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关系中怎样相处得最好(婆媳关系如何融洽的相处)(1)

■文|小胖

欢迎来到特别会说话,我是小胖。

收到一个女网友的私信,她提了一个问题:小胖老师好,很喜欢你的文章,一直关注你,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你,我和婆婆生活在一起,但是婆婆这个人特别的个色。她为人悲观而且敏感,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更何况我的儿媳妇。当然,她这个性格形成也是有原因的,她从小是抱养的!平时说话比较呛着来,爱用反问句。据说公公在世的时候俩人就经常吵架,而且她跟她的婆婆也处不来。我的老公和姐姐都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成长的。那么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想改变自己的婆婆,而是不想总是无缘无故为了一些小事情发脾气,这四年来我也是哄着、忍着、接受着,但是现在忍无可忍了。主要还是因为孩子的问题,在孩子教育和成长方面我们有很大的摩擦,希望小胖老师能指点一二。

这位网友您真是抬举了,我作为一个未婚人士跟你讲孩子教育以及婆媳关系方面的问题,我真是倍感荣幸。我姑妄说之你姑妄听之吧。

首先来讲,中国一直有句话,说两个人的结合,不光是两口子结个婚,而是是两家人的结合。

为什么?

从古代时期人们送彩礼就能看出来。过去结婚,比如说我家有一间大瓦房,为了显示我的财力,我就拿一片瓦带过去。对方有两亩地,他就抓一把土带过来,双方一交换,说明我们门当户对,双方儿女就代表我们两家人结合了。

说白了,也就是两家财力相当的人家在一块抱团取暖。

婆媳关系中怎样相处得最好(婆媳关系如何融洽的相处)(2)

财力不相当是凑不到一块的。如果说我有一定的财力,你没有,那你就算攀高枝。婆婆自然对儿媳妇有附加要求。婆婆肯定就觉得每天看她是看上我儿子的钱,或是看上我家的房了。那你就得给我儿子洗衣服,洗裤衩。

尤其在包办婚姻的过去,孩子的婚姻连接着两家人一起抵御着社会上的风寒。刘关张为什么三结义,其实也就是自己一个人在社会上混不下去,三个人抱团,一起混成黑社会了。

所以你明白了吗?过去的婚姻就是这么个道理,婚姻不是简简单单的结个婚。

那么现在,我觉得这种说法得要根除了。

两个人结婚就是两个人的事。非把两个家庭往一块叠加,大部分家庭的幸福感会大大降低。你如果是富二代,咱不就不多说了。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家,没房没车,都靠自己一点一点奋斗,也都拥有了,小两口在一块过的还其乐融融,也不需要一大帮人紧密抱团才能在社会上生存。

这时候,两家老人往里面一掺和,反而打破了小两口生活的平衡。

当然,姑爷一方要好受些,因为以后女儿得指着这姑爷,家里有点事儿,他至少是半个顶梁柱。反过来,婆婆会觉得儿媳妇是依附在自己儿子身上,对她的要求自然就苛责很多。

所以儿媳妇的日子大多不好过。

而有些独立女性就没有这个问题。papi酱之前就有说过这个话:“我结婚这么多年,跟婆婆公公没怎么打过交道!”

婆媳关系中怎样相处得最好(婆媳关系如何融洽的相处)(3)

她是真正的独立女性,传媒大学硕士,自己创业,现在成了网红了,不需要靠家里的关系,自己就行。这就是为什么说结婚之后,这女性还是得有一点自己的自力更生的能力吗?这是很重要。

那么如果说我们做不到这样的独立,难道只能受婆婆的气吗?

我有个朋友是这么干的。她跟丈夫结婚了,本来也挺甜蜜的,跟婆婆关系也挺好。时间长了,觉着日子也是过不下去。婆婆插手的太多了,经常为一些事就吵起来,所以这关系维持不。,她就跟她老公提了一个要求——必须搬家,不能在一块住。

必须从县城搬到市里。租房子都行。

距离产生美,这最基础的道理。

当然了,好多新人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涉及孩子的问题。有些儿媳妇做得不对,认为婆婆理所应当帮忙带孩子。其实,婆婆帮忙带孩子那是情分,不给你带,那是本分。

别一边使唤着婆婆,一边还嫌这个嫌那个的,这就不对了。

如果说一时半会儿还需要用婆婆,那你就该好好受着。如果觉得自己能独立完成带孩子的工作,那就赶快搬走,离远点,小两口自己过,有困难自己扛。

最后我再说一点。我们经常在此类关系的处理上有一种错位感,婆婆和儿媳妇根本就不是一家人。应该以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相处。

老师对学生该管管该骂骂,但是你可别一急了就动手,一急了就劈头盖脸恶语中伤,这是不可以的。

儿媳妇对婆婆也是,婆婆性格不好,你能忍就忍着点,不能忍就别理她。保持最基本的尊敬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老师对学生没有过分的要求,你对老师也没有过分的要求,只是保留一份师生情分即可。

我们有时候的苛责怎么来的?就是要求太多了,期望太高了,你反而做不到。

所以最根本的还是把自己的关系的定位定准了,这样,分寸感和距离感才能保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