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是一种必然,可能有的孩子逆反不是很明显,让人感觉不出他正处于叛逆期,但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出现逆反心理,只不过逆反的程度不同而已。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对于孩子所提出的问题认真对待,那么,就可以让孩子不那么叛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有了一丝变化,父母首先注意到的是孩子长高了,并且不再天天跟在父母后面做“小尾巴”。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父母发现孩子变得不听话了,甚至有时候还会和父母“杠”起来。孩子的这种现象,被心理学上称为“逆反心理”。
当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时,代表着孩子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这个时候的他们有着越来越强烈的独立愿望,他们既想要摆脱父母,自己做主,又必须要依赖家庭。由于各种原因,这时的孩子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着大人,尤其是要求父母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不要总是拿自己当小孩看。如果这个时候父母无视他的要求,仍然将他们当作小孩,他们就会感到厌烦,觉得父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同时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一天天在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所接触的范围也跟着扩大了起来。当然,他们的知识面也会有所增加,慢慢的,他们就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当孩子有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并且发现父母和自己价值观不同,甚至自己的价值观会遭到父母的反对,就会在同龄的孩子中寻找和自己有共同看法的人,也就不会那么亲近父母了。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不能够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变化,还是把其当成孩子一样说教,就会促使他们产生反抗情绪,进而就有了反抗行为。
不错,孩子是慢慢地长大了,并且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识,但是,这个时候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是比较差的,他们经常会在无意间违反纪律?这时的孩子喜欢和人论个高下,却又偏偏没有足够的论据,对什么事情都抱着怀疑的态度,却没有找到科学的依据去反驳,经常会有一些发现,却又不能准确判断,喜欢对别人评头论足,观点却十分片面。
有些父母或许知道孩子正处于叛逆时期,却又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有逆反心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呢?
一、父母与孩子相处的相互作用
人与人的相处,是相互作用的,比如你尊敬我,我就会尊敬你,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也是这样。大部分的时候,孩子不一定是叛逆,可能只不过是他说了一句话,而父母觉得不满意,于是就大声骂他,孩子受到刺激,也变得大声对抗,或以沉默抗议,或以反抗行为抗议。久而久之,孩子便产生一种习惯,这是与父母之间一种相处的相互作用。
二、孩子养成习惯
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趁早,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还小,不懂事,而不纠正他的错误。比如,孩子在小的时候不懂得尊重长辈,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哭、不吃饭,要挟父母答应。如果父母让步的话,孩子就会有这样一个认知:用这方法对待父母,父母就会让步。等到孩子长大后,习惯已经养成了,想要改变也不容易了。
三、家庭出现问题
当家庭出现问题,比如父母感情不和,俩人时常争执时,孩子心里讨厌,但又觉得无助时,便会逃避,或以叛逆的行为表示自己的不满。
四、孩子受朋友影响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朋友的怂恿。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例如,当孩子反驳老师,和老师顶嘴的时候,本来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却得到来自同学的称赞,当孩子勇于反抗父母定下的重重规矩时,也会有可能得到某些朋友的认可。这样一来,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错觉:如果我扮演这样的角色,便会被别人称赞。
知道了孩子为什么会产生逆反心理,父母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1、了解孩子逆反心理的实质
当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时,代表孩子已经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时期就是转折期。总体来说,孩子在这个时期的各种心理变化都反映了其在心理方面的进步。在心理上,从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非常重大的变化。父母要对孩子这一时期郑重对待,并且采取欢迎的态度。对于孩子逆反心理消极的一面,父母者应当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当然,孩子出现逆反心理不只有消极的一面,还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孩子的好奇心更加强烈了,让孩子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望。
2、要理解孩子
父母看到孩子慢慢的成长,就必须懂得尊重孩子,和孩子建立一种近乎朋友的平等关系。对于孩子对家庭中的一些事情所发表的意见,要郑重考虑。父母要相信孩子有独自处理事情的能力,当孩子在独自做某件事情时,父母要给予支持,如果孩子在期间遇到困难或遭遇失败时,父母应当对于安慰和鼓励,如果成功者一定要表扬。当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些争论,并且最后父母发现是自己错了的时候,父母要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以得到孩子的原谅。
当然,对于孩子来说,也应该理解父母,毕竟父母的忠告都是他们生活的经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自己的选择和父母的愿望不相同时,孩子可以通过和父母商量来解决,不需要意气用事。只要能够用事实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相信父母还是可以尊重自己的选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