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围绕这四个区域的部分历史沿革及地理资料进行了梳理,分别成文:

《“重装南平”:从历史沿革角度看南平市各区县》

《“散装三明”:从历史沿革角度看三明市各区县》

《福州十邑的历史沿革及关系脉络》

《由“温麻县”谈起,宁德地区的历史地理沿革》

初步让自己的相关历史地理知识获得了一定积累。因此,本篇是在其基础上覆盖更广的梳理及个人思考。

宁德一市三区(闽北闽东北区域)(1)

南平、三明、福州、宁德,前三区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随着福建地区的开发(主要是闽江水系的勾连交通作用,分别代表上游和下游)渐次展开,而宁德是在沿海平原开发完成后由沿海平原往更广山地区域扩散的因素形成,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属于福州地区(渐次开发,边远地区逐渐置县),后期才独立成府,所以和福州地区渊源关系较大。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上述区域由于地理资源因素、要素变迁、人口迁移及交流等原因,形成了关系相对紧密的区域——与此对应,在闽南则形成了另一个以泉漳厦区域为核心、互相间在语言、文化、习俗上更紧密联系的区域。这是福建省基于特定地理历史人文因素形成的“两个双文化中心体系(闽东北、闽南) 若干小区域文化(如兴化、客家等)”现状。

而为什么会形成上述区域多样化的特征呢?试着分析如下: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时代,大规模的物质运输往来,严重依赖水力为主的交通方式(运河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而福建的山地丘陵地貌,制约了这方面交流的更广普及,只能在水系的上下游间实现货物和人员的交流往来。一旦涉及跨水系的往来,由于山脉阻隔,和中国其它地方的大平原相比,通行效率大大降低。漫长岁月里这种阻隔所表现出来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方言的适用范围小和复杂度——正因为交通不便阻碍了区域间的交流,不同的方言才没有逐渐同化统一,所以福建和其它类似地貌的区域,呈现出方言之多之杂。由此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福建区域从大范围来说政区相对稳定(两大山系阻碍外界进入和交流)、但内部又呈现多样化特征(各种山脉丘陵同时也约束了内部的广泛交流)。

幸运的是福建处于沿海位置,随着农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工商业趋势,伴随海贸兴起,打破了一部分桎梏,因此在农业社会中后期,福建自唐开始的大部分区域开发启动,至宋元时期到达相对高峰。但一旦因经济发展导致人口增加后,又遇到平原不够多,土地承载力有限的约束——明清时期福建区域无法承受更多人口,开启了反过来对外移民的特定过程(除了迁移到国内其它区域,由于近海因素,甚至扩散到中国之外如东南亚等区域)。

所幸随着近现代工业革命及技术进步,首先交通上的最大约束伴随桥隧技术发展(现代公路、铁路)和更多新的交通方式(航空、动车、高铁)兴起,逐渐打破了这种桎梏。其次现代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单位面积区域的产出,同时市场经济的形成,经由社会分工形成的物质交换更加频繁,提升了土地承载力上限。上述两大因素,可以说是对福建区域的最大利好。之前存在数千年的由于地理自然资源条件约束福建区域发展的若干特征,就此逐渐打破!

当这种交流更加频繁后,首先表现出的就是语言上的原有方言逐渐被交流所需的统一语言(普通话)所替代——大家想想从90、00后开始的下一代、新一代,对方言的掌握是否逐渐弱化了?如果没有特定因素干涉加以保护,可以想象再过数十年,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千年以继)的多方言特征,会否逐渐消失?

约束的打破,会带来更多的变化,不局限于语言方面。比如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并不单单适用于福建区域,所以不是说就能躺在那里很舒服地过日子了。这方面更多的思考,也是我关注和学习历史地理知识的缘起:知史而明鉴。例如省内一个范例——泉州港在宋末及元到达巅峰,其为什么能发展起来,后期又没落了?除了偶然因素外,放在更宏观背景下的历史和地理因素去思考,就能明白部分道理(正如广州港也曾经没落过一段时间,但特定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具备更长远和宏大的发展背景)。所以个人思考的其中一个方向:处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虹吸中心背景下,福建怎么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天时地利人和,前两者没得选择,更多是适应,而后者才是能否突破的关键。在农业社会前两者更多表现为气候和自然地理资源,而现代社会的天时更多是技术进步所反映出的发展趋势,地利则为区域比较优势所代表的更多竞争要素。唯独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打破两者约束的关键所在。

所以我们普通人学习历史地理,更多目的不是为了考据需要,而是希望通过读史以发现社会、区域发展的一些规律。由于自身成长的经历,我对福建省内的了解和关注更集中于闽东北区域,接下来如有所得,继续和大家分享、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