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书记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一个人的23岁,应该是什么样子?

是大学毕业,投身社会获取人生第一份offer;又或是加入考研“大军”,在学术方面继续寻求突破;又或者是参加工作已有些年份,刚刚完成了人生的“小目标”……

而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地铁人,则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他叫王小宇,是今年7月入司的地铁新员工。少年俊杰,风华正茂,壮志在胸,侠肝义胆。尽管才23岁,但他却用多种身份诠释着不一样的青春。

王小宇立定心志(韶华不为少年留)(1)

王小宇立定心志(韶华不为少年留)(2)

王小宇立定心志(韶华不为少年留)(3)

/身份①/

精于业务的“蜘蛛侠”

从学校毕业到参加工作,王小宇还在适应着身份的转变。作为成都地铁新入司的新员工,他对职业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划。

人生的意义在于为理想奋斗,热爱、热情永不熄灭!

——王小宇

王小宇立定心志(韶华不为少年留)(4)

作为成都地铁接触网检修专业一名新人,电气工程专业出身的王小宇低调谦卑、勤奋好学,从电路图的分析到零件材料的识别,每一环节他都认真仔细。实操方面,王小宇跟着师傅、师兄苦练本领,爬杆、走线、隐患排查、故障处理……每项操作他都反复操练,形成肌肉记忆。

王小宇立定心志(韶华不为少年留)(5)

王小宇立定心志(韶华不为少年留)(6)

“接触网这个专业好啊,既能学技术,还能锻炼胆量,还顺便健身了!”

接触网检修专业是成都地铁工作强度最大的专业之一,王小宇对此乐观面对,尽管自己还是一名接触网“新兵”,但已迅速进入状态,成为团队里的好苗子。

专业技能方面突飞猛进,得益于他专业对口,也是其专注和毅力的体现。

/身份②/

参与支教的“王老师”

他不仅是勤奋好学的地铁人,更是善良热心的“活雷锋”。

大学期间,王小宇便志愿加入学校的支教队伍,多次前往各城市乡镇开展支教工作,志愿服务记录表上一排排的支教记录,是他大学时光充实且有意义的写照。

王小宇立定心志(韶华不为少年留)(7)

△王小宇的支教记录

在学校,他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王老师”,他喜欢教孩子们打篮球、踢足球,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王小宇立定心志(韶华不为少年留)(8)

王小宇立定心志(韶华不为少年留)(9)

遇到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王小宇会格外关照,例如组织趣味游戏,让他们都参与其中,为孩子们的校园时光增添一份温暖。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是孩子们敬爱的“王老师”,也是乡镇学校里的“大暖男”“活雷锋”。

/身份③/

奔赴前线的志愿者

成都是座有温度的城市,每逢有人需要帮助,总会有“热心群众”挺身而出。

王小宇立定心志(韶华不为少年留)(10)

今年7月,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成都放缓了生产节奏,成华区一度列为高风险区域。此时已在成都地铁工作的王小宇,闻令而动,主动加入到成都地铁防疫志愿者队伍。

王小宇立定心志(韶华不为少年留)(11)

在成华区府青路社区,王小宇听从号令,服从分配,每天穿梭在各个小区,为居民排忧解难。厚重的防护服让他闷热异常,可一旦开始“战斗”,传递物资、协助信息采集、挨家逐户通知情况……他又会忘我投入。

传递物资、协助信息采集、挨家逐户通知情况……王小宇把志愿者工作做到稳中有细,战疫中的每一天都忙碌且充实。

韶华不为少年留,鲜衣怒马踏浪行。每一个初生牛犊的少年,都有偏向虎山而行的信念。

面对困难,王小宇会迎难而上,努力克服;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他会化身“雷锋”,给予他人帮助,传递温暖;对于工作,他秉持空杯心态,勤学苦练,孜孜不倦。

支教老师、防疫志愿者、成都地铁接触网检修工……作为一名地铁新生代,王小宇勇做后浪,一往无前。面对未知的将来,我们期待他在最好的时代继往开来,不断掀起青春的浪花。

王小宇立定心志(韶华不为少年留)(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