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豆瓣评分高达8.3的《爱情神话》
官宣:
上海单城破亿!
按照平均票价40元来计算
也就是说:
有近250万上海人走进了影院观看《爱情神话》
12个上海户籍人口里
已有1人看过了此片
堪称发行奇迹。
事实上,早在岁末年初
对票房数据非常敏感的口袋君
就观察到了
《爱情神话》在上海影市的火爆。
从12月27日到1月2日《爱情神话》的上海单日票房连续7天一直在逆跌294万、352万、410万、453万、636万、904万、1194万
制霸上海元旦票房榜。
证明:口碑效应已经形成传播链条非常通畅单城票房肯定破亿
为什么《爱情神话》能在上海爆成这样?
三大原因。
01
上海票房
长期雄踞全国城市榜第一
纵观
最近20年的地区票房排名
省份方面,
肯定是广东省排名第一
城市方面,
上海是绝对的老大。
在电影消费方面
上海的能力和热情是全国领先的。
刚刚过去的2021年,
上海全年票房25.19亿
占据全国472亿大盘的5.3%
而这次,
《爱情神话》的上海票房占据全国2.4亿票房的42%
也就是说,
沪语对白让此片有了8倍的占比加成。
即使放到2021年上海票房年榜,
《爱情神话》也能冲到第四,
仅次于《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
事实上,千禧年前
上海一直是中国电影行业的中心。
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
每年有上千部好莱坞电影在上海公映。
《乱世佳人》《魂断蓝桥》
等经典名作都是同步公映。
1932年,九一八事变后以邵逸夫为首的上海滩影视大佬们
将电影工业搬到了香港
奠定了之后港片巅峰时代
圈子里 不说上海话混不下去。
改革开放后,上海坐拥美影厂,上译厂,上影厂。
占据中国电影行业的C位。
然而进入千禧年后,由于种种原因上海电影行业没追上这波商业大片黄金浪潮海派文化也始终无法占据文化高地。
最近20年,中国电影中心彻底转移到了北京。100场大片首映礼,99场安排在北京。
沪语电影几乎绝迹。
《爱情神话》能在上海那么火,
就是长期饥渴后的总爆发。
正如口袋君所言:
02
票房与稀缺性成正比
自从1994年的《股疯》之后
上海人已经27年
没看到一部
稍微有些卖点的全沪语电影
香港人刘青云
带着上海痴男怨女王汝刚、潘虹在魔都一起炒股的故事
彻底成为绝版的经典了。
正如徐峥所言
《爱情神话》精准捕捉了
上海浦西两公里内的生活细节
由于整整27年
没有在电影院听到那么多上海话
几乎演员一说吴侬软语
影院里的上海观众就哄堂大笑。
的确,
上海闲话本身就极为鲜活:
上海女人的娇嗔笑骂,柔媚软嗲
上海男人的嘲弄讽刺,黑色幽默
都是信手拈来。
一位身在北京的宁波籍导演告诉口袋君:
他在影院看《爱情神话》时,
边上北方观众都没笑
全程就他一个人在那里咯咯地笑
只能捂住嘴,非常尴尬。
最值得玩味的是
《爱情神话》并非一部喜剧电影,
但在上海影院引得爆笑满堂彩。
事实上
票房重仓的本土情愫,是个相当有差异化的卖点
在香港影市,
由著名制片人江志强主导的情怀作
《梅艳芳》最终斩获6240万港元(内地票房:1.13亿)
冲到香港影史华语片票房第二
仅次于《寒战2》
《梅艳芳》和《爱情神话》在香港和上海的票房大爆
证明了:
只要影片能满足票房重仓的本土情愫
单一市场分线发行,
也能取得非常不错的票房回报。
完美印证了:
03
圈层传播理论
谁为一部电影负责?
两拨人:
1)拍电影的人
2)卖电影的人
拍电影是电影制作专业。
卖电影则是事件传播专业。
互联网时代,
任何信息都是从圈层内往圈外传。
口袋君早就发现
谈论某个城市的公众号推文
特别适合进行朋友圈传播,很容易大爆10万
不得不说,
《爱情神话》的传播引爆点很讨巧。
12月24日
随着,第一批上海影迷看完了《爱情神话》
意识到这是一部罕见的沪语电影
马上在朋友圈进行安利这一核心卖点。
上海人的朋友圈里很大一部分是上海人
雪球越滚越大。
因此
关于沪语电影
《爱情神话》的朋友圈传播特别精准,特别快
讨论到最后
口袋君感觉身边的上海人都看过《爱情神话》了
再不看的话,
会觉得自己是沪语文化圈的异类。
一言以蔽之,
下一部沪语院线电影,
不要再让我们上海人再等27年!
海派文化、吴侬软语
是中华文明皇冠上的一颗珍珠。
电影,是最好的文化传承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