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并抄写了关于汉族服饰的内容。

我国有56个民族,服饰各异。但是,无论服饰的样式及民俗多么复杂样式也只有“围”“披”、“套”三种简单的形式、“围”即将兽皮或布围在腰部,后发展成裙。“披”将四皮或布披于肩背,后发展为披肩、斗蓬。“套”是开洞套头的整片衣服。因此,可将服饰及其民俗分为头衣、体衣、足衣和装饰四大部分。

明代女子冬天的服饰(抄书第二十一天)(1)

头衣

头衣,是古代称谓。我国古代贵族与平民的头衣区别十分严格,一般贵族戴冠、弁、冕,平民戴帻。男子二十行加冠礼,表示从此已成人。

明代女子冬天的服饰(抄书第二十一天)(2)

体衣

体衣,包括平常所说的上衣和下衣。上衣有长短之分,长及腰者为短襦,长及膝者为长糯。将上衣与下衣连为一体,长及踝部者,称为深衣。短衣为平民所穿,统治阶级以深衣为常服。上衣由衣领、衣襟、后身、衣袖、腰带等构成。衣领常见的是交领,另一种是直领。衣襟,又称衽。古代将衣襟右掩的称左衽,认为是异服,即蛮夷之服。现代我国各民族中流行的上衣,包括长袍,多为左衽。蒙古族长袍为左衽,藏族长袍为右衽。此外,在汉族及少数民族地区,还流行对襟上衣。衣袖是上衣的主要部件,古代流行长而宽大的衣袖,宗教法衣及藏族长袍和衬衣保持了这种古老衣袖的特色。

明代女子冬天的服饰(抄书第二十一天)(3)

下衣

下衣,古代有裳、绔。裳指裙子,古代男女皆可穿用。绔,即今之裤子。古代的绔,无前后裆,只有两条裤筒。还有短裤,古人称犊鼻禅。

足衣,指鞋袜。鞋,古人曰屐,汉以后曰履,今日颗(鞋)。履是草鞋。木制的鞋称为木屐。穿鞋之前还要穿袜子或用布包脚。

装饰可分为头饰、衣饰及鞋饰。头饰除发型变化外,还佩带各种首饰,如插花戴簪,戴耳环等。头饰除美观外,还有特定的含义。衣饰,一般多为领口、袖口、襟沿、下摆加边。腰带制做讲究,除可系扎上衣外,还可佩戴各种饰物。鞋的装饰主要是在鞋面上绣以各种花卉和图案。

明代女子冬天的服饰(抄书第二十一天)(4)

明代女子冬天的服饰(抄书第二十一天)(5)

直裾单衣的特点是右衽、交领,直裾领、袖、襟、据都有一道边缘。曲裾深衣是将上衣和下裳缝合在一起,将左面的衣襟前后缝合,后片加长,使它成三角形,穿时绕到身后,再用腰带系扎。另外在领、袖等主要部位镶一道厚实的锦边。襦裙是中山国流行的一种服装样式,襦是短上衣,长至腰间,紧身窄袖;襦即裙子,上面常织有方格花纹,常与襦相配穿。

明代女子冬天的服饰(抄书第二十一天)(6)

直裾单衣

明代女子冬天的服饰(抄书第二十一天)(7)

曲裾深衣

明代女子冬天的服饰(抄书第二十一天)(8)

襦裙

明代女子冬天的服饰(抄书第二十一天)(9)

胡服

胡服是一种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由短衣、长德和靴组成。。衣身紧窄,右衽,便于游牧与射猎。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采用这种服饰作为戎装。

未完待续,明天继续抄各个朝代的汉族服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