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教育资讯)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以前取名都会加辈分,比如像我父辈、爷爷辈,或者再往前都是如此,而到了我们70、80后这一辈,虽然用辈分取名变得不再流行,但至少还是有50%以上的比例会用,而再往后的90、00、10后,很难再看到用辈分取名字。
中国人用辈分取名历史很早,明朝时期,辈分就十分普及。不仅仅是汉族,清朝入主中原后,刚开始满人是没有辈分的,但到了康熙时期,也开始学习推广辈分,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黎民百姓,都会有辈分。到了近代,用辈分取名更成为常态,辈分也往往和家谱相提并论。
用辈分取名,是中国特有传统文化,它代表了你在家族、亲友、村子里的世系次第。中国人自古讲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而辈分便是长幼尊卑的划分标准之一,这在我们农村里最为明显。
比如在我们村里,你如何称呼一个同姓人,就要看双方的辈分,而不是年龄。如果对方辈分没你高,哪怕年龄比你大得多,你也可以直呼其名,不过出于礼貌,大家不会当面叫名字,而是直接称“你”即可。比如当我还是十几岁的孩子时,我们村里有些辈分比我晚的人,对方可能是70岁的老头了,但由于对方的辈分没我高,我一个十几岁的小孩依然可以称呼对方的名字,而且对方不会生气。同理,假设对方只是个5岁的小毛孩,而我已经30多岁,但这孩子辈分比我高一辈,理论上我还是要称呼对方为“姑”或“叔”,城市里的人估计很难理解。
因为有了辈分,在农村就会出现很有意思的现象,比如20岁的年轻人称呼90岁的老人为“哥”或“姐”,年龄相仿的两个人或许是爷孙关系等等。用辈分取名是中国人的传统,而且能非常直观的区分出同姓之间该怎么称呼,另外由于每个地方可能辈分字不一样,即便同姓之间也就不容易重名。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现在人取名都不加辈分了呢?我认为有3个原因。
审美与审丑我问过很多年轻父母,为什么不再用辈分给孩子取名,得到的比较多的答案是:用辈分取名不好听。现在很多年轻父母给孩子取名,喜欢用子、涵、轩、欣、怡、泽这些字,然后再把字组合到一起,于是产生了最多重名,诸如:子涵、欣怡、子轩、雨泽等等。这些字如果单个拿出来看,意义很好,但奈何人用的太多,就显得俗气了,如同上世纪的张伟、王娟、王芳、李娜一样的名字。
但是用辈分取名真的难听、俗气吗?我认为完全不是,要说真俗气,也是因为名字没取好,或者父母水平不够。像我们父辈、爷爷辈的很多都用辈分取名的,也没见得很俗气啊?所以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审美问题。
我们这一代的年轻父母审美出了问题,不知何为美?给孩子取子涵、欣怡、嘉怡这些名字的父母,大多是深受港台肥皂剧影响的一代,而港台肥皂剧本质上是快餐文化,浮夸、空洞、无内涵厚度,最终变为“审丑文化”,如同现今书法圈、娱乐圈、网红圈,也是各种“审丑”盛行。假以时日中国真正变得发达,人们审美成熟,审丑之风自然会被抛弃,人们也或许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样的名字才是美的,好听的名字。
宗族文化
为何现在人取名不加辈分了?我认为另一原因是辈分所形成的土壤逐渐消亡。辈分所形成的的土壤,便是中国的宗族文化,有了宗族才有族谱家谱、有族谱家谱才有辈分存在的基石,宗族文化瓦解了,辈分自然也就荡然无存了。
虽然中国现在宗族文化还存在,尤其是南方地区,但也不可否认,宗族概念是不断弱化的,加之整个大环境都很浮躁,甚至连亲人间的亲情也在淡化,何况血缘较远的宗亲,久而久之,与之相互依存的各种传统也逐渐消亡,辈分取名便是之一。
扫盲
大家可能会觉得疑惑,教育普及了,文盲少了,人的文化程度提高了,和不用辈分取名有什么关系?听我细细道来。以前由于人穷、战乱等原因,大多数人读不起书,文盲率是相当高的,但凡读过书的人便会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例如民国时期。文盲率高,大家都不识字,那么给孩子取名,就会去找那些读过书的人取,加之越往前的人,受传统文化影响越深,国学功底也越深厚,取名字也就越会考虑辈分。
而随着教育的普及,文盲率越来越低,70、80往后的年轻人,至少也都是初中文凭。大家都读过书,都识得字,还会再去找别人取名吗?很多时候不会,都是自己给孩子取。70、80后又是个性鲜明的一代,不愿循规蹈矩,因而很少人再用辈分取名,觉得很落伍。个性解放,受港台流行文化影响,普遍文化程度高不成低不就,最终就有了00后遍布子涵、雨泽、欣怡之类的名字。
70后80后这一代人是最为特殊的群体,生活在一个能吃饱喝足但精神文明匮乏的年代,因此这一代人个性中充斥着躁动、反叛,反传统, 集体弃用辈分也就不奇怪了,不过随着00后的崛起,受00后的带动和影响,70、80后这一代人逐渐在回归,或许是因为我们老了。
为了拓展视野,文章来源于凤凰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如需了解更多请私信后台
最全的教育信息,都在德阳教育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