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着梁树往回走时,在路上也不敢大声喧哗因为是作贼,屋里讲话老鼠子听到,山里讲话麻鸟子听见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居多然而,扛树的用好力,提灯的照好路,都是各司其职,尽心尽责等到行至家里,把梁树放下,该摆的摆好,该撑的撑好总之,要放到一个非常稳当和安全的地方,还不挤的,就是拿来刚刚扛树用过的师傅杈杈[1],也要把他撑得非常稳当,既不能使他掉到地上,又不能使人轻易地跨过他尔后,取下中间吊着用布包裹的茶叶米,把爆张一放,大家的心才真的落地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农村挂树习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挂树习俗(竖柱农村习俗)

农村挂树习俗

偷着梁树往回走时,在路上也不敢大声喧哗。因为是作贼,屋里讲话老鼠子听到,山里讲话麻鸟子听见。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居多。然而,扛树的用好力,提灯的照好路,都是各司其职,尽心尽责。等到行至家里,把梁树放下,该摆的摆好,该撑的撑好。总之,要放到一个非常稳当和安全的地方,还不挤的,就是拿来刚刚扛树用过的师傅杈杈[1],也要把他撑得非常稳当,既不能使他掉到地上,又不能使人轻易地跨过他。尔后,取下中间吊着用布包裹的茶叶米,把爆张一放,大家的心才真的落地了。

等一切收拾停当,主人马上会递上热水脸盆,招呼一众人等洗脸呷饭。油茶照旧还是要呷的,菜肴也与去时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你可以尽量地喝酒了,如果方便又有机会的话,甚至主人还会来荐你一杯酒,使你能够尽兴,也许就是要到一醉方休了。酒醉饭饱之后,大家才可以安安稳稳地回去睡一会儿觉,也可以等着,过不了一二个小时,就要竖柱了。但是在这里要哆嗦说一句,过去在农村里,偷梁树这样呷亏的事,是不要工钱而是帮忙的,木匠师傅例外,砍梁树时的那一个红包,里面也许是一元到二元钱,就是对他的补偿。如果家庭好过的,也可能还会给他另计一天的工资。

梁树偷回来了,等到吃了饭,大概时间已经是凌晨二三点钟了。过不了一会儿,就要发锤竖柱了。然而,修座房子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不管是平地基还是夹地脚方[2],直到发锤竖柱到上梁,都是要问过风水先生的。他说是那个时辰,就像铁钉进了木一样的不可更改。

发锤时辰一到,木工师傅好像是请师傅一样,又拿着斧头、曲尺和墨灯。来到竖柱的屋场里,摆好刀头等供品,及所带来的工具,焚香烧冥纸,口中念念有词,敬请周围之神灵和过往之师傅给予保护,使弟子在这建造过程中,一帆风顺,样样顺套[3]。祈祷完结,师傅拿着斧头往堂屋里的正柱上一敲,就算发锤,从而竖柱也就开始了。

竖木房子是个大工程,因为他全部都是榫卯结构,需要几十个人同时出力方可工作。作为小的村落,就要倾全院子人之力,方可完成了。

竖柱要从堂屋里开始,遵从左大右小的习俗,先左后右。因为要把一排五根屋柱和众多瓜方,几千斤重的木架子,从平放状态中竖立起来。顾及安全事大,这时就来不得半点疏忽了。力大的,就会自告奋勇去爬楼梯扛屋柱;灵活的,就会去掌控扛屋柱人楼梯的进退;稳重的,就去掌握含码口[4]的稳定,使它不能够移位;拿羊杈的、拿绳索的、拉套索竹竿的,都要各就各位,只听师傅一声号下,“起来”!通过大家齐心协力,只见平放着的排扇慢慢地立起来了,当快升到八十七八度角度的时候,这时师傅就要喊停了。

然而他要指挥人们,在快要竖好的排扇两边,每根屋柱都要梱好箭树,起到三角形稳定性的作用,使它不能轻易倒下。再安排力气大的人,同时扛起脚踏[5],把整排屋都往地脚方上摆去,但不能组装得太到位,太到位了,等会儿反而不好操作。

用同样方法将堂屋里右边的一排竖好,然后先组装下照,通过左右两人同时用木槌敲打到一定距离,再组装上照,一定要按师傅的墨线敲打好。

后两边排扇就要同时升起了。这时就挺热闹的了,最多时会十几个人,站在悬空的刚刚竖起的新屋上,整齐地敲打着屋柱,使下照和上照及中间楼筋的隼卯得到最完善的结合,使制件不留任何缝隙。那声音真的有排山倒海之势,使人震耳欲聋。当师傅检查一切隼卯都到位后,然后敲掉含码口下面的撑子,把每根屋柱都是它到位坐上爽顶石,最后敲上爬齿尖[6]固定起来,才算大功告成。

这时,主人会拿来早已写好的喜庆而又吉利的对联。比如“修屋搭帮共产党,上梁感谢毛主席”。“修新房全靠亲朋帮,建大厦不少邻里助”等表达感恩的对联,将堂屋里的所有屋柱都贴上,使刚刚竖起来的堂屋,看上去显现得红彤彤的,非常的耀眼和喜庆。特别是堂屋里神龛上下照所贴的“紫微高照”,人们总喜欢把他贴倒着。而当观众一看到时,都会大声地喊叫起来:“紫微高照到了”。正在贴的人也会附和着说“紫微高照到了”。但是他绝对不会改,因为他所需要的正是这句带有谐音和寓意,而又充满吉利的口语。

当屋竖好以后,有时是为了赶时辰,也许还冒天亮。如果屋面的檩子已经做好了的话,左邻在舍和一些亲戚好友,就会乘此得闲时间,大家出把力,把做好的檩子用绳索吊到屋顶上去,在那些屋柱或瓜顶上组装摆好,就只等钉蛇皮了。如果檩子还没有做好呢?大家就会拿来柴,在新屋内烧几堆火,大家围着火堆,吹吹牛皮,扯扯卵谈,就只等着吃饭了。如此劳更打夜,人们毫无怨言,连散烟都不像现在给包数,而是散根数。就是酒足饭饱临别时,还会相互道别,“谢谢你的帮忙!”“谢谢你的盛情款待!”

2022.2.14.于家乡

注释

[1]师傅杈杈:方言。人们用来杠树的一种工具。它相似于Y。

[2]夹地脚方:方言。农村修木房子时,先要把靠近地平面的方块制件,按房屋的平面结构图,组装起来。然后在每个着力点上,打上木桩固定,以便竖柱时方便组装屋柱,使结构成为一个整体。

[3]顺套:方言。套是谐音。指顺利、吉祥的意思。

[4]含码口:方言。屋柱与地脚方在榫卯结构中的结合制作工艺。

[5]脚踏:方言。用来固定屋柱之间距地捆绑物。

[6]爬齿尖:方言。固定隼卯插口的一个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