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高考志愿填报,在选择志愿的过程中,常从专业、院校、地域三个核心维度上进行考量。
以院校优先报考时,考生选择志愿时先选定几所心仪的目标院校,然后根据院校选可接受的专业。按院校选择志愿时,往往以选择与高考分数匹配的院校为原则,希望自己被相对高层次的学校录取,家长和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因素,希望进入名校,认为高层次院校具有更高的平台,较好的校园硬件和软件设施、科研和申报课题机会多,保研和出国机会多,同时,未来就业也存在校园招聘机会多、校友圈子强、拥有大城市落户必备条件等优势。
1、适宜人群
按院校选取志愿的考生如果没有绝对的高考分数优势,往往在选择更好的学校的同时,在专业选择上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首先,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考生,按院校优先的方式可以进入自己心仪的顶尖高校,在未来考研继续深造、出国留学、就业上都具有一定的名校优势。其次,高考分数在名校边缘的考生,可以借冷门专业的位次差来提升院校层次。同一所高校,优势王牌专业与冷门专业差距较大,因此,名校的冷门专业是进入名校优惠券。再次,没有特别明确的职业兴趣和学科优势的考生,学什么专业自己都能接受,这时,可以采用院校优先方式填报志愿。最后,对于高考分数踩本科线的考生,如果希望进入本科学校,则需要以稳一稳、保一保为原则,围绕自己有希望被录取的本科院校进行填报。
02
2、定位心仪院校
截至2020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其中包含本科院校1272所高职专科院校1468所,成人高等学校265所。以本科院校为例,可以通过以下六条标准辅助选择。
看层次。目前,院校层次包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增加到105所,以及普通本科院校。也可以按照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行业特色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进行选择。
看归属。高校主管部门分为国家教育部所属院校,国家其他部委所属院校,省部共建高校、各省、市属地方院校。其中,中央各部委所属院校包括教育部75所、工业和信息化部7所,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2所、公安部5所、国务院侨务办2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6所、交通运输部1所、外交部1所、司法部1所、卫健委1所等等。
看历史。通过建校历史、历史沿革、知名校友等,可以了解学校发展历程与专业优势。例如,东华大学,可以追溯到1912年南通纺织染传习所,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为其打造宇航服、太空鞋奠定基础,长沙理工大学合并了长沙电力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合并了哈尔滨电工学院,因此,这两所高校的电力相关专业特别好。
看排名。参考大学排名,可以快速了解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但排名没有绝对公正,源自某些高校、民间组织和学术团体、国际教育组织机构等,仅可以作为参考。考生可以通过中国大学排行榜、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排名等了解学校。同时,关注目标院校在所在省、市的排名,因为本地化实力影响其所在地区经费投入与政策扶持。
看就业。在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或者就业信息网站上,可以搜索往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了解各校就业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麦克思就业报告、采访目标高校毕业生等方式了解就业情况。
要分清院校性质,包括公办、民办两种性质。
除上述的六条院校选择标准之外,也可以参考高校院士和师资力量,博士点、硕士点情况,所在地域等信息,进一步了解高校。通过浏览高校网站、参加招生咨询会、咨询高校在读生或者毕业生、电话咨询招生办、阅读招生章程、参考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等方式,深入了解高校的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信息,详细了解院校基本情况,最终确定目标院校。
来源丨高考资讯微信公众号
声明丨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