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懂事的心理(为什么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1)

好的家庭教育,不是一味要求孩子听话、懂事、优秀,而是用爱和情感滋养孩子。

唯有这样,当孩子遭遇挫折和失败时,才能找到自我搭救的阶梯,书写从不幸变得幸福的奇迹。

作者 | 可乐妈

孩子长大懂事的心理(为什么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2)

前段时间,我听说了一件事:

老家有个表妹文文,从小到大都非常优秀、懂事。

可没想到,今年高考,文文却意外发挥失常,比平时模考的成绩低了30、40分,与自己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

不服输的文文下定决心,要复读一年。

表姨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支持孩子,便为她找好了学校。

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让表姨对这个决定后悔不已。

自从进了复读学校后,文文就屡屡和同学发生争执。

最严重的一回,文文在宿舍做题,而舍友在一旁吹头发。

或许是吹风机的声音惹恼了本就心烦意乱的文文,她竟然抄起热水壶,直接将一壶水浇到了舍友的头上。

好在壶里的水已经放了有一段时间了,才没有对舍友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但文文歇斯底里的状态,却不允许她再继续住校了。

表姨没办法,只得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陪女儿念书。

然而,没过多久,表姨就惊恐地发现,自己印象中乖巧、听话的女儿已经彻底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文文白天嗜睡怕光,找各种理由逃课;

到了晚上,又整夜整夜玩手机;

表姨还在文文的手机上,发现她在跟网友谈恋爱,说出的话让人脸红耳赤。

更糟糕的是,文文还经常无意识地伤害自己,用钢笔在自己的手臂上划下一道道骇人的伤痕……

在班主任的强烈建议下,表姨带着文文去看了医生。

结果出来一看:

中度抑郁,伴有双相情感障碍。

表姨懵了,好好一个孩子,怎么说病就病了?

周围的亲戚朋友更是十分不理解,从小到大,文文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变成这样?

我明白大家的困惑。

但事实上,很多心理分析师、疗愈师都有过类似的结论:

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往往长大后心理问题就越多。

这是为什么呢?

看了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李玫瑾教授在演讲中提到的三个心理学实验,或许你的心里就会有答案。

孩子长大懂事的心理(为什么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3)

恒河猴实验:

归属感和安全感

是每个孩子从出生就该得到的礼物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哈洛曾做过一项著名的“恒河猴实验”:

他将一群刚出生的小猴子分别交给两位“妈妈”,一位是用冷冰金属丝网制成的,身上挂着奶瓶的“铁丝妈妈”;

另一位则是由软绒布和海绵包裹着木头制作的“绒布妈妈”。

结果发现:

24个小时中,小猴子有将近18个小时都跟“绒布妈妈”呆在一起。

只有饿得不行了,才会将头伸到“铁丝妈妈”那里喝奶。

孩子长大懂事的心理(为什么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4)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

当小猴子受到惊吓后,会立刻奔向“绒布妈妈”,并在对方的怀里逐渐平静下来。

而那些无法接触“绒布妈妈”的小猴子,则会瘫倒在地,疯狂抓挠自己,还会不断撞击头部、大声尖叫等。

日后,这些小猴子即便回到了猴群,也再难恢复和其他猴子之间正常的交往。

这也证明了:

对幼年的孩子而言,对母亲的爱抚、接触和关怀的心理需求,远远超过了对吃奶的生理需求。

还记得去年年底那个留下5000字遗书后,跳海身亡的摄影师鹿道森吗?

作为一名留守儿童,鹿道森从小被寄养在不同的亲戚家。

虽然亲戚对他关爱有加,但内心深处那种无依无靠的不安全感却始终如影随形。

他就像一艘破了洞的小船,在父母的控制欲、校园霸凌、抑郁症等冷水的侵蚀下,他的生命之舟一点点走向了沉没。

孩子长大懂事的心理(为什么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5)

李玫瑾教授曾说:

“孩子对生活的态度,往往取决于生命最初的那几个月、那几个年头。

在人最弱小的时期,父母的每一次温柔回应,都会给孩子带来最深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归属感和安全感,是每个孩子从出生就该得到的两件礼物。

更是能够帮助一个孩子击败人生逆境的心理资本。

然而,现实中,却有无数像鹿道森一样的孩子:

他们的童年是动荡不安的,没有人告诉他们“你很重要,我们都需要你”;

他们生怕给周围人添麻烦,所以只能用温顺和听话将自己层层包裹,独自面对所有的困难和悲伤,直到被负能量彻底吞噬。

所以,在孩子生命之初,父母最应该给予他的,不是富足的物质条件,而是稳定的生活环境——

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连接,并发自内心相信:

爸爸妈妈永远爱我、需要我。

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不会掉入自伤自毁的黑洞里,而是凭借着充沛的心理营养,活出热气腾腾的人生。

孩子长大懂事的心理(为什么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6)

