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劫难可谓是形形色色,但这些劫难大多数都与妖怪有关。然而四圣试禅心这一难却是一个例外,这一次完全是由四位神仙,给他们设下的一个圈套。

在《西游记》原著中有交代,这一难中的母女四人,分别是骊山老母、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所变。而且在很多人看来,这四位神仙之所以要设下这一难,其目的就是为了试探唐僧取经的决心,因为他是取经团队的领头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圣试禅心看出猪八戒性格的句子(一场针对猪八戒的测试)(1)

可事情的真相,真是人们所想的这样吗?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四圣试禅心,其实是一场针对于猪八戒的测试。在测试的过程中,猪八戒固然表现出了自己的凡心未泯,不过与此同时,也折射出了另外几个人的内心。

此言一出或许会有很多人感到不解,猪八戒根本不是取经团队中的核心人物,没有理由引起菩萨们的重视。反倒是孙悟空和唐僧,才更具有被试探的价值。但是这只是一层表面的现象,真实的情况要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加复杂,而这四位神仙也的确都是冲着猪八戒来的。只不过在测试猪八戒的同时,另外几人也被牵扯了进来,从而也就暴露出了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

猪八戒身上存在的疑点,引来了这一场有针对性的测试

首先回顾一下猪八戒加入佛教的经历,最开始他是被玉帝贬下凡间的猪妖,在福陵山云栈洞艰难度日。为了能有一个安身之所,主动请求观音菩萨给他指一条明路。详情可查阅《西游记》原著第八回,他见到观音俯身便拜:

“是我咬杀母猪,可死群彘,在此处占了山场,吃人度日。不期撞着菩萨,万望拔救拔救。”

通过猪八戒的行为可以判断,是他主动要加入佛门,原因就是他在人间混得太惨,为了找口饭吃。由此可见做惯了天蓬元帅的猪八戒,完全没有在人间独立生存的经验,无法适应身为妖怪的生活。在他人生最困难的情况下,又恰好遇到了观音菩萨,于是猪八戒就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急忙向观音求助。

四圣试禅心看出猪八戒性格的句子(一场针对猪八戒的测试)(2)

然而也正是这种行为,给观音菩萨的心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疑惑。因为在《西游记》中但凡有些实力的妖怪,从来没有人混得像猪八戒这么惨,连吃饭都成了一个问题。比如他们后来遇见的豹子精,就实力而言,他远不是猪八戒的对手,否则他也不可能死在猪八戒的手里。但是人家的手下却能够聚集一帮小妖作威作福,被尊为南山大王,反观猪八戒如此凄凉的境遇,确实不太符合常理。

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猪八戒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霸占一方的山大王。但是很抱歉猪八戒虽然有能力,可在发展势力方面似乎有所欠缺,混来混去依旧是个光杆司令,因此最终只能求助于观音菩萨。

可菩萨却并不能确定猪八戒此时的情形,究竟是真实的生活状态,还是为了加入佛教而刻意伪装的可怜形态!俗话说:“事若反常必有妖。”既然猪八戒的状态如此反常,那么就意味着他的身上很可能存在着某些问题,如此也就会让观音忍不住猜测,猪八戒加入佛教是否另有目的?

正是为了打消这个疑虑,观音菩萨请来了骊山老母和另外两位菩萨,共同策划了一场名为四圣试禅心的劫难。在这一难中他们用享受不完的家产,来吸引师徒四人的注意,而这种情况显而易见,就是针对于猪八戒的测试。

因为如果猪八戒当初选择加入佛教,真的只是为了拥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的话,那么眼前的情形就已经满足了他的所有要求。根据骊山老母所变成的老妇人所说:

“舍下有水田三百余顷,旱田三百余顷,山场果木三百余顷。黄水牛有一千余只,况骡马成群,猪羊无数。东南西北,庄堡草场,共有六七十处。家下有八九年用不着的米谷,十来年穿不着的绫罗。”

如此殷实的家业,正是猪八戒所期待的生活。倘若他能够同意老妇人的要求招赘为婿,就说明他真的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而一旦猪八戒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拒绝入赘,要求继续跟随唐僧西行,那么就能够证明他的身上,的确存在着某些问题。

四圣试禅心看出猪八戒性格的句子(一场针对猪八戒的测试)(3)

这样一来观音菩萨也就能够根据猪八戒做出的选择,来判断此人有没有疑点。同时也说明了四圣试禅心的侧重点,其实就在猪八戒的身上,其他人都只不过是走一个过场。

师徒四人的不同反应间接折射出了他们的内心

但走过场不代表他们就可以置身事外,同样作为取经团队中的一员,他们也和猪八戒一样要经历这场测试。如此也就使得他们在测试的过程中,纷纷暴露了自己的真实内心。

其中第一个进入角色的人是孙悟空,他在众人还没有来到山庄之前,就已经发现了其中的玄机:

“行者闻言,急抬头举目而看,果见那半空中庆云笼罩,瑞霭遮盈,情知定是佛仙点化,他却不敢泄漏天机。”

孙悟空明知这处人家是佛仙点化的产物,但是他却不敢对师父和师弟们如实相告。这是因为他在被如来佛祖收拾过之后,已经深知这些神仙们的神通广大,特别是戴上观音菩萨的紧箍咒以后,孙悟空就变得更加老实,很少再惹是生非。

此时他心中最大的顾忌,就是担心因为自己多嘴,而破坏了这群神仙们的计划。虽然他并不知道前面的山庄里具体是什么神仙,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目的,可是他却知道自己最好不要多事,以免祸从口出。因此也就使整个取经团队,逐步进入了四圣试禅心的测试当中。

