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 上世纪80年代初Disco风很快吹过,到了1984年,林子祥、林慕德、林振强、罗文、陈百强等开始带着Funk的风气进入香港流行音乐,但张国荣和谭咏麟却以强大的力量使日本风的快歌疯魔香港,让粤语流行的快歌,渐渐分为两派:一、西洋派 & 二、日本派。

之前一大群粤语歌曲的好手,如果唱不好快歌,在这段日子里,就比较难过,因为一个新的年代开始了。这一帮歌手贡献良多,但因为不唱快歌,很容易让新的一批歌迷感觉不属于他们的时代,虽然他们在慢歌方面继续有好歌出现,当然大众还是偏向慢歌,但快歌的力量不能轻视,这是年轻人和有型人士的喜好。上一章我写得很清楚,这是一个新的年代。

1984 年

粤语歌鼎盛时期(是粤语音乐的黄金盛世)(1)

林子祥发行《爱到发烧》,张国荣发行《Monica》和《H2O》,同期谭咏麟发行《爱情陷阱》,这让快歌的潮流跑到不能停止的地步。你不唱好你的快歌,就不是潮人。这也是我从加拿大回到香港的原因之一,电视台觉得我数年的音乐剧经验可以配合这个年代,刚好面对这个局面。

1985年

张国荣不比谭咏麟《爱情陷阱》来得成功,一度让他退让,这次林振强出马,把另外一首日本快歌写成张国荣的人设代表作:《不羁的风》,风力跟《爱情陷阱》不相上下。Leslie的1985年《为你钟情》专辑还有《少女心事》,也一点不弱 (我们先不说慢歌)!此后,“风”就代表了张国荣,一片留不下的好东西!

粤语歌鼎盛时期(是粤语音乐的黄金盛世)(2)

陈百强好像想避开这个风头似的,发了一张没有快歌的《深爱着你》,养精蓄锐,但市场反响依然良好;反而钟镇涛成功出了一首带有浓浓日本风的《泪之旅》反应不错,由林敏聪负责搞笑歌词。

粤语歌鼎盛时期(是粤语音乐的黄金盛世)(3)

谭咏麟也一点不让步,同年发出《暴风女神 Lorelei》 (也是林振强的作品),电视台MV由我负责,这是我第一次和Alan合作 (但之前我已经因为《香港小姐》里的歌舞演出跟Leslie合作过和认识,这都是同一年的事)。两位新偶像巨星斗得火红火热,真让人透不过气!Leslie 和Alan都是两位很专业的艺人,虽然红到极点,但一点都不难相处!

粤语歌鼎盛时期(是粤语音乐的黄金盛世)(4)

聪明的林子祥看到乐坛斗得那么激烈,好歌到处是,就把这些歌曲, 20首之多,放在一首十分钟的串烧歌里面,而且歌与歌中间的编排之精准远胜概念的来源,荷兰的《Stars On 45》。

但明显林子祥还是在带领西洋风,而且风头不比张、谭弱,跟他们两位的快歌一起排行十大!明显地,林子祥在这龙虎斗里帮助叶倩文,用了她改编Madonna的《Material Girl》- 《200度》(也是林振强作品)为他的《10分12吋》的编曲作整体的骨架。当年这么波涛汹涌的环境里,非常流行的《200度》也没办法进入年度十大劲歌金曲,或十大金曲,但林子祥也变相带它上了金曲的舞台。

粤语歌鼎盛时期(是粤语音乐的黄金盛世)(5)

当时TVB要我去弄一首把40首季选作品,候选十大的歌曲,编成十多分钟的十大劲歌金曲开幕歌舞,这也算是历史性的一刻,也是我和杜自持大师合作的开始,当然当年我们都年轻,都是新人。我请歌手尽量穿黑白的衣服,他们大部分都听话!但现场阵容实在太大,好在林、张、梅、谭都非常配合,其他歌手就不敢多言了!而且当时还有一位大哥为我助阵,许冠杰一改歌路,也以全新姿态拿下一首十大:

《最紧要好玩》(曲:许冠杰,词:林振强 编曲:周啟生)

粤语歌鼎盛时期(是粤语音乐的黄金盛世)(6)

《最紧要好玩》是我舞台动作设计的第一首金曲,让我终于认识了歌神,我才可以近距离了解为什么他是一位千年难逢的奇才,在我未来出版的书里再说多一点吧!当天的劲歌金曲却不是最紧要好玩那么简单。

1986年

粤语歌鼎盛时期(是粤语音乐的黄金盛世)(7)

梅艳芳一直以慢歌为主导已经到了高点,终于就在当天颁奖礼的前后,发行她改变她人生中的巅峰快歌,《坏女孩》!想不到这位这样喜欢日本文化的姑娘,会往西洋风走,前卫,大胆,有个性!

