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人四季

作者:曹琳斌 本期编辑:叶子


农村人的农人生活(农人的季节)(1)

农村人的农人生活(农人的季节)(2)

写在文章之前的自序:农人的辛劳,农人的喜乐,是未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无法体会的,外人眼里,面目黢黑,泥巴裹腿,衣着粗陋,形神俱土,一副下里巴人的形象。但你不知道的是,他们的“陋”应是最接近原生态的“真”,他们的“土”应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朴”,相较其它人群他们应是最接地气、最具本真的群体。 虽然没有人去讴歌他们,但在整个社会结构里,他们是最辛苦,最勤劳,最俭朴的;付出极多所求甚少,吃苦最多享乐极少的人群,就像那蜂巢里的“工蜂”,辛勤劳作,无私付出,悄悄的生,默默的死…… 因为他们的劳作才有了我们生存的基础,甚至可以说,他们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的不堪是现实造就了的难,也是生活锻造了的苦,深思一下,这些不仅应该是我们的理解与感恩,更应该是我们的痛和伤! 我是从农事里溃退了下来的逃兵,没有资格评说农人,有的是在节令到来之际,莫名的烦躁,莫名的亢奋。也大多时候是在梦里重温那火热场景,感同身受,梦醒时在闲暇里迷茫,在痛苦里寻觅,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在最近的几十年里沉沦殆尽,消退死亡,祖辈赖以生存的沃土,如今养不活了人。 “谷贱伤民”,农人不是吃不了辛苦,也不是耐不了寂寞,但大批的逃离故土,放弃耕耘,土地撂荒,我真的很困惑,是谁驱赶了我们?我们这样的溃退,又莫名逃生在这陌生的繁华里,劳作无望的事情,没有了根基,丧失了灵魂,不以付出而自豪,不以收获而兴奋,没有了喜怒哀乐,找不到了回家的路! 为逃离季节轮回的农人,为曾经季节的辛苦和忙碌,为丢失了季节的付出和收获,也为自己这颗燥热跳动的心,写在农人的节律里。

农村人的农人生活(农人的季节)(3)

农人四季之抢夏

农村人的农人生活(农人的季节)(4)

文人笔下的“节律”,农人心中的“节气”,文人讲究韵味,农人看重节令。诗文没了韵律,文章就逊色了三分,农事乱了节令,收成就减了七分。

我是侍弄了几年庄稼,现如今又照猫画虎写几行文字,都是“半把刀子”,不过两边混了个熟脸,都了解几分。

要说这种庄稼和写文章却有异曲同工的妙处,不过我却是尊崇了农事看淡了文字,因为农人是下力气干的,文人是站着看的,文人是把农人的实践做了个总结,把农人的感受做了个记录,其实农人心里都清楚,只不过少了些矫情,多了些践行,不信,你看那一行行整齐利落的庄稼,可比得方寸之间那短短的诗句?

一年二十四节令,都是文人应农事记录的。“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春季六个节令主要看天,虽然劳作却也悠然。秋季辛苦,但粮食进仓,心情舒畅。冬季就是农人的长假。

农人四季忙碌,单说说夏季那份辛劳,就知道我的思想是不带偏颇的。

农村人的农人生活(农人的季节)(5)

立夏

立夏,夏的开始,我们那里的玉米苗要到脚脖子高了,分株间苗,松土除草,太阳也逐渐红了脸,地温也上来了,农人就受夹攻,燥的憋闷,可不敢手懒,一场雨,草要吃苗,谷子也要抢着墒情播种,农事就两垄着齐上,牲口,两脚耧,墩子,摇耧的把式……七手八脚忙不过来了,就在田间地头吼,就减少了炕上的呼噜,就剪断了嚼吃的时间,就黑了脸庞,瘦了腰身,眼睛也红了,嗓子也哑了,田间的小路扬起了黄尘,农人就扑下身子和父辈留下的沃土相拥。

小满

小满,眼看着麦子扬花,打着喷嚏之间籽粒就鼓起了肚子瞪圆了眼,心就慌了,该拢沟了,玉茭苗该锄第二遍草了,谷苗在风里打着摆子,也该围土了。锄着这一垄,那一垄的草窜起来,“嗤嗤”的笑,农人恼了,手腕上加了劲,小腿肚子蹬直了筋,刷刷的往前赶。分不清了早晚,管不了其它的杂事,睡醒一觉,一骨碌爬起来就往地里去,披着星星,顶着太阳,背着月亮,这一百多斤就交给了这个节令——小满。

