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国黑石集团主席苏世民有过交往的人,对苏世民的第一印象,大抵都是“做好每一件事”。而他自己,在传记的开篇《25条工作和生活原则》的第一原则,也这样认为,并且有了价值提升,“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所以要选择一个值得追求的宏伟目标,让回报与你的努力相匹配。”你可以这么理解,认真做事成为习惯,那么就要选择做大事,因为付出的认真是一样的。

苏世民人生的25个好习惯(同样的精力和态度)(1)

苏世民

他在自己10岁的时候就有了这种意识。他的父亲在费城的中产阶级社区,开了一家床上用品商店,父亲为人忠诚友善,工作勤奋,店铺的回报很舒适。但是父亲的思想保守,不想扩张,只求低成本维护,所以,苏世民从10~14岁都在店里帮工打杂,泡在店里的时间很长,他总觉得,这是自己的一种牺牲。

苏世民人生的25个好习惯(同样的精力和态度)(2)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

他的工资是每小时10美分。他也曾经要求加薪,但自知能力不够,他不会计算,也不会交流,甚至连学着去做的欲望也没有。圣诞节期间,老年女性顾客喜欢逗留在亚麻手帕旁边,说着话,在几乎同样花式的手帕前花上5~10分钟挑选。苏世民则要花几个小时时间,把散乱的手帕全部一一折叠好收起来。

这样的打工生活整整熬了4年,苏世民感觉非常浪费时间。他回忆说,“让我不快的是这份工作影响了我的社交生活,我一直被困在商店里,从来没有参加过足球比赛和中学舞会,根本没有机会成为自己理想世界的一员。”

苏世民人生的25个好习惯(同样的精力和态度)(3)

苏世民书院报告厅

这是苏世民在自己的传记里讲的第一个故事。故事虽小,但是开发了蒙昧:一个人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精力,同样的态度,完全可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成为成年人以后,有了钱,有了见识,做大事就更有把握了。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