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收入只有三千余元却沉迷网购,

女青年刘娟(化名)

在短短三年里欠下逾百万债务。

为了还债和继续下单,

她不仅向同样收入不高的

父亲、姑妈等亲戚张口,

更欠下网贷等利息高昂的外债。

同住一屋的老父亲刘刚(化名)

虽疼爱女儿,

拿出十余万元积蓄

并向亲戚借债40余万元

帮女儿还卡债,

最终却忍无可忍,

在又找亲戚借了一次钱后,

终于心灰意冷,

当晚在与女儿为了还债问题发生口角后,

将水果刀扎进了她的胸口。

日前,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自首的刘刚从轻处罚,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

本案中的刘刚父女俩都是在轨道交通工作的保安和安检员,温饱无虞,但也支撑不起大额消费。然而,从2019年开始,30岁左右的刘娟渐渐沉迷于网购,每隔一两天都会产生信用卡、花呗等渠道的付款记录,有时候一天就会有几条,家里也不断收到各种快递包裹,多到往往来不及拆开旧包裹,新的包裹又进了门。

网上消费很潇洒,甚至感觉不到一笔笔累加起来到底总额有多少,然而,到了还款的时候,每月只有三四千元收入的刘娟才发现自己哪有能力支付不断累加的本金与利息。最初,她求助父亲,刘刚拿出自己的积蓄,又向亲朋借款,然而,刘娟并不收敛,债务继续增加。为了还债,刘娟不仅自己四处向亲戚借款,其中光

吃完饭,刘刚回到家里,看到女儿在刷手机,又为了还债的事情产生了口角。争执中,刘刚用水果刀捅死了女儿,然后自行报警等待民警上门。日前,上海市二中院判决刘刚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四年。

不该发生的悲剧作文:不该发生的悲剧(1)

这起案件令人唏嘘,因为网购成瘾,那些快递包裹,让人失去理智,也失去了亲情与生命,导致家庭人伦悲剧。包裹若有情,包裹也会痛心疾首,也会提醒主人,当理性购物,勿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这是不该发生的悲剧,因为一些人只知购物能带来快感,能消解压力,却不知购物能成瘾,快乐的背后是经济成本,是悄然而至的消费账单与还款压力,快乐过后是凑钱还款的痛苦。

购物成瘾实际是一种心理疾病,也被称为“强迫性购物症”。学界认为,有购物成瘾障碍的人会有这些表现:对购物极度痴迷;有不可抗拒的购物冲动;反复过度购买;没法控制自己。

既然购物成瘾是一种心理疾病,如果发现自己或家庭成员有这种障碍,有病治病才是破解之道。心病还须心药医,只有及时就医,解除购物成瘾障碍,才避免陷入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困境中难以摆脱。

当然,也要看到,正常的购物行为是无害的,通过购物能带来一定的自我调节作用,释放压力、缓解负面情绪,寻求安慰,获得快乐。但如果是不能自控的购物,大大超过经济承受能力的购物,有成瘾之嫌的购物,就要及时干预为好。因为网购成瘾也是一种网瘾,当正视才是,不可浑然不觉,如果步入迷途而不知返,就不好了。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笪曦

来源:作者: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