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甄嬛传》的人,应该都对果郡王不陌生;在历史上,乾隆皇帝曾对他叔叔说:“以后,你见到朕,不需行跪拜礼,只要坐着就行。”这位叔叔,就是果郡王允礼,而乾隆自然就是他的侄子了。

甄嬛传允礼和甄嬛的片段:甄嬛传中的果郡王允礼(1)

▲《甄嬛传》中的果郡王,在历史上其实就是乾隆帝的叔叔。(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允礼九岁以后常随康熙帝出塞外,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雍正帝对于果郡王允礼非常信任,因此在他临终时,特别命允礼辅政。乾隆即位,允礼任总理事务,主刑部事务,由于身体较弱,乾隆帝命其在私邸中办事,隔几天进宫一次即可,这在当时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特殊照顾。

甄嬛传允礼和甄嬛的片段:甄嬛传中的果郡王允礼(2)

乾隆继位之后,对于允礼一直尊敬有加,按照辈分来讲,乾隆应该尊称允礼为叔叔。

为了表达自己对叔叔的尊敬,于是乾隆提出,之后不仅会给允礼发放双倍俸禄,还让允礼不必对自己行君臣之礼。为了照顾允礼的身体,乾隆还特地赐了一把凳子让他坐。其实这种提议,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但是老实的允礼居然安心地接受了。

甄嬛传允礼和甄嬛的片段:甄嬛传中的果郡王允礼(3)

▲乾隆帝曾经非常礼遇他的叔叔果郡王。(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就这样,允礼每次面见乾隆皇帝的时候,便真的坐在凳子上,和乾隆“平起平坐”;虽然说,这是乾隆主动提出来的,可当允礼真正坐到他的面前,和他商讨朝中大事时,乾隆却心有不满。自古以来,都讲究君臣关系,君在上,臣在下,可平起平坐的允礼,却让乾隆感到了巨大的压迫感,在乾隆看来,允礼此举,是对皇权的不尊重,也是对他权利的挑衅。

但对于允礼来说,既然这是乾隆皇帝下的命令,自己也不敢多加推辞;可是他却忽视了,君与臣本身就有着巨大的阶级差异;后来,乾隆对允礼越来越不满,允礼很快地感觉到了这种态度上的变化;而允礼本来就是个清心寡欲之人,于是他趁着这个机会,向乾隆申请回家休养,也得到了乾隆的批准。

甄嬛传允礼和甄嬛的片段:甄嬛传中的果郡王允礼(4)

▲乾隆贵为皇帝,自然不能容许有人挑战皇权。(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之后,乾隆之前承诺给他的双倍俸禄,也被免去;对于允礼来说,自己战战兢兢,也按照雍正的嘱咐,尽心尽力辅佐乾隆皇帝,本以为,他会继续受到重用,却没想到,因为自己的一个失误,让他逐渐被边缘化,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

甄嬛传允礼和甄嬛的片段:甄嬛传中的果郡王允礼(5)

或许是因为政治失意,同时也担心乾隆的更多报复,和硕果亲王允礼很快就病倒了。乾隆三年正月二日,乾隆皇帝出于亲情以及礼貌,为了表示对叔叔的关心与怀念,于是下令和亲王弘昼替自己去探望叔叔允礼。

甄嬛传允礼和甄嬛的片段:甄嬛传中的果郡王允礼(6)

据《清史稿》记载,乾隆皇帝还特意下达了一篇口谕:

“和硕果亲王体素羸弱,自去秋以来,疾疢缠绵,朕命太医院用心调治,时将病状奏闻,已渐次痊可,朕心方为宽慰”。顷,据太医院奏称:“日来病势增重,甚为可忧,朕即欲躬亲往视,因孟春时享正值斋戒未便前往”。

也就是说,乾隆本来是要亲自前往探视允礼的,但是由于当时处于“斋戒”,因此不能亲自前往,当然,在小编看来,这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允礼当然也感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冷淡,于是心情更加郁闷,病情没有一丝好转,1个月后便去世了,享年42岁,谥号,以雍正帝第六子弘曕为嗣。

甄嬛传允礼和甄嬛的片段:甄嬛传中的果郡王允礼(7)

参考资料:《清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