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DC独立电影小丑是我的年度最佳,

2022年的DC独立电影新蝙蝠侠预定我的年度最佳。

我爱DC!

新蝙蝠侠新镜头(在光影之中找到自己)(1)

《新蝙蝠侠》,枫尘评分:★★★★☆。

真正的电影!

这他妈才是真正的电影!

曾经我以为,电影就该是叙事的载体,故事才是电影的重点,我的这个看法在以往写的很多篇推文里都有体现。

后来我明悟过来,如果我这么爱故事,那我干脆只看小说就好了。

影像的信息量比文字大得多,如果只是把影像声音当载体,那电影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新蝙蝠侠新镜头(在光影之中找到自己)(2)

我为什么说新蝙蝠侠是真正的电影?

用台词推剧情,用动作立人物,用光影叙事与造氛围,用音乐加深一切。——枫尘

当台词、动作、光影、音乐完美地融为一体时,电影的魅力就凸显出来了,它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难以比拟的。

以下内容有些微剧透,不影响观影。

为什么说不影响观影,因为蝙蝠侠的生平许多人都知道,哪怕不是粉丝,也知道蝙蝠侠父母被杀,蝙蝠侠是个暗夜里的骑士。

不过,既然是新蝙蝠侠,那总有新的地方。

21世纪的真人蝙蝠侠形象有两个。

一个是诺兰镜头下的克里斯蒂安贝尔,这个蝙蝠侠正值壮年,恪守着蝙蝠侠的准则,在看似光明实则黑暗的哥谭市打击罪犯。

另一个则是大本饰演的DCEU里的蝙蝠侠,人已中年,不过一身肌肉看起来就无比强壮,这时候的他关注点更多是从大局出发,装备已经升级到与神(超人)对抗。

新蝙蝠侠新镜头(在光影之中找到自己)(3)

这次的蝙蝠侠不一样,年纪上比两者年轻,所以心智、武力、装备都不如这两者。

诺兰三部曲第一部侠影之谜讲述蝙蝠侠的起源,从小孩,成长为蝙蝠侠,再到打击罪犯。

而这次,只专注于一个地方,那就是蝙蝠侠为何是蝙蝠侠。

罗伯特帕丁森饰演的蝙蝠侠,是年轻的、易怒的,甚至是找不到自己存在意义的。

他是一个刚刚成为蝙蝠侠的蝙蝠侠,一个会被所救之人害怕的蝙蝠侠,一个被牵着鼻子走的蝙蝠侠,一个会和警察大打出手的蝙蝠侠,一个会降落失败摔到地上滚好几圈,疼得龇牙咧嘴,然后站起来跌跌撞撞走路的蝙蝠侠,

一个看起来,脆弱,无力,弱点十足的蝙蝠侠。

新蝙蝠侠新镜头(在光影之中找到自己)(4)

为何电影要这样拆解一个在传统意义里的超级英雄角色?

因为超级英雄,也是人,只不过他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

蝙蝠侠的魅力便在于此,他没有超能力,甚至在这部电影里他连钞能力都几乎没有,可他是侠。

电影中途很多次,蝙蝠侠迷茫,甚至怀疑自己。

一开始被称为犯罪分子,以暴制暴不受警察欢迎,不过罪犯倒是挺怕天上蝙蝠灯亮起。

暴力不能解决问题,不过暴力可是成为武器。

猫女一直想用枪,一再被蝙蝠侠阻止,因为行走于黑夜可以,但不能堕入黑夜。

中间的自我怀疑,在结尾得到解答,

凌空一跃,是蝙蝠侠从人到侠的改变,

他不再俯瞰众生,而是苦难同受。

新蝙蝠侠新镜头(在光影之中找到自己)(5)

这一幕让我想起BVS里的大超。

新蝙蝠侠新镜头(在光影之中找到自己)(6)

一个是神,困于人性。

一个是人,神性渐生。

如果只是从人到侠,那这个电影在我这里还不足以四星半。

蝙蝠侠,依旧是人,人与侠,这两者相加,才是蝙蝠侠最动人的地方。

最后一幕,画面给到他的眼神,太动人了。

那一刻我仿佛觉得他在看我,透过银幕看我,在问我,在质问我,我会怎么选?

我会望向何方?我又会行走在哪条路上?

光影与音乐,这次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新蝙蝠侠新镜头(在光影之中找到自己)(7)

首先,黑是真的黑,而当我适应了这种黑,我似乎真的进入到了哥谭市。

光影,一般大家都会说用光,但这次的主角是影。

些微的光来塑造人物轮廓,甚至轮廓都无法完全看清;面光打在脸上,也只能看得见高光处的细节;夜景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而光源少亮度低,完美刻画出那个阴暗、肮脏、潮湿的哥谭市。

如果只是如此,我只会夸它视觉风格好,氛围营造好,但光影不止于此。

它还参与了塑造人物,参与了叙事。

新蝙蝠侠新镜头(在光影之中找到自己)(8)

电影里,除开布鲁斯韦恩在白天出现,蝙蝠侠形象只有两次出现在黄昏时分,黑夜将至,那是蝙蝠侠最接近白天的时候。

一次是他与猫女于烂尾楼,那是他有所改变的时刻。

一次是结尾大战结束后,那也是他有所改变的时刻。

而还有一次是结尾,看天色,是清晨,白日将临,那是他做出抉择的时刻。

新蝙蝠侠新镜头(在光影之中找到自己)(9)

还比如蝙蝠侠与谜语人对话,谜语人首先占据对话主导地位,光在他脸上更多;而后蝙蝠侠开始占据主导,前进一步,获得更多的光;两人如此你来我往,让观众不光能透过演员的动作台词感受剧情,也能通过镜头与光影获得导演想要表达的信息。

新蝙蝠侠新镜头(在光影之中找到自己)(10)

我第一次注意到配乐,是蝙蝠侠与企鹅人的追车戏。

本次蝙蝠侠配乐有一段标志性的鼓点,当—当当—挡,每次蝙蝠侠出场都是这个鼓点。

那场追车戏的配乐,完全贴合画面,蝙蝠侠在画面出现一下,响起一段,而后十多秒没出现便不响起,再次出现再响,而后隔了很久,镜头一直在企鹅人的脸上与车上,直到蝙蝠车再次出现才再次响起。

从那以后,我注意到电影里似乎每一段都是如此,一定是蝙蝠侠出现,才会有鼓点。

我看电影时候只是为此有点小惊喜,觉得量身定制的配乐很棒。

直到我在片尾字幕跟着哼唱时,我才发现,这是命运啊!

命运交响曲开头最激昂的4个重音!

当当当挡—!

调子都没变,只是节奏变了。

命运让布鲁斯韦恩披上蝙蝠侠的皮,命运让蝙蝠侠成为了蝙蝠侠。

苦难?痛苦?恐惧?

这都是蝙蝠侠的力量来源。

“恐惧是一件利器。”

新蝙蝠侠新镜头(在光影之中找到自己)(11)

从地狱走来的黑暗骑士,

倒立的正义是否还是正义?

我为什么喜欢蝙蝠侠,因为他是侠。

我为什么喜欢蝙蝠侠,因为他是人。

我个人一定是推荐所有人去观看的!

如果你不是一个只看爆米花电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