戒断母爱实验:

教育孩子

一定是情感在前,约束在后

上世纪,美国曾流行过一种育儿方法,叫做“哭声免疫法”

指的是,尽量少亲吻、拥抱孩子,更不要让孩子坐在母亲的大腿上;

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最多只能握一下孩子的手或是亲一下额头,只有当孩子不哭了,才可以过去抱抱他……

这个方法的创始人,正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华生

孩子长大懂事的心理(为什么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7)

他认为,应当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塑造和矫正。

最重要的是,避免情感过剩,让孩子养成了依赖父母的恶习。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华生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开启了一场“戒断母爱”的实验:

“避免亲吻、拥抱;

不轻易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

拒绝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爱和安全感……”

可结果,在这样缺乏温度的管教下,华生的大儿子雷纳虽然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精神分析学家,却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他曾多次试图自杀,最终,在30多岁的某个夜晚,自杀身亡。

华生的女儿也同样如此。

而另一个儿子则因为童年的情感创伤,一直在外流浪,只能靠华生的救济生活。

更可怕的是,这种心理问题还延续到了下一代:

华生的外孙女曾表示,自己的妈妈沉默易怒、常年酗酒,可当她长大后,也酒精成瘾,屡屡自杀……

作家尹建莉曾说:

“所谓‘严厉教育’,指以打骂、惩罚和羞辱为主要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强制性改造的一种行为。

虽然目标指向是好的,希望孩子做得更好。但由于它不尊重儿童,不体恤儿童身心发育特点,不符合人性,实际上并无教育要素,只是一种破坏力。”

我们总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但永远都别忘了,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惩戒只是手段,爱才是核心。

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当成驯兽员,孩子表现好了,就奖励一块肉;孩子不听话了,就皮鞭伺候。

久而久之,孩子出于诱惑和恐惧,或许会慢慢变得听话。

但,看不见的代价就是孩子压抑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用大人喜欢的方式故作懂事、坚强。

这样的孩子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不敢停下脚步,直到把自己逼入绝境……

所以,当我们的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跟孩子站在一起,给他足够的情感支持。

而不是只会用冷漠的规训和粗暴地打骂解决眼前的问题。

孩子长大懂事的心理(为什么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8)

孩子长大懂事的心理(为什么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9)

生育农场实验:

每一个优秀幸福的孩子

都是父母用心陪出来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生育率连续下跌。

直到纳粹上台的1933年,德国的人口净生育率跌至0.71%,全国新生儿数量只有百万,还不足19世纪末的二分之一,德国陷入了严重的人口危机。

在这种背景之下,纳粹政府开始实施“生命之源”计划:

他们坚信雅利安人是最优秀的人种。

于是,大量绑架、掠夺金发碧眼的女孩,强迫他们为德国军官生孩子,以制造更多血统纯正的雅利安德军战士。

“生命之源”会为这些未婚先孕的女性提供一个秘密分娩的场所。

等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被政府的工作人员抱走,再交给国家统一抚养。

这些孩子虽然从小接受着优质的照顾,但却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更没有享受过父母的陪伴。

后来,随着德国战败,大量“生命之源”的档案被销毁。

这些孩子成了彻底的“黑户”,不仅没有超能力,还因为自幼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大多性格孤僻,难以融入社会。

这让我想到了英国曾做过的一系列长达70年的纪实追踪。

这项研究跟踪记录了近七万个孩子的成长轨迹。

结果发现:

大部分出身普通的孩子会受到家庭、社会和经济水平的影响,一生平庸,唯唯诺诺。

但也有20%的孩子会打破“平庸”魔咒,不仅成功逆袭,还收获了幸福。

而他们改写命运的关键,就在于他们从小是由父母陪着长大的。

决定一个孩子未来高度和幸福程度的,从来都不是车子、票子之类的物质条件。

而是父母用心的陪伴。

在这个问题上,董卿就曾严肃地说过:

陪伴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了陪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他们成长的速度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当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候,我们再想重新当一回父母,早已没有机会了。

孩子长大懂事的心理(为什么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10)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

“要将自己的破坏欲和活力活出来,要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和纠正错误的空间,他们的那些野性最终将会转换成活力。

不然,他们可能会丧失原始的野性的能量,不能去欢庆自己的存在。”

其实,很多孩子的“乖”,正是以牺牲自己的活力为代价的。

他们要么因为缺乏安全感,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要么因为背后没有依托,只能一味压抑内心真实的需求。

而这,恰好就是很多乖孩子,长大后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

所以,相比驯化一个乖孩子,我们更应该用爱和陪伴为孩子的内心建起一座坚实的灯塔。

这样,童年才会成为治愈他们一生的光。

我们的孩子才不会为了填补内心深处,那块不被珍爱和重视的黑洞而被挫折轻易打垮,跌入绝望的深渊。

点个赞吧,与所有父母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