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发挥的作用被教育界广泛地认可,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小学德育论文热门话题?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德育论文热门话题(小学期末德育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热门话题

小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研究浅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发挥的作用被教育界广泛地认可。

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正确三观的树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德育教育是小学阶段进行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因此,学校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开展相关的德育教育活动,推动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提升小学德育的教育水平。

基于此,本文对小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研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途径;方法

引言

小学生还未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他们大多依据家长、教师的言行判断是非对错,值此,教师在教育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

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与行为习惯,让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教师要不断创新德育方法,优化德育途径,以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心灵的共鸣,组织一系列德育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发展,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成长为品质优秀的人才。

一、德育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

德育工作是所有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教师为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基本工作。

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主动为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

德育是责任,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这好比种树,德是根,才能是花和果,没有根的滋养,不可能有鲜艳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小学班主任要把德育工作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份责任,加深对小学生思想文化的教育。

要从多方面对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进行了解,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及优化,发挥德育工作的正确引导作用,为小学生的未来打好道德的基础。

二、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智育轻德育,导致德育智育发展不平衡

重智育轻德育是当前小学校园中的教育弊端,部分家长与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学生的发展极不平衡。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需要家长与学校共同配合,然而有的家长工作比较忙,没有精力和时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导致德育、智育发展不平衡。

在德育教育中,有的教师重在讲解书本知识,缺少与实际的结合,导致德育效果不理想。

(二)德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

由于德育理论过于空泛,学生在理解时存在困难,教师又没有引入生活实例,没有将德育的理论与生活元素结合在一起。

这就使得小学生只能掌握德育内容的表面形式,而无法更加深入地理解德育的内涵,从而没有取得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成果。

(三)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对于德育工作都是应付了事。

现在多数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方式还是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书本内容进行“填鸭式”讲解,缺少生活实践的辅助。

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但无法加深小学生对于德育工作的理解,反而会使他们对德育工作产生厌烦心理,降低教学效果。

此外,小学生受限于年龄的问题,心智尚未成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低于成年人。

而教师在进行德育课程时往往都是未来、人生这种难以被小学生理解的题目,缺少实际生活的联系,必然得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还会影响小学生对德育工作的看法,德育工作的意义也无法实现。因此教师应当意识到德育工作需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从多个方面进行,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三、小学德育途径与方法

(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道德品质

小学生特别善于模仿,教师首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要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

教师要以自己人格的力量影响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教师没有注重自身素养,则会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会向学生传递错误信息,导致学生道德发展受到影响。

因此,学校在聘用教师时要考查教师的道德水平。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自己也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德育教育方式。

(二)分层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最基础的品德,比如爱国、孝顺、团结等,使得学生具备最基础的思想道德修养。

学校可以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活动,设立传统文化大讲堂,在讲堂上为学生讲解《论语》、《三字经》、《千字文》、《孟子》等经典名著。

并且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经典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使得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培养学生明事理、辨是非的能力。

此外,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主题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比如:在建党日可以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自1921成立以来的艰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

还可以在学雷锋纪念日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帮助他人。

例如:可以让学生去当地的福利性机构孤儿院进行帮扶活动;可以在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组织学生就节日的传说和意义进行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和精神,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程度,促使小学生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展开德育工作

各类多媒体设备是网络世界的现实载体,充当着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媒介,利用网络资源的教学过程必然离不开多媒体设备的良好运用。

对于教师来说,基于培养学生德育的教育目的,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开展有关工作。

具体来说,学生正确、良好德育素养的形成通常指的是学生在品德、三观、思想、实践等整体的正向建设。

想要促使学生有所发展,光靠言语必然是得不到很好效果的,并且学生对于枯燥无味的说教也是本能地有所反感。

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普及正确的行为与思想,学生能够用眼去看,用耳去听。

从而用大脑去思考,学习的体会就能够更加深刻,德育教育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主动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和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心理状况。

根据学生在学校中和家中的情况来判定其是否出现思想道德或行为习惯上的问题,进而制定更加科学的德育教育方案。

同时,班主任在和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应当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沟通途径。

在信息化时代下即时通讯软件都是很好的交流工具,借助这些软件,学生不管是在学校或家中,我们都能够及时掌握其情况。

还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群聊,邀请家长相互之间交流分享教育经验,班主任向家长传授一些教育理论和实用的教育方法。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人类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对于人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品格塑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德育工作不仅能为小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思想观念,也能为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作为小学班主任,更应该深刻意识到班主任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摈弃功利主义的影响。

最真实的态度来对待小学生的思想,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信任,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纪凡贞.小学德育教学有效途径探微[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163-164.

[2]谌鹞.浅谈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J].贵州教育,2020(24):12-13.

[3]赵智强.小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56.

[4]曾志勇.小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探索[J].新课程(上),2019(04):242.

[5]于立侠.小学德育生活中养成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9(05):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