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学习资源类”,二是“辅助工具类”。

一、学习资源类

整个备考过程需要哪些学习资源呢?总体来说,书 课。

书可以自己买(淘宝即可),课可以网上找(感谢信息技术,感谢无私分享的网友和老师们,通过网络可以免费获得所有需要的课程资源)。所以,个人认为没有报学习班的必要,相反自己买书 听课有更多好处:时间更灵活、安排更自由;听课可以倍速、重复;有利于形成并沉静在自己的规划、体系中,不被外界干扰……因此,除非是自制力差、自己一个人学不下去,没必要花费大量金钱、时间报班。

Q 有哪些书?

客观题阶段——

知识点最全面,为第一轮全面、完整、细致学习用书,第二轮听课也可以看这本。

2018 年之后司法部不再公布每年的真题、解析,只能靠考生回忆整理出来,每个老师的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真题对于备考是非常重要的,刷个三五遍最好。

老师编写的模拟题、押题等,但是其质量和重要性远不如真题,真题刷好,稍微练练模拟题有点好处但是不必要。尤其是要注意选好老师,保证模拟题的质量,否则还给自己带来困扰。

精讲卷的浓缩版,知识点整体上相同,但更精炼、突出重点,适合后期背诵使用。

考前最后一周左右出的小讲义,每个老师不一样,可能是押题、可能是梳理知识点,对应的课程为每科2 、3 个小时。对于最后阶段把握重点、稳定军心很重要,这部分资料一般直接在网上找资源就好。

Tips

1、上面的书除了考前聚焦,都包含在各机构的学习包里。但是不要一口气买某机构全科的学习包,因为有可能其中一些科目的老师不是你要跟的。所以可以按照复习顺序,选好老师后买一两门科目的、现阶段需要的书就好。

2、在哪买呢?淘宝就OK,机构的专营店或者靠谱的书店都行。

3、教材讲义类的一定要先跟着老师的课,否则自己没有重点地看书,绝对是浪费时间,但真金题、模拟题可以自己练习、看解析,时间充裕也可以听课。

主观题阶段——

老师的教材。

主观题开卷考,唯一的开卷材料就是考场上配备的这本书,俗称“法条书”。在主观题备考阶段一定要常翻翻看,熟悉各法律文件的位置,考场上大有用处。

司法部官方材料之二。这本书有其重要性,体现命题思路,但也很粗糙,甚至有错误之处。因此跟着老师学是首选,有的科目会有老师自发为学生进行讲解,并适当选择、改编。比如2019年,行政法李佳、商经鄢梦萱都有。如果没有老师教,只能自己看一看、练一练。

法考需要把全部精讲过一遍么(法考攻略-工具篇)(1)

法考需要把全部精讲过一遍么(法考攻略-工具篇)(2)

Q 哪里有课?

第一阶段的精讲,一般在机构的官网上都有免费视频,此外还有许多获取课程(以及一些讲义、整理材料)资源的方式。以下列出我常使用的(按照使用频率由高到低排列):

推荐指数★★★★★

众所周知B站是一个大型学习交流平台,各种课程资源应有尽有,而且更新很及时,尤其在后期考前聚焦阶段是我的救命稻草。

就我个人而言,B站的使用体验非常好,无广告、速度快、可倍速(这点很重要!)、可选择只听音频模式、可与网友小伙伴互相鼓励……(还可隔壁看个番休息一下,注意控制时间~)

推荐指数★★★★★

推荐关注:

1、自己各科老师:老师会及时分享学习资料、发一些每日一题练习;或者分享日常、和学生互动……在评论区也可以找到和你有相同问题、相同苦恼的小伙伴。

2、“法海里的丑学长”、“弘文馆大学士”:会分享很多学习资源,很多网友投稿自己整理的文件、内部班资料还是很棒的),也有一些学习过程中的答疑解惑。

推荐指数★★★★

一些课程也会上传在此,下载方便。

推荐指数★★★

可以关注各机构的官微、一些开公众号的老师(比如“李佳法考课堂”、“高甲伴你过法考”等),对学习本身帮助不大,主要起到了解讯息、释放情感的作用,还有“法考”“司法部”“学法网”之类的。

推荐指数★★★★★

这是两个做的比较好的法考机构的网站(也有APP),用来刷题、模考。

Tips

刷完题一定要整理自己的题集!

关于整理题集的方法因人而异。我的方式是,每张卷子做完,摘出所有的错误选项、有疑惑的选项、知识重点的选项,并附上解析。

电脑刷题时,没有标记选项的功能怎么办?在这里分享一个我的小技巧:新建一个文档,做到有疑惑的选项就直接记在文档里,“1A”就表示第一题A选项,这样做完之后把记下的选项看一遍解析就好。

我记得考前最后两天,我把自己的错题文档全部打印出来,薄薄的一本,浓缩了需要复习的全部难点、重点、常错点,收获巨大。

Q 怎么听课?

关于听课,有的人建议视频、有的人建议音频。

我个人强烈推荐音频。为什么?用什么姿势听?听音频解放了视觉,因此可以拿着书、笔,边听、边看、边想、边动笔。这样理解和吸收的效率很高,而且方便课后看书复习。

像这样认真地听过课后,还可以利用走路、做其他事情的时间顺便再重复听听,算是一种复习。事实上,这些闲散的、非正式的学习时间积累起来,效果惊人。

当然,也有人认为看视频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因为老师总会配合一些动作、神态等非语言符号来辅助讲解。总之,二者各有优劣,视个人学习习惯而决定吧!

二、辅助工具类

推荐指数★★★★★

从微博上得到的音频、视频资源一般都是在百度网盘里,重要性不必赘述。

推荐指数★★★★★

我听音频时除了B站,就是用这个播放器,调倍速功能很棒。

手机上从百度网盘、喜马拉雅等下载音频后,在文件夹里找到对应的文件后,选择打开方式为jetAudio Plus,就可以啦。

当然可能还有其他比较好用的播放器,可以自己试试。

推荐指数★★★★★

除了题集,也要养成自己整理其他资料的习惯,比如观点展示、背诵口诀、易混淆知识点等。这会是你个人的宝藏。

听起来很麻烦,但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会学习好几轮,你意识到某方面的问题需要整理后,后面还会遇到它很多次,这样只需要每次遇到哪个问题就记录下来,最后基本上就凑齐了。

这个我觉得非常看个人习惯。在经验贴中我看到有人很重视笔记,甚至第一轮以后全是看自己的笔记学习。

但我虽然第一轮也尝试做了一整本笔记,但是自认做得不够好,除了后期偶尔拿来背诵,其实没怎么用它,有点鸡肋。

所以还是看个人吧,如果你能做一本全面、整洁、有条理的笔记,自然可以依赖它,但如果你不喜欢或者做不好,其实在书上要做好标注、笔记就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