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进发

公元前1048年,夏日一天的后半夜,一颗大星从东方地平上 冉冉升起。这颗星明显与众不同,它发出醒目的光芒,明亮却不闪烁 ,显得庄严而肃穆。这颗星是木星,中国古代又称其为岁星,西方人把它看作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朱 庇 特。

武王灭纣是什么典故(行星顺行与逆行)(1)

木星是一颗行星,它总是慢悠悠地在黄道星座中漫步 ,从一 从木星星座移到下一个星座。这年夏天,木星一直坚定地沿双子座( 井宿)自西向东前进。等到秋天来临时,它已经走到了双子座的东边缘 。双子座的东方是巨蟹座,按照这个势头,深秋之时,木星将东移进入巨蟹座。在中国古代,巨蟹座这片星空被称为鬼宿,是二十八宿之一。

星的行踪让周武王备感振奋。三年前,立志讨伐商纣 王的父亲文王去世,武王继承父志,一边守孝,一边积蓄力量。这年秋天,守孝期满,农忙也过去了,周武王组织起军队,开始了伐纣的战争。

军队沿着黄河向东进发,拂晓前正好迎着东方天空天宿熠熠生辉的木星。日子一天天过去,木星离鬼宿越来越近,武王的信心也越来越高涨 。看呐,东方地平线上,一只吉祥大鸟正缓缓跃出,迎接木星的到来,那是一只红色的雀鸟 —由柳宿、星宿、张宿、翼宿等组成的朱雀,木星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即将被衔入口中。

周武王无比激动,感谢天垂示吉祥的天象,把天命转移到周人身上。 武王心头 ,浮现出11年前那次极为奇特的天象—凤鸣岐山。

武王灭纣是什么典故(行星顺行与逆行)(2)

凤鸣歧山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就注意到天上的星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占大多数,它们相互间恒定不动,这样的星叫恒星,恒星组成的图案 固定不变,星座就由这些图案想象而来。另 一类就是行星,它们能够在星空里缓慢移动,肉眼可见的行星只有五颗—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通常,五行星在黄道星座里各自游荡,大多数时候天各一方,彼此难以照面,但在公元 前1059年5月,五兄弟来了一次极为罕见的聚会,地点就在鬼 宿 。行动迟缓的土星提前半年多率先来到,木星则在西边的井宿 (双子座内)徘徊了几个月,似乎在等待其他三个兄弟。5月初的时候,水星、金星、火星急匆匆赶来,和木星一起进入鬼 宿(巨蟹 座),与早已等候在此的土星团聚 。

武王灭纣是什么典故(行星顺行与逆行)(3)

五行星中的水星就像一个羞涩的少年,总是躲 在太阳的光辉里不愿露 面,但此时为了赶赴五星之约,也离开太阳超过20度。在日落 后的一个小时内,人们可以在西方低空清楚 地看到行星五兄弟的聚 会。在鬼 宿 这片暗淡 的恒星背景 前,五星的会聚 显得极为引人注目。尤 其是5月28日这天,五大行星聚 集得如此紧密,以至于伸 直胳 膊 后握 紧的拳头就能把它们全部挡 住 。紧密会聚 的五星,如同一块 珍 奇的圭玉从天垂 下。五星的上方,那只美丽 的大鸟 —朱 雀 正展翼翱翔 ,俯 冲而下,仿佛是把那宝贝圭 玉衔在口中。这亘古罕见的天象奇观,吸 引了朝野上下好奇而惊讶的目光。天垂象,见吉 凶 ,五星会聚 要宣示怎样的天命呢?人们忐忑不安地猜 测着。

周文王姬昌西望天空,这一幕就出现在岐 山之巅 。文王仿佛 听到了朱雀的啼鸣,昭告那五星的圭玉乃是上天颁 布给自己的诏书。殷 王无道,虐乱天下,天命所归 ,舍我其谁 ?文王心潮澎湃,乃作《凤歌》一首,歌曰 :

翼 翼 翔 翔 彼 鸾 皇 兮 ,

衔 书 来 游 以 命 昌 兮,

瞻 天 案 图 殷 将 亡 兮 !

凤鸣岐山,文王受命,其中自有道理。在古人眼里,五星会聚这种罕见天象,会很自然地和社会最重大的变革, 联系在一起。从公元前1059年往前推517年—公元 前1576年12月25日黎明,也出现了一次五星聚 ,水星、火星、木星、土星和月亮紧密会聚 在人马座南斗六星附近。这种天象出现在昏 庸残暴的夏 桀 统 治时期,商人认为这是天命转移给自己的征兆 ,便起来推翻夏朝,建立商朝。

从公元前1576年再往 前推377年—公元 前1953年2月26日,五大行星紧密会聚在宝 瓶座内。这次五星聚合发生的时间和大禹治水非常接近,它被看做是上天对中国第一个朝代—夏 朝开始的宣 告。

