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梁丽玲 陆胜康 游智超 实习生覃晓霞)盛夏时节,茉莉飘香。驱车驶入南宁横州市,可见万亩茉莉花开,或有花农忙采摘,或有游客乐悠悠。

走进横州茉莉花盆栽基地,茉莉花盆景姿态各异,茉莉花盆栽次第铺开,清香四溢。

“以前我只是一名供货商,收农户的花苗是一毛钱,卖个一毛二,赚下两分,就这么一车车地卖。”广西莉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闭东海——同时也是一名返乡创业的花农,他说:“如今,我们通过自主加工生产茉莉花盆栽、盆景模式,可以使每亩茉莉花增值2000元。”

斗南特色小镇核心区规划面积(走进县城看发展横州市)(1)

闭东海正在修剪茉莉花盆景。记者梁丽玲 摄

横州市,中国茉莉之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种植茉莉花12.5万亩,有花农约33万人,年产茉莉花茶8万吨。近年来,横州市下大力气延伸茉莉花产业链,进一步提升茉莉花产业品牌价值。

茉莉花还能怎么卖?

记者在盆栽基地见到了闭东海,他对茉莉花老桩十分呵护,裁叶、剪枝、移栽……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细致入微,“这些老桩是从农户手上收购回来的,我们重新用科学种植技术以及基地的孵化,可以再生产出价格不菲的老桩盆景。”闭东海还在卖花苗的时候,发现农户会把超过二三十年的产花量低的老桩当柴火烧。老桩可不可以变废为宝?有着多年卖花经验的闭东海嗅到了一丝商机,经过市场考察,他决定走一条新的卖花路——做盆栽。

创建自己的茉莉花盆栽种植基地,成立公司、注册商标、申请技术专利……2016年,闭东海干劲十足,成为横州市较早一批发展茉莉花盆栽的花农。“我要让全国各地的朋友都能享受到‘好一朵横州茉莉花’香!”

这样的创新模式,政府当然支持。

“那个时候整个横州刚兴起这个行业。一投进来第一批就亏完了,资金、技术、市场销售,这是三大问题。”闭东海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下“资”“技”“市”三个大字,条理清晰地给记者讲他创业的故事。

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技术上,通过当地政府引荐,闭东海与广西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达成合作,得到了茉莉花盆花技术上的指导,并摸索出一套茉莉花盆栽从生长到养护到售后的技术。资金上,政府又为闭东海牵线搭桥,银行一次性给贷了20万元。

那销售问题怎么办?2016年,横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孵化中心投入使用,还专门给有意学电商的返乡青年进行免费培训。闭东海报名了,白天学习,晚上实操,培训期间注册了他的第一个网店,一星期后终于在网上卖出了第一盆花,“想不到这样也能卖花,把我乐坏了!”

依托“公司 基地 合作社 农户”的运作模式,另辟蹊径的茉莉花盆栽产业越做越大,闭东海的公司成为了横州推广茉莉花盆栽产业的“领头羊”企业,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山西等地,还在北京、上海、郑州建立了茉莉花盆栽销售基地。在其茉莉花盆栽产业的辐射带动下,当地那阳村、上茶村、岭鹩村、湴溏村、东安村等发展茉莉花种植近200亩,直接带动42户加入合作社,同时为村民提供就业3000人次。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我扩大了茉莉花种植面积,年收入也从原来的1万元增加到将近3万元!”在聊天的时候,横州市校椅镇榃汶村村民韦莉芝笑意盈盈地对记者说。

斗南特色小镇核心区规划面积(走进县城看发展横州市)(2)

横州市下大力气延伸茉莉花产业链。图为中华茉莉园。记者陆胜康 摄

茉莉花盆栽,年销售超1200万盆,成为了横州茉莉花产业中成熟的产业链延伸,它的加快发展与横州市茉莉花“1 9”产业战略的深入实施相辅相成,演绎横州乡村巨变——

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21年,全市茉莉花(茶)产业综合年产值由60亿元增加到143.8亿元。茉莉花产业也从单一的茉莉花(茶),逐步集聚发展成为茉莉花 花茶、盆栽、食品、旅游、用品、餐饮、药用、体育、康养“1 9”产业集群,带动33万花农增收致富。

从“一朵茉莉花”到“中国茉莉之乡”,再到“世界茉莉花都”,横州茉莉已香飘世界,一花开出满园春。

编辑:黄思宁

值班编审:卢超

(作者:梁丽玲 陆胜康 游智超 覃晓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