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蝉猴是不入药的,这意味着,它的药用价值非常有限,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什么人群不适合吃蝉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人群不适合吃蝉蛹(吃不对可能会上吐下泻)

什么人群不适合吃蝉蛹

在临床上,蝉猴是不入药的,这意味着,它的药用价值非常有限。

近日接诊了一对新患高血压的夫妻,交谈中,这对夫妻共同谈到的一点,让我引起了注意:他俩听说蝉蛹大补,就在数月前购买了数百只蝉蛹,一家人每天煮着吃。

不料,食用前血压并不高,可现在却双双患上了高血压病,就连家里的儿子也在进食蝉蛹后查出了高尿酸血症,很难说这之间没有联系。

现实生活中也好,网上也好,的确有很多推荐进食蝉蛹的例子,但是也不乏进食蝉蛹后中毒的报道,例如鄞州人毛大姐吃下10只油炸蝉蛹就不省人事,她的丈夫吃了几只后也出现了不适。

蝉猴不是蝉花

蝉花又名金蝉花、大虫草,是蝉在羽化前被虫草菌感染、寄生后形成的菌丝体。

蝉花主治外感风热、头昏咽痛、小儿惊风等病症。而在市场上很少有蝉花出售。

食用蝉猴的风险

蝉猴并没有蝉蜕、蝉花的功效。而且食用蝉猴还存在多种风险。

首先,蝉猴存放时间一长,容易被细菌污染,引起发酵、霉变,产生多种毒素。

其次,蝉卵、蝉粪可引起变形虫体病。一旦食用了这些不新鲜的、有毒或有病的蝉猴,也会引起人体各种不适。轻者上吐下泻,重者中毒昏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蝉猴虽然是高蛋白,但这是一种异性蛋白,会刺激人的免疫系统,在个别人还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

蝉猴是什么

人们口中的蝉蛹,其实是蝉的幼虫,俗称蝉猴。每到夏天,有些人会带上手电筒到树底下采挖蝉猴。

人们吃蝉猴,除了美味,还是冲着它“大补”的功效。但在临床上,蝉猴是不入药的,这意味着,它的药用价值非常有限。

一些市民热衷吃蝉猴,应该是把蝉猴和蝉蜕、蝉花搞混了。蝉蜕是蝉从幼虫长到成虫时褪下来的壳,这是一味传统中药材,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咳嗽音哑,咽喉肿痛以及小儿惊痫、夜哭不止等病症,还有益精壮阳、止渴生津的功效。

如何合理食用蝉蛹?

由此看来,蝉蛹的综合营养价值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高,对人体的保健效果也没有那么神奇。

合理食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蝉的幼虫一般要在地下生活3~5年,经历这么漫长的时光,它的体内很可能包含了寄生虫、重金属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食用时,必要的处理是绝对不能省略的。

首先要认真清洗,适当用清水浸泡,彻底去除表面的泥土,尤其是腹部各节之间的缝隙处。另外,烹饪之前最好用热水焯煮一下,晾凉后切开,去掉内脏。

其次,食用前要保证熟透,无论使用哪种方式烹调,一定要做到完全熟透,才能有效杀死寄生虫和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