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听起来像一个关于上海地名的接龙:
杨浦路位于浦东新区(上海海洋大学内)——浦东路位于奉贤区(北起川南奉公路,南至浦南运河)——奉贤路位于静安区(东起凤阳路,西至陕西北路)……
市民熟悉的上海内环线内的路名,尤其是所在地区道路网中的主要干道,大多以全国某些省地级行政区名称为名,如山东中路、陕西北路、山西北路、云南南路、长春路等。此外,上海还有不少以山川和人文景观命名的道路,前者有以河北山海关命名的山海关路、以浙江天目山命名的天目西路、以云南云岭命名的云岭西路、以浙江仙霞山命名的仙霞路等,后者有三牌楼路、大木桥路,以及以万竹山房命名的万竹路(万竹街)、以万安桥命名的万安路、以王家码头命名的王家码头路等等。
上海没有上海路。不过,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上海有以自己内部的区县名命名的道路。
(老城厢乔家路梓园遗址背后,现代化高楼林立。沈轶伦 摄于2022年10月)
2
上海市区道路名称,最早在老城厢内出现。
明弘治时已有康衢巷、薛巷、新路巷、梅家巷、新衙巷等5条街巷。随着商品经济日趋繁荣,县城建设日益加强,街巷不断增多,明嘉靖时增至10条,清康熙时又增至25条,嘉庆时激增至63条。不仅城内街巷纵横交错,城外沿黄浦江地带也是道路交叉贯连。道路通名也从最初的“巷”发展为“弄”“里”“湾”“场”等。
1843年后,市区道路发展很快。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英租界修筑第一条马路——界路(今河南中路)后,19世纪50年代,洋泾浜北首相继诞生了黄浦滩路(今中山东一路)、领事馆路(今北京东路)等。至同治四年(1865年),一个由26条道路组成的英租界道路网初具雏形。
同时,法、美租界当局也分别在洋泾浜南首和苏州河北岸虹口一带,各自修筑黄浦滩马路(今中山东二路)、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文监师路(今塘沽路)等一批道路。之后,还有越界筑成的徐家汇路(今华山路)、新闸路、麦根路(今淮安路)、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以及徐家汇路(今肇嘉浜路、徐家汇路)等道路。
为了抵制租界的扩张,华界也积极修筑道路。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南市成立“南市马路工程总局”,修筑华界第一条近代马路——外马路(今中山南路)。紧接着,闸北、吴淞、浦东等地区也成立类似机构,相继辟筑道路。如闸北地境,从1900年到1927年共筑路70多条。1931年左右,上海在新市区(江湾五角场北)筑路20多条。1949年初,市区共有道路930条左右。(《上海地名志》)
今日上海市区中,不少区的名字即来源于区内的道路。
如长宁区因长宁路得名。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曹家渡至北新泾间越界筑路,初名为“白利南路”。1928年,区境东属法华区,西属蒲淞区,抗日战争期间属沪西区,1943年以四川省宜宾下属县名改称“长宁路”。1945年置区时,因长宁路横贯境内,取路名命名为“长宁区”。
普陀区因普陀路得名。20世纪初,上海在今昌化路至陕西北路间筑路,以浙江省佛教圣地普陀山之名命名为“普陀路”(1949年后向西延伸至西康路)。1945年建区时,取境内路名命名为“普陀区”。1956年后又陆续划入真如、大场、西郊、宝山等区县部分地域。
3 虹口区,则是因虹口港得名。。
虹口港在今虹口区南部,分“北洪”“中洪”“南洪”三段,北接俞泾浦,东纳沙泾港,南入黄浦江。沙洪和黄浦江交汇处被称为洪口(虹口),这就是虹口区名称的由来。
虹口以港而兴,1843年后,提篮桥和吴淞路一带商业贸易逐渐发展。19世纪末,文监师路(今塘沽路)、汉璧礼路(今汉阳路)附近的三角地已成为申城有名的菜市和牛羊肉批发市场。到了20世纪初,百老汇路(今大名路)、熙华德路(今长治路)、吴淞路、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等主要干道已经形成,逐步有了电车、公共汽车、出租汽车、渡轮等交通设施。
随着虹口地区商贸兴盛、经济繁荣,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也越过苏州河向虹口展开。这一时段,许多昔日的田园河流被纳入现代化城市版图,成为新的街区。
对当时的虹口来说,浙江湖州、乍浦、余杭、海宁,当时属于江苏省的昆山、宝山、崇明、宝山下属的吴淞市等上海周边的外地区县、乡镇名字,成为这些新建道路的首选。
只是没有想到,1950年,原属江苏省嘉定等县的部分邻近地区划入上海。1958年1月,江苏省上海、宝山、嘉定等3县划入上海;是年11月至12月间,江苏省松江、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崇明等7县划入上海。
(路人走过霓虹。沈轶伦 摄于 2022年10月)
4
由此,造成了虹口一区坐拥上海“区名路”“半壁江山”的现象。这听起来像个绕口令:
闵行路不在闵行区而在虹口区(南起大名路,向北折西至吴淞路)。
黄浦路不在黄浦区而在虹口区(西起大名路,东至青浦路)。
青浦路不在青浦区而在虹口区(南起黄浦路,北至大名路)。
宝山路不在宝山区而在虹口区和静安区(南起天目东路、河南北路、东新民路,北至东江湾路、天通庵路)。
金山路不在金山区而在虹口区(南起黄浦路,北至大名路)。
崇明路不在崇明区而在虹口区(东起四川北路,西至江西北路)。
几条“区名路”中,最短的青浦路辟筑于19世纪中期。在其西侧,是差不多于同一时期辟筑的南浔路,得名于浙江湖州南浔。可见,当时虹口筑路时,青浦和南浔同样都是外省“邻居”。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其中一位“邻居”成了“自己人”。
(图源:“上海发布”公众号)
虹口区内,还有许多以江南名镇命名的道路。
其中,乍浦路位于虹口区西南部,南接苏州河,连接的有北苏州路、天潼路、武昌路、塘沽路、昆山路、海宁路、武进路、衡水路直至四川北路公园。其中的北苏州路、昆山路、武进路,路名都来自江苏地名。天潼路、海宁路则源自浙江地名天童山(又名天潼山)和潮城海宁。仅有400米长的昆山路在西侧与百官路相交。百官的名字,来源于浙江东部上虞的百官镇。据传,历史上舜曾至此,百官从之,故有此名。
乍浦路本身则得名于地处杭州湾北岸、浙江嘉兴平湖的乍浦镇。这是一座自古就有“江浙门户”“海口重镇”之称的名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乍浦路曾日夜喧嚣,是上海最早的美食街之一。
此外,虹口区内还有溧阳路、舟山路、嘉兴路、以绍兴古县名山阴命名的山阴路等,均来自江南地名。
路名背后,折射上海的区划变迁和城市发展的种种往事。
题图:乍浦路桥(“上海虹口”公众号)
来源:作者:沈轶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