿米尔也找到了,甚至其中还不乏他的出谋划策,而他饰演的角色也只能一退再退,但他却仍旧兴致勃勃的演着他的小配角。
从主角沦落到配角,心理落差太大,很多人都难以接受,但他却没有一点失落,因为当年给他们授课的都是共产党军人,他们的觉悟,并不是我们现代人可比的。
王春英回忆说:在我心里,我演男主角多好,人家找不着,那我才高兴呢。——没有这个!!!那个时候,作为一个人呐,我们的思想境界已经达到——就是为了这个影片。
正因为老一代艺术家的这份纯粹,才造就了一部又一部的经典,因为用心演绎,王春英的配角,才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戈壁滩上的一股清泉,冰山上的一朵雪莲,风暴不会永远不住,啊什么时候啊,才能看到你的笑脸……"
这首《冰山上的雪莲》还是剧中由卡拉弹奏着热瓦普,和古兰丹姆对唱的。他穿着少数民族的服饰,蓄着大胡子,还有那一抹如阳光般灿烂的笑颜,便深深地刻在了观众的心底。
可是在影片中,他却是一个悲壮的英雄人物,他的牺牲,惹来了观众多少的伤心泪?而这部流传至今的经典,其实背后,还有着很多不为外人道的故事。
最开始这部作品是由王家乙的哥哥接手拍摄的,但他并不看好这部作品,恰巧又遇上了新疆发洪水,前行的路被中断,于是便打了报告,全组返工。
之后,才有了赵心水接拍这部电影,赵心水的态度与之前的导演截然不同,他满怀激情的觉得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并下决心一定将其完美呈现给观众。
不过,卡拉这个角色,却前后发生的很大的变化,原剧本卡拉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牧民,还非常调皮捣蛋,开朗幽默,但后期却被导演改成了解放军的侦察员,同时也变成了一个淳朴、憨厚的老实人。
不过一直被王春英津津乐道的是,这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卡拉,他却被先后两个导演都选中出演,他觉得这足以说明自己可塑性强,一直得意了几十年。
别人为他错失主演扼腕叹息,他却为一个配角开心不已,这份心态与胸襟,是我们如今这些人望尘莫及的。
王春英, 1932年生于黑龙江富锦一个农民家庭,他虽然家境一般,但艺术天分却很高,不仅能歌善舞,会表演,连手风琴、二胡等乐器都信手拈来,上手就会。
正因为如此,1948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在招演员时,老师便为他报了名,毫无意外他被录取,成为了东北电影制片厂第三期训练班的学员。
1949年,17岁的王春英毕业后便被留在了东北电影制片厂当演员,并参演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影片《桥》的拍摄。
尽管他饰演的电炉工乙只有几个镜头,一句台词,但他却是新中国自己培养起来的第一代电影演员。
之后,东北电影制片厂从黑龙江迁往吉林,更名长春电影制片厂,王春英仍然在这里当演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从一些一闪而过的角色,渐渐增加了曝光度。
随着银幕上,表演机会的增多,他的演技也日益精进,他的表演朴实、自然,虽然演得多是些小人物,但充满了浓厚的正能量气息。
他曾自信地表示:作为我们这一代人,根本不挑什么主演不主演的,角色不分大小,只要你认真对待,照样有火花。
他是《英雄儿女》中的志愿军战士,《达吉和她的父亲》中的尔布,《刘胡兰》中的通讯员,《英雄司机》中的小廖,《党的女儿》中的小程,《徐秋影案件》中的隋福,《马兰花开》中的李孩,《国庆十点钟》中的小余,《结婚》中的李东和。
尽管《冰山上的来客》,让他一炮而红,经典的卡拉也就此成为了他的代名词,但在演艺路上他却终究没能走太远。
在1973年,参演《艳阳天》后,他就在没演过电影,不是他不再热爱表演,而是他在没有机会站在银幕之上了。
在上世纪90年代,昔日辉煌的长影厂渐渐走向没落,那个在新中国电影事业上创造过许多个"第一"的长影厂,已失去了昔日的风采。
在1998年左右,长影厂开始了它大刀阔斧的改革计划,首先是开展土地置换,将长影老厂区21公顷土地以3亿元价格卖给长春国信集团,还以买断工龄、解除劳动合同等方式精简人员。
长影厂的许多职业演员因此被迫自谋生路,如知名演员李铁军、梁同裕就到深圳联合创办了一家影视公司——侨兴影视制作公司。
离开银幕、离开表演,艺术家也得吃饭生活,而已经不再年轻的王春英也不例外,他在北京,靠经营着工艺品勉强维持生计,在2005年2月17日时,更是与世长辞。
73岁的王春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而世间再也没有了卡拉,甚至连王春英一生的资料信息都很难找到。
据说当年长影厂的许多珍贵的电影档案资料、职业演员的档案等重要文件,都被当成废品被卖掉了,因而我们如今能获悉的信息少之又少。
望着时代里渐渐远去的长影厂,老一代艺术家浦克、于蓝、常彦等多位长影人,都曾老泪纵横,属于他们的时代早已远去。
在渐渐远去的时光里,如王春英这样的老演员,也渐渐被遗忘了,这何尝不是时代的悲哀呢?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