芒种

农村人的农人生活(农人的季节)(6)

芒种,麦子翻着金浪,一晌一个样子,昨儿个还挺着腰身,今儿个就歪了脖子,晚西儿从秋地里抽身到麦田搓几粒麦子,一扬手嘴巴接住,嘎嘣几声响,转身就走,沿路就隔着墙或站在大门外,喊三五个亲友“明儿个大坡底割麦,自带上镰”。家伙事是不能顶手的,地畛长,估计一把镰也就上个来回,多磨几把镰,呲啦呲啦的声音响了大半夜,估计没有去睡,脚步声往大坡底去了,这时节雨多呀,龙口夺食,一气儿收打了入仓,也就不焦心地里,场里了。割麦是个耐力活,智力活,群体活,打陇头起始你就不要惦记着直腰,不管多长的畛子,你只管听着镰打麦杆的声音,你只管沉浸在饱满的麦穗撕咬你手腕的喜悦里,和两边的割麦人较劲,你追我赶着就能到了尽头。千万别站起来伸展困疼的腰,一看无边的麦陇,一落好远的同伴,好了,你的麦就割不成了,人家到地头吃白馍干粮,你还在地心里困着窝心,人家是上来下去吃饼喝汤,你是两头赶不上,又饿又累。

金色的麦子进仓了,不管多苦多累,农人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歇两天吧,那可不行,趁着商情好,麦茬耩豆子,不用翻地,豆茬还养田,赶上好年景又收一季好庄稼,地土里的事怕琢磨呀,多上一分辛苦,就有十分收获啊!

夏至

夏至暑相连,一年里白昼最长,天气最热的时候到了,“夏至雨点贵如金”“伏天下雨隔垄沟”。一场雨,锄一次草,壅一次土,玉茭一人高了,帮助胡椒根扎实了,别在风雨里倒伏。“头伏十碗油,二伏一碗油,末伏干瘪头”。头上太阳放火似的烧,脚板下土地笼屉般的蒸,那人就是个石头也熟了,可庄稼是拔节最快的时候,“节令不等人,地里累死人”一天三水“早上露水,中午汗水,下午雨水”,一年最关键的时节,也是农人最苦重的时候,却也是老天最降罪的日子。战天斗地和自己较劲,真真的快要散架了,一阵秋风吹过,刚凉爽一下身子,成熟庄稼的香味就钻进鼻孔钻进脑里,一场大仗又要打响了!

农村人的农人生活(农人的季节)(7)

农人四季之夺秋

农村人的农人生活(农人的季节)(8)

昨日还燥热黏滑,今天就吹来了丝丝凉风,在城市里陀螺似的旋转,竟浑浑噩噩的不知季节,直到老母亲打来了电话,说立秋了,当心增减衣服,噢!又是一年秋来到,或许是秋风的爽抚,一定是慈母的唠叨,一股思乡的情绪萦绕了心头。

立秋,宣告秋天开始了。

农人在火热的酷暑里战天斗地,龙口夺食,把夏粮收仓了,又马不停蹄,人不解甲,历经“三水”(早上露水,中午汗水,下午雨水)淋漓,壅土,追肥,除草把大秋作物伺候的熨帖,玉米,谷子舒服了,在大田里撒欢,一蹦一个高,你追我赶着往空里窜,黑瘦的农人咧着大嘴憨厚的笑了,这一笑很倾国,秋娘扭着妖娆的身段珊珊而来。

处暑,评判农人的节令

处暑,“三伏不尽秋来到”,恼人的暑气终于在这个节令寿终正寝了。

“处暑不露头,割了喂黄牛”,这个节令是评判农人合格与否的时候,一个合格的农人,不仅要吃的苦,耐的劳,还要知节令,适时而播,不在泥里滚几滚,不与黄土结为亲,你是做不得农人的。

天下农人最是苦,可农人所得又几何呢?现在是没人愿意下力做农活了,都逃也似的进了城里,“谷贱伤民”呀!但逃的了农身,逃的了乡土,逃的了那深入骨髓的乡愁和乡恋吗?