《坏女孩》(原曲:Strut – Sheena Easton,粤语歌词:林振强, 编曲:罗迪)

粤语歌鼎盛时期(是粤语音乐的黄金盛世)(8)

梅姐1986年一出手,两位男士也要让一让位,这次的两王一后从许冠杰、罗文、甄妮,彻彻底底地变成了张国荣、谭咏麟、梅艳芳。阿梅同时用了西洋风和日本风去抓香港粉丝的耳朵和心,也改编了:

《梦伴》(原曲:梦绊 – 近藤真彦,粤语歌词:林敏聪, 编曲:黎小田),和

《冰山大火》(原曲:ロックンロール・ウィドウ – 山口百惠,粤语歌词:林振强, 编曲:黎小田)

粤语歌鼎盛时期(是粤语音乐的黄金盛世)(9)

《梦伴》的作词人林敏聪是林敏怡的弟弟,两位都是难得的天才,但弟弟却是古灵精怪的,喜欢叫我“誓愿”, 不叫我“許愿”,后来他跟曾志伟还拿我的名字大玩搞笑歌!拿他们没办法!他姐姐林敏怡却是叶倩文在我还没有进入电视台之前就介绍给我认识的,因为叶倩文跟我都是在加拿大学习过,有一帮共同的朋友。我在香港第一份工作就是林敏怡给的,当时帮她了一首广告歌曲的和声,跟我一起录音的还有Alvin Leong (梁荣骏), 未来王菲、张国荣的制作人!

粤语歌鼎盛时期(是粤语音乐的黄金盛世)(10)

1986年叶倩文虽然没有梅艳芳红,但名气一点也不少,而且她出道比梅艳芳早 (唱片和电影方面),《200度》成功后,她的快歌继续走西洋风路线但很安全和主流,这年她选了一队没有人认识的意大利乐队的歌曲,结果成绩也也跟《跳舞街》一样不错,因为很容易被接受!但跟林子祥带动乐坛的改编方法就有很大的分别!

同年,我还有为另外一位年轻学生偶像陈慧娴希望改型的作品《跳舞街》设计动作,但这完全是张、梅、谭的年代,也是唱片从来没有卖得那么好的年代。《跳舞街》反应不错,最少是陈慧娴的快歌里面反应最好的一首,只不过还是没办法跟这些大哥大姐比较!

Cha Cha Cha(原曲:Cha Cha Cha – Finki Contini,粤语歌词:林振强, 编曲:唐奕聪)

粤语歌鼎盛时期(是粤语音乐的黄金盛世)(11)

同一公司的陈百强推出另外一首震撼性作品,写出当年这一大片歌手偶像红起来要面对的心态,音乐是偏西洋风的,是林慕德后第二位擅长写快歌的香港音乐人,徐日勤先生(顾嘉辉的弟子之一)的作品:

偶像(曲:徐日勤, 词:潘源良 编曲:徐日勤)

另一边,到张国荣出招,这次开始不靠日本风,而是改编了两首英文快歌, 只用了一首不太日本风的日本原创快歌, Leslie的音乐方向明显在变

Stand Up(原曲:Stand Up – Rick Springsfield,粤语歌词:林振强, 编曲:黎小田)

打开信箱(原曲:Nainen sa oot – Markku Aro,粤语歌词:林敏聪, 编曲:黄良昇)

黑色午夜(曲:国吉良一,歌词:林振强, 编曲:苏德华)

粤语歌鼎盛时期(是粤语音乐的黄金盛世)(12)

在快歌方面,张国荣开始超过慢慢稳打慢歌的谭咏麟,的确是快歌对能歌善舞的Leslie有利。

在1986年,快歌方面可以跟Leslie共分天下的还有两人:梅艳芳和林子祥!林子祥的发表一首创意改编作品,这次他利用了拉丁舞曲,但是加上香港代表性的Rap(说唱),效果真的很出彩!而且这首创新歌由他自己亲自填词。

