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武汉来,不知不觉已经一个月的时间。回想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有收获有思考有感动。

1月27日,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把一条绶带戴到我的身上,很多同事在台下看着,我想这是荣誉、认可、关爱……或者更多其他的表达吧。出征仪式结束后,科护士长还有其他同事上来与我们驰援的六位医务人员拥抱告别。我身边的小朱、小林眼泪一下涌出眼眶,我心里发酸,低下头,不去看这样的场景。或许每个人都带着一点前途未知的感觉吧。

小林的妈妈送来了一大盘饺子,让出征的人员每人吃上一口。饺子真香,带着一点妈妈的味道。当时我看了一眼小林,她面色凝重,眼眶里的泪随着一口饺子的下咽,没能兜住,一下流了下来。我赶紧转过头去,不想太过悲情。

武大好看的樱花(听说武大的樱花特别漂亮)(1)

当天乘坐飞机,7点多到达武汉新洲区,在这样一大段的时间内,我的内心一直非常平静,我想我只是换了个地方去护理病人,这也是我每天要做的工作,去哪儿护理、护理什么样的人都没有关系。

只是,脚真的踏上武汉这片土地,看着冷冷清清的街道和那些带着口罩来接应我们的人,内心的慌乱突然就有了一些痕迹。或许跟我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些拷问吧,“这里的疫情到底严不严重?”“我会护理怎样的病人?”“万一我传染上了怎么办?”“如果我真的病了,我的家人孩子怎么办?”我想任何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面对这样一场严酷的疫情,或多或少会产生害怕不安的情绪,深处一线的我自不例外。

到达武汉的两天时间,一同前往的8位院感老师和当地的院感专家对我们进行了严格的培训,穿脱防护服、戴口罩、面罩,与患者接触的防护等等,事无巨细,我做的非常认真,因为我知道,我是来战斗的,任何一丝的疏漏,不但让自己被感染,也会给家庭、青海赴武汉医疗队还有武汉人民都会带来连锁的影响。所以,脑海里就有一句话始终提醒着我:我是来救人的,不是来添乱的。有了这样的意识,我将自己置身这场严格的培训中。培训结束后回到酒店,我翻开自己的笔记本,上面记着新冠病毒的临床特点、诊疗策略,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消毒管理以及防护服的穿脱。我一页一页的仔细翻阅,像是捧着一本记录着绝世武功的秘籍,一字一句的研究,凌晨三点时才抱着这本“秘籍”睡去。

理发师来给我们理发,我将心爱的长发剪短,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不难看,算得上精干吧。

培训的专家说,不要打无准备的仗。我想经过这样两天的培训,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我都有了一个很好的准备。

武大好看的樱花(听说武大的樱花特别漂亮)(2)

2月3日,作为护理组成员,是我第一次进病房。戴好口罩、护目镜,穿上防护服、隔离衣、还有脚套手套,每一个过程进展的都很顺利,但每完成一道程序,心都会不由的收紧一下,那种紧张的酥麻感,跟当年高考时进考场一模一样。同组不同班次的其他老师站在通道边给我们加油打气。十指紧握,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我在心里默默的给自己说了两个字,“加油”!

病房的空间不大,里面住着十几号病人,大多数病情危重,我护理的患者,是两个上了年纪的大娘,其中一个上了呼吸机,整个人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开始工作前,我报出自己的名字,告诉她们今天由我来给他们护理。不过,她们并没回应我,也可能是太过虚弱,也可能现下还不太信任我。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扎针、换药、采血、送药、拍背等等,次数多了,她们便跟我熟悉了起来,有时候输上液,她们会说一声谢谢,乐观一些的患者,还会仔细询问,青海在哪里?那里是不是特别美?问我结婚了没有,还有一次,一位大娘歪着头小声的问,“想家吗?”一时间,护目镜上一片水汽,她的脸渐渐模糊起来。

进入病房,才知道这里便是人间百态,有人因为这场疫情失去了丈夫孩子,孤苦无依;有人因为家庭困难,其他疾病的住院费用还没有着落,却又患上了新冠肺炎;有人上有老、下有小,却没法回去照顾;有人一家五口都被感染,却无法知道其他亲人的现状;还有人新婚不久,小夫妻本打算去度蜜月,现在却只能困在病房……他们原本安安静静坐着,会突然哭起来,有人会拉住医生的手,祈求着帮他们打听一下家人的情况,还有一些大妈自言自语或拉着你絮叨,眼睛里都是恐惧,询问自己会不会死?

ICU病房的患者,既需要精心的护理和专业的治疗,更需要患者自己靠毅力挺过危险期。我知道这个时候,我既是一名护理人员,也需要成为一名心理辅导人员,看着他们的眼睛去鼓励他们,“只要您好好配合治疗,多吃饭,按时服药,相信医生,就一定会没事的,你看昨天转到普通病房的李叔,刚来时多严重,现在不也没事了吗?您要加油哦!”这些劝慰有时候很苍白,说了很多次,患者可能依然无动于衷,依然很恐惧,但我知道,不管有没有用,我必须去鼓励他们。

病房里的生命有时候真的很脆弱,有去世的患者被送出去时,其他人就会很害怕,同样的,“我会不会死”这样的问题会被反复提起。听说武汉的春天已经来临了,草木无论经历怎样的凌冽,却从未延迟迎春抽新的脚步。我想耐心的等待,再糟糕的事儿总会过去的吧。

与病房里的大娘相处的时间久了,总会“女娃儿、女娃儿”的叫,言语里尽是亲切,好像在家的母亲在叫自己,我从酒店拿来青海政府分发给大家的物资——两箱青海老酸奶给两位大娘,我说:“大娘这是青海人做的酸奶,你们尝一尝!”她们一下展开了笑颜,感觉每一条皱纹里都闪着笑意,“真没想到,住院还能吃上青海的酸奶。”我也没想到她们会这么开心,或者在这样残酷的疫情之下,每个人都希望用别人的关爱,来扫除疾病之下的阴霾和恐惧吧!

我护理过一名6岁的小女孩,他们一家三口都感染上了新冠肺炎,20日,她跟妈妈治愈出院,临走时她对我说,“姐姐再见,接下来我们就等爸爸回家了。”看着他们的背影,真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等来这样的团圆。

据说武大的樱花特别漂亮,归家时,能看到吧,我想那些馨香一定沁人心脾!

文: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EICU护师 巨婧

整理:通讯员 巨婧 健康报记者 高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