现在,五星会聚 再一次出现,而且发生在鬼 宿 ,这对周文王来说意义非凡 。根据古代天人相应的观念,天上每一个星宿 对应着地上不同的国家,朱 雀 头 部的鬼 宿 对应的正是西周,五星会聚 发生在那里,岂不是天命转移给西周的明确征 兆 吗?周文王踌 躇 满志,积极准备 ,不料壮 志未酬 身先死,伐纣 大任落 在了武 王身上。

奇怪的退兵

武王伐纣 的消 息 传出,西方各路 诸侯纷纷加入。10月,武王的军队 到达孟津 ,有八百路诸侯在这里会师。商的都城殷已经遥遥在望,群情激昂 ,认为纣王的末日已经来到,纷纷主张尽快挥师渡河北进,消灭殷商 。然而让人不解的是,武 王却踌 躇 不定起来,全然没有了出发时的雄 心壮 志。犹 豫 一些时日后,武 王竟然作出了一个让人匪 夷 所思的决定:退兵。

诸侯 们大惑不解,纷纷质问。武 王说:“你们不知道上天的旨意,商纣王气数未尽,现在还不是讨伐他的好时机。”虽然将信将疑 ,诸侯们还是各自退去,武王也撤回到一千多里外的西岐 。八百路诸侯 各自为政,团 结起来很不容易,作出解散的决定是艰难的,究竟什么原因动摇 了武王的意志?原来星空中,木星的行踪悄然发生了变化。

顺行与逆行

行星在黄道星座里漫游 ,大多数时候相对于星座背景 自西向东运行,这叫顺行;有时候行星会掉转头向西退回去,这叫逆行, 逆行时行星通常会变得更亮;在顺行和逆行转换 时,行星会有一段时间停 滞不动,称为留,这是每一个行星都有的运行规律。

在古人眼中,行星运行会产生强大的能量,顺行往 往 代表一种正的能量,逆行则相反。木星是天空的主宰 之星,拥 有令人畏 惧 的伟大力量,其运动昭 示着上天不可抗 拒 的旨 意,尤 其会影响到军 国大事。木星顺行有利于发动军 事进攻 ,但它若逆行,就不利于进攻 了,石申的《星经》中就记载 了这样的观念:岁星逆行,其国不可以兴 兵 。星顺兵 宜进 ,星逆兵宜退 。

周武王在初秋集结军 队 的时候,木星从井宿 (双子座)向着鬼 宿(巨蟹 座)方向顺行,照这样的势头 ,当西周军 队 到达商 的都城殷时,木星恰 好可以向东顺行到朱 雀 头 部的鬼 宿 , 也就是当年五星聚 发生的位置。这个天象对殷 商 发动打击是最有利的,周武王正是在木星向鬼 宿 顺行时开始了信心满满的东征 。可是,当军队 接近目标 的时候,木星顺行的速度慢了下来,这让武 王感到不安,木星似乎不再配 合他的军 事行动了。眼看就要进入鬼宿 ,木星竟然停 了下来,徘徊不前。武王知道,木星一旦停止 不前,接下来就要调头逆行了,而逆行是应当退兵的。

看来,殷 商 的天命尚未完全结束,上天不再支持自己了。这实在是个极为困难的抉 择 ,但考虑 到商 纣 王的军 队 此时还算强大,这支军队还在与东夷作战,等到纣王的军队消耗得差不多时再行讨伐岂不更好?武 王于是决定顺从上天的旨意,劝 说诸侯 们退兵回师。

凶恶天象下的大决战

公元 前1047年底,周武王觉得时机成熟 ,又一次集结军队,准备第二次伐纣 。一个叫鱼 辛 的人急忙 来向武 王进谏说:“天象不利于我们征 伐啊 ,木星正在逆 行。”鱼 辛 说的是实际情况 ,木星不仅 逆 行,而且正好冲着朱 雀 的头 部,那对应的正是西周。

此外还有另 一个更加让人不安的天象—一颗罕 见的大彗星出现在天空。彗星像个扫帚 ,它出现在天空,意味 着要对天下来一次大扫除。对谁 有利呢?头 部,也就是扫帚 柄 所指的方向有利, 因为扫帚 把拿在人家手里,彗星尾巴所指的方向则是被扫除的对象。唐代李淳 风的《乙 巳 占》记载 了这样的观点:凡 战 ,两军相当 ,执 本者胜 ,随 彗 所指处 以讨 焉 。

当时天空中出现的这颗彗星,头 部指向东方,也就是彗柄 掌 握 在东方的商 纣 王手中,尾巴扫向西方,意味 着西周是被扫除的对象。奇怪的是,周武 王这一次竟然毫不理会这些凶 恶 的天象。他拜姜子牙 为军 师,调集5万精锐 部队 ,迎 着逆 行而来的木星,顶着扫向西方的彗星,坚定地向东方进发。公元 前1046年1月20日,在牧 野 ,武 王的联 军 和商 纣 王的70万大军 展开惨烈决战。双方约有20万人死亡,血 流甚至把捶 衣 的木棒 都漂 浮 起来。结果商纣王大败,在朝歌自焚而死,中国进入持续八百年的周朝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