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钮钴禄氏皇后生了几个孩子(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1)

孝昭皇后钮祜禄氏,是康熙帝第二任皇后,清朝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孙女,清太宗元妃侄女,辅政大臣、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清代最后一位居住在坤宁宫的皇后。

入宫无宠 多年封后

在赫舍里皇后一文中讲过,康熙初年,索尼、苏克沙哈、遏必隆四大辅臣关系不合,其中鳌拜的势力最大,也最为嚣张跋扈,已经有专权之势,孝庄和康熙为了防止皇权旁落,打破之前清朝皇室从蒙古选择皇后的传统,决定从辅臣家族中选择一位皇后。

遏必隆的女儿钮祜禄氏和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是最有力的竞争人选,而且遏必隆的长女此前嫁固伦淑慧长公主阿图(孝庄所生皇太极五女)之子巴林郡王鄂齐尔。虽然钮祜禄氏家世背景更为显赫,但遏必隆庸懦无能,摇摆不定,又唯鳌拜马首是瞻,而钮祜禄氏又是鳌拜的义女,最终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成为了康熙的第一任皇后,遏必隆的女儿也在同年入宫。由于清朝初期后宫制度的不完备,康熙初年除皇后赫舍里氏之外,其他妃子,包括钮祜禄氏并未得到具体的封号,所以我们无法得知后宫妃子具体的排位是如何的。

钮祜禄氏生于顺治十年,康熙四年和赫舍里皇后一同入宫时,年仅12岁,一直到康熙十六年八月被封为皇后,这12年里史料没有任何关于她的记载,她也没有为康熙生下过一儿半女,这其中很大原因是受到她父亲遏必隆的影响。

她入宫两年后,康熙六年皇帝亲政,特封遏必隆为一等公,加太师。当时索尼已死,鳌拜独断专行,矫诏诛杀了苏克沙哈,遏必隆身为唯一可以对抗鳌拜的顾命大臣,却选择明哲保身默许鳌拜,不加阻止也未曾弹劾,如此以来钮祜禄氏在宫里的日子也一定好过不了。

康熙八年(1669年),朝廷惩治鳌拜,遏必隆坐罪下狱,受到康亲王杰书以十二项罪名弹劾,削去太师,夺去世爵,廷论死罪。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帝念其为顾命大臣,而且是勋臣之子,命仍以公爵宿卫内廷。康熙十三年二月(1674年),遏必隆病重,康熙帝亲临府邸慰问。是年病逝,谥号“恪僖”。

康熙十六年,仁孝皇后赫舍里氏三年丧满,五月十一,康熙帝传谕礼部以遏必隆之女钮钴禄氏为皇后。五月二十四,康熙帝又传谕礼部,进行他继位后第一次册封妃嫔,佟表妹被封贵妃

谕礼部:朕恭奉圣祖母太皇太后慈谕。稽古帝王宫闱之制。必备妃嫔。以襄内政。今册封佟氏为贵妃。李氏为安嫔。王佳氏为敬嫔。董氏为端嫔。马佳氏为荣嫔。纳喇氏为惠嫔。郭罗洛氏为宜嫔。黑舍里氏为僖嫔。尔部即选择吉期。开列仪注具奏。特谕。康熙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

八月二十二日这一天,后妃们行册封礼,举行册立钮钴禄氏为皇后大典的同时,康熙帝还为表妹佟佳氏行贵妃册礼,佟佳氏也是清朝立国册封的第一位贵妃一起行册封礼的还有那七个嫔。此时的钮祜禄氏24岁,她的父亲遏必隆已去世三年多,但他毕竟是额亦都之后,家族势力不容小觑,钮祜禄氏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封后,康熙需要借此拉拢满洲镶黄旗贵族势力,当然应该也有康熙对她的感情的因素,毕竟此时的钮祜禄氏已经陪伴了他12年的时光。而且在康熙十三年赫舍里难产去世,到康熙十六年封后,在此之间的三年,钮祜禄很可能已经统摄六宫事了,而且正是由于这三年里她打理后宫井井有条,免去了康熙的后顾之忧,使他能专心处理三藩战事,得到了太皇太后和康熙的一致认可,才能被封为皇后的。

康熙钮钴禄氏皇后生了几个孩子(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2)

由于父亲的原因,钮祜禄氏入宫之始虽身份高贵,却不得不一直屈于赫舍里皇后之下,继而又受父亲之累,一个人承受了难以言表的压力与愁苦,但她多年来一直从不抱怨,一直默默努力,她对太皇太后、皇太后恭敬孝顺,对待康熙更是贤良淑惠,竭尽妻子之能。对待自己的父亲也毫无怨言,当上皇后不久,立即康熙提出为已故父亲建立家庙的请求,以报养育之恩,很快就得到了康熙的同意。

