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魏诞生于清代哪一年(风筝魏诞生于清代)(1)

魏元泰

清末民初天津出了一个“风筝魏”,创始人魏元泰制做的风筝精细巧妙、形象逼真、用料讲究、样式繁多。传说慈禧太后过生日,宫里专门来人找魏元泰订购风筝。“风筝魏”1914年在巴拿马博览会获得金牌奖。1957年魏元泰参加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将蝴蝶风筝送给毛主席。魏元泰做的风筝,堪称天津民间艺术的巅峰。

魏元泰(1872—1961),出生在天津城里,父亲学过鞋匠,当过店员,后改做摊贩,收入微薄。魏元泰十几岁时,哥哥被送去学木匠,父亲巴望有子读书,送元泰入私塾。但家境每况愈下,元泰辍学到北门外“蒋记天福斋扎彩铺”学徒。天福斋内除做一般扎糊活外,春秋两季还做些风筝卖。魏元泰聪慧机敏,学做风筝又快又好。

在天福斋学徒三年,掌柜的从不让魏元泰做全活,只听任差使。一天来个顾客,愿出高价订购一个带响声的燕子风筝。掌柜的不在家,元泰觉得可以试试。他回到作坊苦思冥想,何不做一个有锣鼓响声的飞燕?他把飞燕两翅前方设两个风斗,放飞后风吹动风斗,带动中轴旋转拨击锤,锤击铜片和小鼓,飞燕发出锣鼓之声,因此取名“锣鼓燕”。那位顾客取走后反馈回消息,锣鼓燕不仅平稳,而且乐声铿锵。

风筝魏诞生于清代哪一年(风筝魏诞生于清代)(2)

风筝魏诞生于清代哪一年(风筝魏诞生于清代)(3)

天津风筝魏

魏元泰学徒四年期满,在鼓楼东大街自家居住的房子里,开办了“魏记长清斋扎彩铺”。他精工细做了不少风筝,可是买卖并不兴隆。烦躁中,他提些风筝到西营门外空场上,这里云集了许多风筝迷,魏元泰的风筝扎绑牢固,绘画着色时吸取了中国古建筑重彩退晕法,不但飞行平稳,而且色彩艳丽。

魏元泰亲手把一个“活眼鹰”放起来。“鹰眼”能随风转动,两翅又装了活枢纽,能上下启动,栩栩如生。翱翔高空的真鹰振翅飞来,同活眼鹰风筝并驾腾跃,绕而盘旋,真假难辨。人群呼喊喝彩,魏元泰的风筝出了名。

过年之前,有位风筝迷由津返乡,想订一个蝴蝶风筝带回家。硬翅风筝骨架大,不便携带,魏元泰苦思数日,恍悟何不在风筝骨架上打眼、扣榫、结扎,两翼折叠连接处用铜片圈箍住?他到焊白铁壶师傅那里学会了以锡焊铜箍接口,折叠式风筝大功告成。

风筝魏诞生于清代哪一年(风筝魏诞生于清代)(4)

风筝魏诞生于清代哪一年(风筝魏诞生于清代)(5)

风筝

他做的几个不同颜色的“蝴蝶”风筝,牵一线上天,在空中可缓缓调换位置。他做的尾部带字的风筝,放起来后将线一扯,就出现白色字,将线一松,字又变成红色。他做的“飞机”能撒传单,还有“鸟鸣式”“天女散花”“弦上飞”等多种风筝,誉满天津,被称为“风筝魏”。

甚至宫里也来人找魏元泰定做“女寿星骑仙鹤”风筝为慈禧祝寿。风筝生意,冬夏是淡季,这时候魏元泰就要做些魔术道具、童孩玩物,或者是为人扎糊屋顶,为办丧事的人家画影,反正手艺人过去活得不容易,一个月不干活,就吃不上饭。

1914年巴拿马博览会,42岁的魏元泰制做了几丈长的“蜈蚣”巨作,“蜈蚣”的两根前须就有几尺长,他特制了两个活动枢扭,每根前须可以叠为三折。加上另外十多件风筝,大者数丈,小者尺余,或放精制小盒内,或袋装包裹,到美国参展,荣获巴拿马博览会金牌奖和奖状。

风筝魏诞生于清代哪一年(风筝魏诞生于清代)(6)

风筝魏

30年代,天津东亚毛纺厂为抵制洋货生产“抵羊牌”毛线,魏元泰也做了个“抵羊”风筝,一丈八尺大,来到西营门外,用粗缆绳放上天去。这风筝十分新奇,两羊相互顶抵,羊尾写有“抵羊”大字,两羊头每撞顶一下,便撒下许多碎纸片,纸片上也写有“抵羊”两字。每扯动一下缆绳,“抵羊”字样便会变换一种颜色。在场围观者齐声喊好。

1953年,“风筝魏”的风筝被陈列于天津艺术博物馆,并由国家包原料,包销路。三年后,魏元泰担任天津市政协委员,他做的风筝到十几个国家展出。1957年7月,魏元泰赴北京参加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为大会特制“子孙万代”风筝,他被选入大会主席团,并将一个精制的“蝴蝶”风筝送给毛主席。此后,国家每有大事,魏元泰总有新作问世。

魏元泰的侄子魏慎行、侄孙魏永昌,曾于1979年出席第二次全国工艺美术老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魏永昌屡经实践,将过去的纸糨脱胎,改为竹子骨架立体结构。魏元泰的侄孙女魏永珍擅长彩绘,她制作的风筝不仅用于放飞,而且适合作为室内装饰,色调明快、清淡、线条均匀,远近观看皆美。(文:何玉新)

风筝魏诞生于清代哪一年(风筝魏诞生于清代)(7)

风筝魏诞生于清代哪一年(风筝魏诞生于清代)(8)

风筝魏诞生于清代哪一年(风筝魏诞生于清代)(9)

风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