四圣试禅心看出猪八戒性格的句子(一场针对猪八戒的测试)(4)

之后第一个跟这群神仙正式打交道的人是唐僧,他与骊山老母变成的老妇人对坐交谈。在这个过程中,骊山老母一再表示自己家财万贯良田千顷,并且一心想要做山招夫,希望唐僧师徒可以留下。对此唐僧一开始只是沉默不言,后来终于忍不住开口拒绝。但骊山老母也随之表示唐僧不入赘也可以,那就留下一个徒弟,否则就要将他们逐出门外。

面对威胁唐僧终于选择妥协,表示可以留下一个。他此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已经失去了身为师父应该拥有的形象。这一路走来,风餐露宿早已成了家常便饭,即便被老妇人逐出门外又能如何,随便找出地方凑合一晚也就过去了。用留下一个徒弟作为借宿一晚的代价,发生这样的事情,除了猪八戒之外,其他两人未免会感到心寒。

在唐僧的询问之下,三个徒弟纷纷做出了回答。其中孙悟空早已知晓此事的奥秘,所以一口拒绝,猪八戒觉得条件不错,给出的回答是从长计议,而沙僧则是斩钉截铁地说道:“宁死也要上西天!”

通过他们的表态可以看出,孙悟空和沙僧站在一个立场,都不愿意留在这里。这是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苦衷和目的,就像孙悟空当初之所以能够从五行山下被放出来,就是因为接到了保护唐僧的任务,属于戴罪立功的阶段。如果他选择半途而废,很有可能会被再次压到五行山下,甚至是更加严重的惩罚。

四圣试禅心看出猪八戒性格的句子(一场针对猪八戒的测试)(5)

更何况他的头上还有一个紧箍咒,一旦有人念咒,他就会头疼不已,所以孙悟空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即使他不曾看出这次劫难的玄机,也不会同意留在这里入赘。因此他把入赘的事情,一口推给了八戒和沙僧。

而沙僧表示拒绝的原因,其实和孙悟空大同小异。他当初会同意做唐僧的徒弟,是因为观音菩萨曾经答应他,如果愿意皈依佛门,就为他免除飞箭穿心的刑罚,并且事成之后让他官复原职。可见沙僧在取经完成之后所得到的东西,要远远超过老妇人所开出的条件,而且他如果终止与观音菩萨签订的合约,就很有可能会被在打回流沙河受苦,如此他也就更没有理由选择留下来。

而且包括唐僧也是一样,如果他要想还俗成家立业,早在取经之前就可以完成。根据《西游记》中的介绍,唐僧的外公是东土大唐的丞相,而他的父亲陈光蕊在复活之后,也被皇帝委以重任。如此深厚的家庭背景,都没能够打动唐僧的心思,眼下老妇人这一点财产,当然无法入他的法眼。他所追求的是至高无上的大乘佛法,是常人难以企及的金身正果。

如此一来也就只有猪八戒,才是最合适留下的人选。因为他既没有像唐僧那样的远大追求,也不会像孙悟空和沙僧那样,一旦半途而废就会面临惩罚。而且他当初选择跟随唐僧,就是为了能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能够填饱肚子养活自己就已足够,倘若能再娶个媳妇那就更完美了。

四圣试禅心看出猪八戒性格的句子(一场针对猪八戒的测试)(6)

面对老妇人给出的优厚待遇,和唐僧的点头同意,猪八戒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入赘为婿。在他看来这就是最好的归宿,不愁吃喝还能娶媳妇,有这样的好事摆在眼前,他才不愿意跟着唐僧去西天呢!而猪八戒的选择也正好符合另外几人的心意,一来猪八戒的主动入赘,让他们达到借宿一晚的目的,二来猪八戒的三心二意,也从侧面衬托了他们一心向佛的决心。但他们却不知道,猪八戒才是这次测试的最终胜利者。

最终的结论

猪八戒在这件事情中所展现的态度,和他做出的选择,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些差强人意,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凡心未泯的和尚。但实际上他却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清白,打消了观音菩萨心中的疑虑,使所有人都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猪八戒,没有任何伪装,所做的一切都出于内心中的真实想法。所以在四圣试禅心这场测试中,猪八戒已经顺利过关。

尽管他到最后也并不清楚四位神仙的真实目的,可越是如此就越能够说明他的心里没有其他想法,可以继续留在取经队伍当中。反倒是另外几个人,虽然体现出了非常坚定的决心,但同时也折射出了他们的内心里,其实都有非常强烈的目的性。

而且在这件事情中,孙悟空和唐僧以及沙僧,都展现出了自私的一面。比如孙悟空为了保全自己,可以对全体成员隐瞒实情,不曾点破四位神仙的真实面目。唐僧可以为了留宿一晚,而放弃一位徒弟。沙僧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己独善其身,对其他人的选择不闻不问。

四圣试禅心看出猪八戒性格的句子(一场针对猪八戒的测试)(7)

对于这些问题,观音菩萨没有说破,另外三位神仙也没有多说。至于猪八戒更不曾看透其中的复杂形势,和师父与师兄的心思。而另外三个人却心知肚明,猪八戒之所以会出丑,其实与他们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孙悟空提前说出真相,或者唐僧拥有足够坚定的立场,都可以避免发生这场闹剧。

结语

正是由于另外几人的复杂的内心世界,才更加凸显了猪八戒的率真心性。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像孙悟空和唐僧那样的聪明,总是会故意掩饰自己的想法和一些事情的真相,用所谓的聪明维护自身的利益。

但这样的行为却也会使他们的内心,变得更加暴露。有些东西越是掩饰,就会变的越明显,因为这个世界永远都是真实的,不会因为人们的掩饰而改变。

本文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