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在我们今天看来已经是非常平常的了,有人甚至认为它没用了。这是事实,但在古代并不是这样的。很多人看《西游记》时,见孙猴子得了个弼马温高兴得不得了,大家都在笑他,觉得他没有当过官,而这种可笑本身就是一种可笑。

秦汉官员等级(在秦汉是多大的官)(1)

山丹军马场

《后汉书》:“马者兵甲之本,国之大用。”在我国的古籍里像这样的说法还有很多,甚至沈约《乐府题解》里都说:“白马紫金鞍,皆言边塞征战事。”马,在古代的战场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坦克,甚至飞机大炮。只要分析下古人说话就会发现非常有意思,如所谓“天马”其实就是想让马飞想来,成为今天的飞机。一个政权要想立住脚,武器装备不行似乎很难办到。马,虽说是一种动物,但在古代实际也是一种武器装备,要不汉武帝怎么会下那么大的力气弄西域的天马呢?

我国的西北地区在汉唐时代不乏马场,宋元以及明清时期这里也都设有马政。西北的广阔天地为那些驰骋沙场的战马提供了成长的足够空间。秦汉时期,面对匈奴的袭扰,中原王朝需要建立自己强大的骑兵部队,因此中央政府设置了专门的养马机构,叫太仆寺,下属苑监,专门负责地方马政的管理。而太仆一职是夏朝就有了的。秦汉时这个职位主管皇帝车辆、马匹之官,后来兼管官府的畜牧业,为九卿之一,相当于我们今天正部级,实在是个不小的官职。

万马奔腾

《唐要会》卷72记载,贞观初年,唐太宗将赤岸泽“牝牡三千马匹”迁于陇右,朝廷在这里首设边地“监牧”。在养马的人中间有个叫张万岁的,是个牛人,从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任用他督理马政以来,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唐鉴》卷5:“唐国之马,唯得一能臣而掌之,不数十年而多过二百倍,由其任职之专也。”意思是这个人掌管马政以来,不到十年的时间,唐朝的马就翻了两百倍。他去世后,唐玄宗还让时任宰相张说撰写了“陇右监牧颂德碑”,追述张万岁之功绩,盛赞陇右牧马之昌盛。

一个养马的,能把这事儿做到这份儿上,也算是足够了。但这个张万岁更牛的地方却不在这里,直到现在,西北人说马的年龄,不说“岁”而称“齿”,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是为了避张氏之讳。一个养马的,不但自己叫万岁,还是让人叫他养的马“岁”,你说牛不牛啊?以后,可不敢再笑弼马温了。

大西北,英雄的土地,张万岁多好的一个名字,而称马龄为岁,这里面当然有着人们对这片土地上曾经万马奔腾的追忆。(文/路生)

秦汉官员等级(在秦汉是多大的官)(2)

英雄的马雄


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来源与网络,感谢原作者。本文谢绝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