豆角秧爬上了玉秸秆,露了头,秋风一吹拂,禁不住温柔,花开了一串一串,豆角条一抓一抓,这是农妇的活,擓上篮子,任凭如锯齿样的玉茭叶子,在本就粗糙的脸上划过血痕,起早赶晚把豆角运回家里,嫩的切了条,饱满的掐了丝,老的剥了豆,晒了一屋顶,一场院,“瓜菜半年粮呀”!这一冬一春的三餐调剂就有了食材。

不赶趟了,秋凉的南瓜北瓜也起了劲,一股脑怀孕,大瓜小瓜滚满了地头岸边,农妇喊自家男人,帮我扛一布袋呀,他爸!他爸不理会,崖边山脚开的荒地里,撒下的萝卜白菜长疯了,每日晚在那里营生。

农村人的农人生活(农人的季节)(9)

白露,庄稼成熟了。

白露,秋风一阵一阵,天气有些凉了,夹衣上身了。大秋的庄稼也知时节,脱去嫩绿的单薄换上了浓重的墨绿,在田野里晃动臃肿的身躯,召唤农人:成熟了,我们要回家!

农妇加快了手脚,拔了间作的花生,黄豆,扯了还想攀爬的豆秧,清了蔓上的大小瓜胎,又要回到家里晾晒,一趟趟的里里外外,丢下耙子搂扫把,率先进入了收秋的节奏。

农夫禁不住谷穗低头的参拜,玉米胡子变黑老去的怜悯,一会儿把架子车拉出来修理,一会儿在村口的磨石上归置裤镰(镰的一种,收割秋庄稼使用,比夏镰结实,带铁套子),一会儿又到大田里看看庄稼,心里寻摸着先从哪里下手。

中秋节来的时候正是我们那里大忙秋收的关口,农人是勤劳朴实的劳动者,与虚妄的节日快乐更加偏好劳作里收获的喜悦,在他们眼里,嚼一块月饼掰一穗玉茭就是农人最好的节日享受。从庭院里父辈栽培的树上,现摘的梨儿果儿,放在地头,累了渴了,坐下来咬一口,看看一堆一堆的玉米,含在嘴里甜在心里。

我算了一下一颗玉米从种到收要过九遍手,点种,间苗,除草扶正,壅土固本,掰,攒堆,卸车,码囤,脱粒……这都没算中间晾晒移位,所以当人们觉得玉米粗劣难以下咽时,农人却把大碴子吃的津津有味,不是农人低贱,而是他们亲身经历,深知每粒粮食来之不易,所食皆是辛苦,珍惜自己的成果也就是尊重自己的劳作。

农村人的农人生活(农人的季节)(10)

秋分,分断根。

所有农作物与大地母亲的联系在这个节令里断裂,也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同时也斩断了农人在土里刨食的念想,但地土是个无限的宝藏,总有遗落下的粮食,农人一时还丢不下恋着的土地,时常去遛(方言,寻找遗落下的东西)几颗棒子,几穗谷子,面容些许不舍,些许失落。

这样断档农活的失落马上就不复存在了。

寒露,霜降,冬天不远了。

当大雪冰封了疲惫的田野,留一季休憩与它时,家畜和牲畜的嚼吃就是问题了,所以趁着这农闲把秸秆和谷草收拾回来。

这活听起来简单,“收拾”二字,做起来却特别辛苦,放倒的秸秆已被晒干了,叶子就像一把把锯齿,只在打捆这一道工序中胳膊和手就伤痕累累了,开裂的一道道口子,在干燥的空气里久久不能愈合,早上的寒露,白天的汗液,浸的像针刺一样痛。

在寒冷的秋风里,拉回家来,打起垛来,架起铡刀细细切成段来……这两个节气的苦重不比以前的轻松,农人最后的体能也消耗在这最后的收获里了,一副铮铮铁骨也被蚀的千疮百孔,望一望天,冬,就要来了,农人轰然倒下。

农村人的农人生活(农人的季节)(11)

写在文章的尾声——【跋】

季节里的农人是苦重的人群,季节里的农人是卑微的人群,季节里的农人是如同牲畜般劳作的人群,季节里忙碌的农人是囊括农人一切痛苦与快乐的人群。我曾是这个群体的一员,如今逃避在城市的红尘里,本已无权评说农人,但因我有无限愧疚,无限的期盼回归,不得不说,季节里的农人是最最普通的人群,却又是这个社会里真真的伟人! 写在冬的开端,也写在曾经秋的结束,为今天仍然坚持在季节里收获的农人,也为纪念我,和我一样拥有曾经秋的人群的过去,也把这即将消亡的农事记录,也为那些曾经悄悄的生,生而默默的劳作,终无声逝去的先辈写,以告慰他们将后继无人的憾!这就是四季农人的结束,也将许是新的四季农人的开始,随着政府的农村政策不断改革探索,新的四季农人或将重操古老的农事!

农村人的农人生活(农人的季节)(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