当时,平叛三藩之乱的战争正在紧张进行,清廷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齐心合力,团结一致。为已故老臣遏必隆建立家庙,不仅仅是一人、一家之事。通过这一举措,显示出康熙不忘勋旧,并使其他老臣后代、镶黄旗将领及文武朝臣受到鼓舞,更加感恩戴德。所以,此事具有广泛的政治影响与作用。而切钮祜禄氏的这种做法很能体现封建伦理纲常所提的“仁孝”,与康熙“以孝治天下”的基本方针一致,显然,“克佐宵旰之治”的孝昭,对清朝局势及战事进展状况都比较了解,对康熙可能采取的态度也有一定的把握,因而才能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提出请求,并很快得以实现。

只是当敕建家庙告成时,钮祜禄已经去世。康熙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玄烨亲自撰写的碑文,道出此事的原委:

“赐一等公遏必隆家庙碑。孝昭皇后壶德攸宣,伦情肫笃,念父母鞠育之勤,思词宇春秋之祀。朕嘉其德,遣官督理。后二月,皇后已崩,十七年十二月工作告成,因谕内阁,祥考明代实录,云符典例,特赐碑文,勒诸贞石……。”

甫登后位,即提出为已故父亲建立家庙,并较快得到实现,这在清朝列位皇后中,仅钮祜禄氏一人。

半年去世 誉为“良配”

康熙钮钴禄氏皇后生了几个孩子(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3)

多年的隐忍愁苦早已磨损了钮祜禄氏的健康,这些年强撑着在后宫里挣扎生活,无非是为着一口气,为着自己心中多年的那点不甘。多年的苦熬终于苦尽甘来,登后位,建家庙,钮祜禄氏的夙愿已然达成,多年来紧张疲惫的心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人一旦松懈下来,很快就病倒了,康熙十七年(1678年)二月二十六日巳时,登上后位才半年的钮祜禄氏崩逝于坤宁宫,谥号孝昭。钮祜禄氏去世当日,“太皇太后驾至乾清门,欲入宫哭临,上故辞再三,太皇太后始回宫。”二月二十九日,“皇太后临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这些举措,都是康熙第一位赫舍里皇后去世时所不曾有的,可见孝昭仁皇后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了皇室极大的尊重。

在孝昭死后,康熙伤悼不已,一度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康熙亲自将孝昭梓宫送至武英殿安置。从这一日起直至三月二十五日,康熙一直遵照前任赫舍里氏皇后旧丧礼,每天必去梓宫前举哀,而且几乎每次都是辰时往,申时还,在梓宫旁呆上七、八个小时。三月二十五日,他亲自将梓宫送至巩华城,一直住到二十九日。这四、五天内,他每日都长时间地在钮祜禄氏梓宫前举哀,而那时正值三藩之乱的决战时期。历史记载,孝昭皇后去世一个多月,康熙依然伤悼难以释怀,被大臣们劝着出去游玩了半个月以排解忧愁。孝昭皇后去世一周年时,康熙亲自前去致祭。第二天,以孝昭皇后忌辰,不理政事。辰时,诣太皇太后宫问安。而那时正值三藩之乱的决战时期。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月初八,与康熙第一任仁孝皇后赫舍里氏一起入葬景陵地宫。

康熙称孝昭是自己的“良配”,是“内廷之良佐”,说她“体巽居谦、温庄发乎至性。奉两宫之定省、愉婉弥殷”,意思是她谦逊稳重,对待两宫太后极尽孝顺,她还“览史披图”,“夜寐夙兴,克佐旰宵之治”,“劳心中壶,每分宵旰之勤”,可见时康熙的贤内助,好帮手。这应该得益于她长时期的学习积累,各方面素质都相应得到较大提高,否则即使主观愿意,也会因水平所限而力不从心。事实证明,较高的文化修养,不仅使孝昭在康熙的后宫中,能充分显示出自己的优势,也为她能荣登后位,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使她与康熙之间,能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增进彼此的感情,二人之间也算志趣相投了。雍正元年加上谥号的册文中,也说她“椒涂正位,偕帝德以交辉”,给予了对康熙其他皇后所不曾有的评价。

此外康熙还称她“依疏服浣、首弘俭朴之风”,在后来给礼部谕文时还曾提到“孝昭皇后、德著椒宫。母仪天下。懿范如在。每切追思。”可见康熙后来对她还是有着很深的感情的,但这种感情谈不上是爱,更多的是一种敬重,是对她多年陪伴支持自己的一种感激,否则她何以多年未生下一儿半女,在她去世的康熙十七年时,康熙已经前后出生了16个孩子(包括后来夭折的),其中十个皇子,六个公主,却没有一个是孝昭所生,可见康熙对她的态度。即便如此,她死后也得到了康熙极大的尊重,兄弟姐妹们也极尽荣耀,家族辉煌了很多年,这点是赫舍里皇后家族不能相比的。

孝昭皇后去世后,康熙二十年十月二十日甲辰,康熙第二次大封后宫,贵妃佟氏进封为皇贵妃。孝昭皇后之妹钮祜禄氏册封为贵妃。惠嫔纳喇氏为惠妃、宜嫔郭洛罗氏为宜妃、德嫔乌雅氏为德妃、荣嫔马隹氏为荣妃。康熙的后宫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