阿Lam日记(原曲:Conga – Gloria Estefan,粤语歌词:林振强, 编曲:鲍比达)

粤语歌鼎盛时期(是粤语音乐的黄金盛世)(13)

除了有型过瘾的《阿Lam日记》之外,林子祥的《最爱》专辑可谓是他的巅峰唱片之一,哪怕还是只说舞曲,专辑里面精彩作品真的不少:

史泰龙Lambo(原曲:Twist My Arm – The Pointer Sisters,粤语歌词:林振强,编曲:鲍比达)

数字人生(原曲:A Lover’s Concerto < Minuet in G Major> – Christian Petzold,粤语歌词:潘源良,编曲:钟定一after Giorgio Moroder)

恶斗恶(原曲:Stir It Up – Patti LaBelle,粤语歌词:林振强, 编曲:郭小霖)

虎威战士 – 日本动漫《霹雳猫》的主题曲

(原曲:Thundercats – The Rembrandts ,粤语歌词:林振强, 编曲:唐奕聪)

《数字人生》这首改编自一首古典音乐的< Minuet in G Major>更是有趣,本来在70年代前,大家都以为这是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Bach)的作品,结果音乐学者才发现原来是巴赫非常仰慕的一位没有他那么有名的作曲家Christian Petzold克利斯蒂安·佩措尔德(1677-1733)的作品。

粤语歌鼎盛时期(是粤语音乐的黄金盛世)(14)

这首极受欢迎的小步舞曲在60年代已经被The Toys 和 Diana Ross & The Supremes改成过流行歌曲,也是很受欢迎的。

80年代,被意大利电子Disco 音乐大师Giorgio Moroder放在电影《Electric Dreams》里,用来作古典音乐和电子音乐的PK (《The Duel》),让林子祥留意和改编了!潘源良用数码作题材,描写当时香港人的生活的疯狂细节,也是创意无限的!而且没有人唱过的快节奏副歌,也只有林子祥才能这么舒服地唱出来!后来还有个陈奕迅。

粤语歌鼎盛时期(是粤语音乐的黄金盛世)(15)

粤语歌鼎盛时期(是粤语音乐的黄金盛世)(16)

至于阿梅,跟Leslie一样是她快歌上面高点的延续,势不可挡!同名专辑里,跟Leslie不同的,是她除了一首欧陆作品之外,完全倾向日本派:

将冰山劈开 (原曲:In the Heat of the Night – Sandra,粤语歌词:黎彼得,编曲:黄良昇)

妖女(原曲:立ちっぱなしのBad Boy – Ann Lewis,粤语歌词:林振强,编曲:苏德华)

绯闻中的女人(原曲:夏の日の少年 – 近藤真彦,粤语歌词:林振强,编曲:赵增熹)

爱将(原曲:大将 – 近藤真彦,粤语歌词:潘伟源,编曲:黎学斌)

相比叶倩文,梅艳芳改编歌曲的作风明显比较大胆,但也不算大胆很多。两人都根据着当年各自的艺人号码(第3号,第4号– 我的艺人解密系统)去运营自己的事业。当然,分别的是阿梅当时纵横天下,回响极强!这几首歌曲之中,最受得到时间考验的是《绯闻中的女人》,因为完全是梅艳芳当时人生的写照。这样的改编,却胜一筹!

还要提一提的是麦洁文的《劲舞Dancing Queen》和Bee 哥哥原创的《香肠蚊帐机关枪》(《泪之旅》的下集),它们也在同年发行,分别反应都跟《跳舞街》和《Cha Cha Cha》一样不错,但这四首歌曲的问题一样,因为太容易所以经不住时间考验。使人们记得的只是林振强和林敏聪两人的厉害,但作品本身对整体乐坛而言,它们都没有太大的影响。让人想起陈秀雯在1983年和1984年的两首林振强作品《甜美如软糖》和《震荡》, 感觉都好像是昙花一现,就过去了,但当时确实流行。

粤语歌鼎盛时期(是粤语音乐的黄金盛世)(17)

但歌词的影响力却是很有突破性的,因为林振强的大胆情欲的风格开始透过轻描淡写的歌词渗透出来了:“我要靠近你,要咬你食你…” 怎么都好,香港粤语流行歌曲的快歌已经不是一面倒的日本舞曲,西洋风的,摇滚的,搞笑的,各种各类的快歌慢慢地都开始出现!但其实一切也只是一个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