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大家好,我是姜諾。

又是一年毕业季,快到了考研出成绩的日子,对于全国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有早已稳操胜券只等收开学录取通知书的同学,也有秋招就拿到心仪公司的offer的同学。

好像只有你,在被考研失败、毫无实习经验、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三重打击下,倍感焦虑,日渐消沉。

考研失败又没有经验怎么找工作(考研失败找不到工作)(1)

你痛苦地回忆起自己对于职业规划的心路历程:

“我才上高中,以后考个好大学、选个好专业就行了。”

“我才刚上大学,大三大四自然会有实习的。”

“我才上大三,考研比较重要,就业先不考虑了吧。”

“看样子考研没戏,不过先放假过年,年后再说吧。”

“……”

你害怕落到这种境地:“毕业一年,看着身边同学在各个领域风生水起,我依然待业在家。觉得内心迷茫,人生无望。”

写下这些话不是为了贩卖焦虑,而是敲响警钟!

这篇文章的初心就是想提醒大家一定要早做职业规划,从出生开始。所以请大家耐心看完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Part 2

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其实我的确很早就开始了职业规划,在库尔勒这样的三十六线小城市,当初还自认为有先见之明地咨询了志愿填报的机构来规划专业及职业,只是客观来讲我认为这个规划具有长期执行的难度。

由于我的数学实在学得太差,所以当初我首先就筛选掉了所有需要学习数学的专业。然后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MBTI测试,系统显示适配度最高的专业是小语种。诚然,我虽然在法语专业上不是学到拔尖优秀,但本科学习阶段确实并未感到学习困难。

刚上大学时就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够出国留学,到大三时看到身边人都去考研,我也加入考研大军,妄图通过延长学业来延宕就业。(鸵鸟心态最不可取!)却没想到三年下来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两条路我都没能走通。

因此去年十一、十二月我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重新思索自己该怎么办,以后该走哪条路,并且疯狂地投递简历、参加面试,力图证明自己不是“毕业即失业”的人。

那真是一段焦虑到失眠的日子,对于考研,我的心中毫无把握。

我从最开始早早等在图书馆门前的那批人,变成了一看到图书馆高大青灰且冰冷的建筑外墙就感到恐惧的人,做梦都看到“失败”二字扑面而来。

想要转换赛道去找工作,早已错过秋招不说,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别说找工作了,甚至连实习都找不到。

一时间我万念俱灰,价值感骤降。

再讲一位学姐的例子,这位学姐考研失败,春招时逃避找工作决定考公,春季才决定考公结果可想而知。6月毕业以后又认为自己应该好好放松一下,玩了整个暑假,直到秋季才开始真正准备考公,报班学习便觉得万事大吉没有全力以赴,考试再次失败。

如今毕业一年多依然去处不明,焦虑不已。

考研失败又没有经验怎么找工作(考研失败找不到工作)(2)

我和这位学姐的经历是职业规划失误的典型案例,也是如今应届毕业生面临的主要困境。

接下来我就结合自身的经历,聊聊这种困境产生的原因。

1. 自我认知不清晰

这里所说的认知是指自我认知和对目标的认知。

什么是自我认知呢?

自我认知即了解自己的性格,找到自身天赋,明晰自身劣势。

一个人一旦能够客观评估自己擅长做什么、做不好什么,便能深耕擅长领域且不惧非议。

最终做到“扬长避短”甚至“扬长补短”。

毫不夸张地说,大学期间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于学生个人生涯发展几乎没有太多实质帮助,毕竟全国用的课件都一样,只有笼统的理论,不能精准辅导。

那为什么各大高校还是要开设这门课程呢,这是因为课程中有较为全面的自我探索理论和职业生涯的决策与设计方案供大家参考,帮助大家认识自我。

如MBTI测试用于发掘个人潜在天赋与职业方向;CASVE循环帮助决策制定和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这门课程对自己有初步的认知。

且对于自我认知,越早越好。

那什么又是对目标的认知呢?

目标是人生的奋斗方向,需要长久不懈的付出才能得以实现。

如果目标不明晰或不正确,仅仅只是“好工作”“工资高”这种模糊的概念,又如何能够找到匹配的职业?

举个例子,时下流行一句话叫作“先就业后择业”。我个人是很不赞同这句话的,这是由于最初目标不明确、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而匆忙做出的选择,大概率会导致职业不匹配、干一行换一行、干一行厌一行。

有的人深耕某个领域长达数十年才出成果,如果目标不明晰导致可执行度不高,陷入频繁更换目标的恶性循环,那么实干经验太少也是不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

2. 职业不匹配

对于考研失利春招找工作的应届生来说,由于时间紧迫很容易产生先随便找个工作的想法。

比如我去年十一、十二月份的时候就陷入了严重的焦虑,当时觉得考上研究生的希望渺茫,又因为错过秋招而懊悔不已,陷入了病急乱投医的境地。明明是想做新媒体运营,却去面试了很多销售岗和人力岗。

当时的想法是:只要有个工作就行,以后还可以慢慢转到自己想做的方向上。好在当时冷静下来想明白了: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这是一个沉淀的过程,若是对日后的职业生涯没有实质性的帮助,那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是大于收获的。

职业不匹配还会导致焦虑、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情绪,就好比我从小到大数学和逻辑能力一直很差,却从事了一份处处需要用到数学的工作,那么我一定会由于工作困难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没有从事自己真正想做或擅长的事情,就会逐渐失去自我的价值感和认同感,这反而不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

3. 实力不达标

个人实力在找工作时真的是硬性指标,能够最直接地在简历上体现出来。

还是以我个人为例,首先我只是个普通双非一本的应届毕业生,学历在一众名校毕业生中毫无竞争力,这就足以让很多以学历为门槛的大公司拒绝我;

其次,我的专业是法语,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本科学习的课程还不足以轻松应对工作,而我也并非是顶尖的外语人才,这就导致了我很难凭借自身实力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再者,由于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大学前三年的假期我在虚度光阴。

从专业上来说,居然没想着去考笔译证书;想做新媒体也执行力不够,始终持观望态度。

该学习的技术如PS、PR等一个也不会,这就导致了我写简历的时候无从下笔,找不到任何突出自身优势的点。

因此,临近毕业找实习多次碰壁的我才幡然醒悟,后悔自己没能在大学期间利用业余时间打磨一门能够给予自己更多选择的技能。

所以我现在回想起去年年底的那种焦虑,觉得根本原因就是对自己的职业目标认知不清晰综合实力不过硬。

考研失败又没有经验怎么找工作(考研失败找不到工作)(3)

但好在我没有一直麻痹自我,一直拖延。拖延真的是一个很强大的敌人,千万不要去相信“DDL是第一生产力”。

从头到尾、认真打磨得到的成果和被逼无奈、粗制滥造完成的事情,二者没有可比性。

重新建立自我认知后,我还是坚定地选择了新媒体行业,得到了多位前辈和朋友的帮助,也找到了合适的实习岗位。

万事开头难,但只要开始做了,你的能量就会汇聚,支持你坚持走下去。就好像在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焦虑正在一点一滴随着字体的流出而被抚平。

所以,希望读者们都能够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在对自己和目标有清晰、客观的认知的基础上,学好自身专业,多学、精学一到两种技能;

摒弃拖延、畏难心理,专注自身,展现自我,最终找到自己心仪且能够长期坚持的职业!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职业规划的干货,请关注我们,小职将会为大家推荐优质的内容。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