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成语##晚霞#

带海霞的成语大全(半天朱霞竟然是成语)(1)

这几日都有极美的晚霞,满天的霞光燃透了天空,肆意铺陈,少年站在窗前看风景,霞光映红了他的脸。

听我说“半天朱霞”是成语时,他甚感惊讶:这居然是个成语!骗鬼吧!?

没骗鬼,“半天朱霞”真是成语。

半天朱霞:

半天:空中。朱:红色。

半空中的红霞,比喻人品高尚,超凡脱俗。

出自《南史•刘怀珍传附刘吁传》:“吁超超越俗,如半天朱霞,敲矫矫出尘,如云中白鹤。皆俭岁之梁稷,寒年之纤纩。”

意思很好理解,人品高尚如空中红霞。

这句话中的“云中白鹤”也是成语,意思是像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少年有些震惊——这样也算成语,从来没见有人用过……

嗯,现在的确很少见到形容人时用“半天朱霞”、“云中白鹤”,据我的随机观察,网文中比喻人品高尚用得最多的似乎是光风霁月。

光风霁月(霁月光风)

霁,本意指雨停止,特指停止下雪,天空放晴,也比喻怒气消散,霁月指明月,意思是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

出自黄庭坚的《豫章集·濂溪诗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这个成语如今通常是用来形容人,没见到有用来比喻政治局面的。

它的同义成语还有:

冰壶秋月

指心如冰清,和明月一样洁净,比喻品格高尚。

我一度以为这个成语是出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虽然只有冰心玉壶,没秋月什么事。

后来查了一下,发现错了……

语出元代刘因的《饮仲诚辄瓢》之“酒中醒境染未识,冰壶秋月昆仑峰。”

我知道这个“半天朱霞”为什么没人用了!

——少年突然若有所悟:太直白了,不像说好话了!

仔细一想,他说得竟有几分道理,“半天朱霞”不就是半天红色的霞光吗?字面义直白到对喻意一目了然——人品高尚的如同天空红彤彤的霞光,耀眼灼目,光环效应杠杠的……

如此反倒不好意思用了,对一个传统文化以含蓄为美的民族,高调地说一个人超凡脱俗如半天朱霞,不像是夸人倒好像是在揶揄……

“半天朱霞”的遭遇不惨,更惨的另有其“语”:

青天白日

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语出自韩愈的《与崔群书》:“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

也有一说是出自王建的《寄分司张郎中》之句“青天白日当头上,会有求闲不得时。”

韩愈和王建是同时代人,都出生在768年,无从根据时间分辨先后做原创是谁的确论。

不知道有多少人如我一样,看到这四个字的第一印象是青天白日旗!

其次是它的本义“大白天”,耳畔伴之戏剧腔“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尔等竟敢……如何如何”的背景配音。

从知识层面知道它可以比喻人的高洁品德,应用时却表示无力无心臣妾做不到,不能想像用它来形容一个人品德高洁会是什么效果——如果有人这样比喻我的人品,我大概率是会怀疑是内涵我,含沙射影反讽我不是个好东西。

但实际上,“青天白日”是辛亥革命时期制定的第一面旗子,寓意极深:

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白日象征坦白公正、无私无我,指示我们要有清净洁白、毫无污点的纯正心地与思想。

从这个含意来看,与“青天白日”这个成语的本义是同出一源的……但有时候,语言与思想很难不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带海霞的成语大全(半天朱霞竟然是成语)(2)

“青天白日”让人有运用障碍,但“清风朗月”却不会。

“清风朗月”,这四个字摆出来,无论是形容天气环境还是比喻人品高洁,马上就自成结界自生气场,让人理解到想要表达的意思。

当某个人物若带着这四字出场,不需详细描摹,读者会自动带入个人体验,检索匹配经历过的最美最动人的清风与朗月,而但凡能配得上这四个字的,颜值气质至少一项在线,通常需二者皆有,否则就有误导欺诈之嫌——虽人品高洁是美(内在),但浅薄如我等潜意识里会认为,仅内心高洁但外表普通乃至丑陋,不太配用这四个字。

不怪世人皆肤浅,“清风朗月”是什么感觉什么意境啊!

当清风和朗月组合在一起时,简直是中国古典文化里最超凡脱俗的清雅隽逸,若无几分好颜色又没有自内而外的气质加持,好意思用它?

比喻人品的词汇那么多,换个词用吧……

但,实际上这个成语并不是形容人品的……(没想到吧?)

成语:

清风朗月/清风明月

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 也比喻清闲无事。同“清风明月”,出自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诗意是:

这山间的清风朗月,不用花钱就可任意地享用,既然喝就喝个大醉,醉得瘫倒也是如玉山自己倾倒的,不-是-人-推-倒-的。

这是李白的一首醉歌,是求职不成之后的抒愤之作,虽然诗仙的水平不是凡人能比拟的,但其本质如同我们今天求职不成后发的“有眼不识金镶玉”的愤怼是一样的。

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当时韩朝宗在襄阳任荆州长史兼东道采访史,李白往谒求官,不遂,乃作此诗以抒愤。

至于为什么后来会用来形容人,想来是引申义,反正坊间很多人都这样用,读者也能明白是啥意思。

“风”“月”是寓意美好的词汇,但也不是所有带“风月”的成语都是褒义的,比如:

霸王风月

霸王本来特指西楚霸王项羽,此处指蛮横的人或粗暴强横的行为,与当下古早网文的霸总大致意思相同;风月:清风明月,泛指风景,也借指清流风雅之事及男女恋爱之事。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优雅的事情。出自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

近义词是“暴殄天物”,感情色彩都是贬义的;

“牛嚼牡丹”也有相近的词义:不懂欣赏,对美好事物不遵循应有的礼仪。

区别是“牛嚼牡丹”是中性词,并无贬义,偏戏谑之意,而“霸王风月”,在某种时候等同于“强抢民女”。

语言是发展的,流行语年年翻新,成语的变化虽慢但也脱离不了大环境。

有些成语明面是半隐实则是匿名打工状态,如“半天朱霞”,做为成语已被忽略,但做为四字词汇却很常见,小学生作文中都能发现它的身影;

有些则处于长冬眠状态,比如用来指文武重臣的“北门南牙”、用来形容文章写得好的“韩陵片石”、用来指兄弟亲密无间的“伯歌季舞”等,几乎绝迹于日常书面语中;

有些虽与原义不同,但引申义还是美好却让人一目了然的,如“清风朗月”;

有些则完全与原义相反,如“难兄难弟”,原义是哥哥和弟弟都同样优秀,难分高下,如今却是一对倒霉鬼。

还有些,嗯……如“青天白日”,旗子的意象太强大,已成为特殊指向,原义已等同透明。

也有不明白为什么会退隐的,如“菽水之欢”,这个指奉养父母,使父母欢乐的成语,今天已少有人用,是因为我们已经不把豆子统称为菽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