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 峰云南省档案馆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将馆藏档案“母资源”与社会需求结合,依托馆藏档案,举办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书画展、书展、史料公布、拍摄专题片等活动“云南记忆丛书”的策划与出版,就是云南省档案馆开发和利用档案文化产品的重要举措之一,几年来,省档案馆已先后编辑出版了《清末民初的云南社会》《抗战时期的云南社会》《建国前后的云南社会》《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史料汇编》《难忘飞虎队》等,受到社会各界和业界的充分肯定和好评该丛书通过图文并茂、讲故事的方式“准确、晓畅地呈现有关历史与文化,让民众了解云南历史和云南记忆中的细节和温度”,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石楼让档案活起来?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石楼让档案活起来(让档案飞出金匮石室)

石楼让档案活起来

联 峰

云南省档案馆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将馆藏档案“母资源”与社会需求结合,依托馆藏档案,举办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书画展、书展、史料公布、拍摄专题片等活动。“云南记忆丛书”的策划与出版,就是云南省档案馆开发和利用档案文化产品的重要举措之一,几年来,省档案馆已先后编辑出版了《清末民初的云南社会》《抗战时期的云南社会》《建国前后的云南社会》《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史料汇编》《难忘飞虎队》等,受到社会各界和业界的充分肯定和好评。该丛书通过图文并茂、讲故事的方式“准确、晓畅地呈现有关历史与文化,让民众了解云南历史和云南记忆中的细节和温度。”

最近,“云南记忆丛书”又推出了《昆明解放》《话说云南老字号》《滇越铁路史料汇编》《滇军抗战阵亡将士名录》(皆为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等重量级图书,充分体现档案馆的优势。首先,丛书选取喜闻乐见的话题,然后在档案资料中进行筛选、加工、提炼、转化,以篇幅不一,明白晓畅的文字,讲述档案中的悠远故事,让民众了解云南历史,还以珍贵的档案图片,印证和丰富书中的内容。其实,在深藏于“金匮石室”的档案后面,都是一段段传奇,一张张鲜活的历史面孔——大家关注度较高的《话说云南老字号》,就是从档案材料中梳理、选取了40家涉及云南金融、矿产、电力、烟草、医药、饮食、制造等“老字号”企业的创业故事,其中就有人们耳熟能详的云南白药、富滇银行、宣威火腿、云南普洱茶等等,它们既反映了云南百余年的工商发展史,也展现了云南百余年来社会生活之一斑——“老字号”不仅仅是一种工商景观,更是一个个传承历史文化的“金字招牌”——这些在竞争中艰苦奋斗脱颖而出的云南品牌,有的以其独特的工艺而一枝独秀,有的以其出色的管理而长盛不衰,有的以其经营有方而得到广泛认同。今天,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有的老字号已消杳不存,但当年荣膺的商业信誉和沸腾人气,却留下了永恒的地域文化芬芳和历史的遗韵,袅袅升腾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天空,令人回味无穷。《话说云南老字号》这本书中的许多内容,在工商业不断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今天,是值得我们去传承发扬和深入思考的。

滇越铁路是云南省拥有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建成最早的铁路。它的修筑与运营,对云南近代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等等产生的影响,可以说难以估量,换句话可以这样说,它改变了云南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正如云南民族学资深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林超民先生所说:研究云南近现代史不能不研究滇越铁路,不了解滇越铁路历史,就不能正确认识云南近现代的历史和社会。如今,全国研究滇越铁路的论著已发表和出版了不少,但研究层次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而制约其深入研究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历史资料的不足,尤其档案资料的匮乏。此次“云南记忆丛书”中史料基础坚实的《滇越铁路史料汇编》(云南省档案馆与红河学院共同选辑编撰)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项空白,为欲深入研究滇越铁路者送来了“及时雨”。

在文艺创作中一直有这样一种认为,文学创作是一切其他艺术产品的“母资源”,衍生艺术产品一般来说要求“要忠实于原著”。其实,真正的艺术创作“母资源”在档案,过去,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档案作为文化的“母资源”的地位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其文化属性没有得到彰显,其“资政、育人”的独特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发挥……深藏于“金匮石室”的档案被人为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母资源”的创作者们只好胡编乱造、敢于胡乱、大玩“穿越”、“戏说”——这样,文艺产品的质量自然堪忧!其影响力、可信度自然会饱受质疑。

以“云南记忆丛书”为代表的档案文化产品是我们欢迎和需要的,因为它们是传承文化、传播文化中需要的“正能量”,让我们本着“对历史负责,为今天服务,替未来着想”的理念,重新来审视一下蕴涵丰厚的档案文化吧,让更多沉睡于“金匮石室”的宝贝插上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登上大雅之堂,走进群居之巷,立得住,传得开,让“死档案”变成“活信息”,让“档案库”变成“思想库”,让“母资源”衍生出更多、更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文艺作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