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最大的矛盾,要数质地与品相间的不可调和矛盾。

商品品相(质地与品相)(1)

具体说来,那些质地稳定、密结,色彩明艳且经久不变的石材,大多或夹杂顽岩而生,或矿脉稀薄,难成大料。其中最典型的便是琪源洞都成坑石与结晶芙蓉石,虽然质地诱人,色彩美艳绝伦,可即便去除硬岩,取出不成形的纯肉,可能仍含有杂质,不甚纯净,在取材中舍得是重点。有时候这种极致的石材,要追求极致的美感,便需放弃一定的体量,将其视作宝石去加工处理,也未尝不可。

商品品相(质地与品相)(2)

至于过分的追求品相,尤其又要有一定的体量,只会碰见两种品类,天价极品与性质不够稳定的浅性石材,且后者占绝大多数。大料且纯净的原石,大多如一锅夹生饭,质地不均,且性状不稳。不但容易产生裂格,还有很大变性变色的风险。买回来如出水芙蓉般的寿山石,顿时也如花儿般凋谢,这是大多数爱好者都不愿意面对的。

商品品相(质地与品相)(3)

如何平衡品相与质地,还是应该多看实物,加深对材质的全面把握,了解各类石材的成矿规律,对器物的大小有一个客观且辩证的认识。我们应该不放弃器物的完整,工艺的精湛与器形的典正,而无谓去追求器物恒定的大小标准。以经典为依托,以美感为导向,方能求得上佳的美器。

商品品相(质地与品相)(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