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底,美国特朗普总统和朝鲜金正恩委员长在河内会晤时就有消息称,朝鲜要进行导弹试验。4月18日,朝中社发布新闻,朝鲜当天进行了“威力强大的新型战术制导武器”的发射试验,金正恩委员长在现场观摩和指导了这次试验活动。之后7月25日、31日、8月1日和6日,朝鲜连续进行四次所谓“投掷物”(Projectile)发射试验。国际社会每次都会从这样角度解释朝鲜试验,即面对半岛互动进程停滞不前,面对美韩军事演习,朝鲜以期通过试验来吸引国际社会注意,把特朗普政府拉回到接触和做出让步的谈判桌前。

被联合国禁止的炸弹(试验不只给美韩颜色看)(1)

仔细回味今年以来朝鲜进行的所谓“投掷物”试验,人们可发现三个细节与众不同:第一,每次试验时朝鲜媒体发出的影像资料均是远距离拍摄,甚至对发射装置打上“马赛克”,意思是说,朝鲜不想让国际社会看到这型“投掷物”的真面目。第二,几乎每次试验,金正恩委员长都到场观摩并做出“重要指导”。按一般常识看,如果是普通火炮或者火箭发射试验,即使是巨型火炮或火箭,也不会劳金正恩委员长到场指导工作。该“投掷物”必是一种重要的武器系统,即朝中社所言“威力强大的新型战术制导武器”。第三,从年初以来频繁试验看,朝鲜对这型武器的验证已进入到最后阶段,朝方显示出其凝心聚力把这型武器搞定的决心。

被联合国禁止的炸弹(试验不只给美韩颜色看)(2)

从近期观测数据看,所有朝鲜“投掷物”试验基本上是在射程400-600千米和射高20-50千米范围内,最高飞行速度超过6.9马赫,应是短程弹道导弹试验。朝鲜对导弹技术的追求可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独立后的朝鲜从苏联等国家引进导弹技术,特别是在获得苏联R-17E(即“飞毛腿-B”)短程弹道导弹后,朝鲜开始逆向仿制。1984年4月,朝鲜在咸镜北道南部化城郡进行国产导弹的首次发射。西方情报界把该型导弹命名为“化城-5”型导弹(Hwasong-5),该弹长11.2米、直径0.88米,与“飞毛腿-B”导弹技术参数相似。

被联合国禁止的炸弹(试验不只给美韩颜色看)(3)

飞毛腿B型导弹

被联合国禁止的炸弹(试验不只给美韩颜色看)(4)

朝鲜不断对R-17E导弹进行技术改进,包括增加燃料载量,把1吨重弹头时的射程从280千米增加到320千米。对“化城”导弹的改进一直在进行中,在火箭发动机、制导技术上,朝鲜做了多项改进尝试。国际专家认为,近期朝鲜频繁进行的“投掷物”试验应是KN-23型导弹(KN代表North Korea两个英字的缩写,23则代表西方掌握的朝鲜第23款导弹,即“火星-11”型导弹)。

2018年2月8日,朝鲜首次在建军70周年阅兵式上展示KN-23(“火星-11”)导弹。该弹长约7.5米,直径约0.95米,战斗部可搭载500千克炸药,飞行距离在450千米左右。该型导弹可搭载常规或者核弹头,可对包括韩国平泽基地在内的大部分军事目标进行打击。但不论怎样,朝鲜进行弹道导弹试验已违反联合国安理会2006年7月通过的1695号决议。决议“要求朝鲜暂停所有与弹道导弹计划有关的活动,并就此重新作出其原先关于暂停发射导弹的承诺”。

被联合国禁止的炸弹(试验不只给美韩颜色看)(5)

可以肯定地说,朝鲜频繁进行“投掷物”试验不光是向国际社会发信号,不光是抗议美韩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并拉美国回接触轨道上来。它在埋头研发新型短程弹道导弹。朝鲜当然有反对当前局势下举行任何军事演习的理由,但如果联系起来看,朝鲜更是在借外部事态,为自己的导弹计划寻找“烟幕”,这是朝鲜惯用做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朝鲜通过指责美韩,不但转移国际社会注意力,也为其导弹试验提供借口,使违反安理会决议的弹道导弹试验博取大家同情。

耐人寻味的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对朝鲜试验“投掷物”的暧昧态度。每次试验后,特朗普总统或蓬佩奥国务卿都会为朝鲜找托词,意思说“没事,朝鲜只是试验小玩艺儿”。确实,从去年6月特朗普总统和金正恩委员长新加坡会晤后,朝鲜没进行中远程导弹试验,没有再进行核试验。特朗普总统始终把上述变化吹嘘为自己的功绩。

被联合国禁止的炸弹(试验不只给美韩颜色看)(6)

并不是因为特朗普总统做了什么朝鲜才这样,而是因为朝鲜在去年劳动党七届三中全会后走上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战略道路”。要成功,朝鲜必须改善外部环境,特别是对美关系,但朝鲜拥有先进武器系统的决心没变,在不惊动特朗普总统的条件下进行短程弹道导弹试验完全可满足朝鲜对导弹技术的诉求。

被联合国禁止的炸弹(试验不只给美韩颜色看)(7)

未来一段时间,至少在美国2020年总统选举前,美国和朝鲜的关系不可能有所根本性松动,两国领导人不能改变当前僵局。而朝鲜会利用这一僵持期在其力所能及范围内加紧国内战略转型,加紧发展新型武器系统,包括短程弹道导弹,至少特朗普政府不再向朝鲜“极限施压”。(滕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