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绿会邻里生物多样性工作组(BCON)专家李振文老师分享了一个“身边的生物多样性”案例。他谈到一件往事,“一个熟人家里的阳台没怎么打理,花盆没有种了,结果乌鸫相中了这里,筑巢、下蛋、孵卵,小鸟出世了才告诉我”。

乌鸫鸟在家阳台外筑巢(阳台上的鸟类邻居)(1)

乌鸫 (Turdus merula)是一种鸫科的鸟类,又叫“百舌鸟”,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非洲北部、印度等地,栖息于次生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海拔高度从数百米到4500米左右均可遇见,是杂食性鸟类,食物包括昆虫、蚯蚓、种子和浆果、草籽儿等等。它还是瑞典的国鸟。更重要的是,它是老百姓常见的“鸟类邻居”。

乌鸫鸟在家阳台外筑巢(阳台上的鸟类邻居)(2)

乌鸫鸟在家阳台外筑巢(阳台上的鸟类邻居)(3)

这个嘴里是亲鸟叼了宝宝的粪囊

这组图片摄于2008年,已经是14年之前的老片子。从照片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亲鸟出来喂养鸟宝宝,还经常梳理鸟巢,检查检查,尤其是小鸟的排泄物。亲鸟为了保持育儿室干净,把粪囊叼到很远的地方。但如果粪囊破了,亲鸟就把破了粪囊吃掉;阳光强烈的时候,亲鸟会给鸟宝宝遮挡太阳。真是“爱子心切”的鸟父母。

乌鸫鸟在家阳台外筑巢(阳台上的鸟类邻居)(4)

乌鸫鸟在家阳台外筑巢(阳台上的鸟类邻居)(5)

乌鸫鸟在家阳台外筑巢(阳台上的鸟类邻居)(6)

乌鸫鸟在家阳台外筑巢(阳台上的鸟类邻居)(7)

鸟爸爸为孩子遮太阳动作很夸张

李振文老师还表示,现在,城市居民阳台出现斑鸠、乌鸫、鹊鸲等鸟巢的情况经常发生,绝大多数市民是接受和关爱的。但有少数市民缺乏这种情况下如何与鸟类打交道的知识,有时出现爱和亲近的方式方法不对,产生了弃巢,这很可惜。公众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打扰,以视而不见的状态观察欣赏它们。当然,咨询业内专业人士是最理想的处理方式。鸟类的安全得到满足,一切就自然了。他还建议,城市市民家庭出现鸟巢,要像农村村民对待家燕筑巢一样,以平常之心相处。

乌鸫鸟在家阳台外筑巢(阳台上的鸟类邻居)(8)

乌鸫鸟在家阳台外筑巢(阳台上的鸟类邻居)(9)

由于人类生活范围的扩张,人口密集区的生物多样性如何保护,是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愿景下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绿会周晋峰博士提出了“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概念,并建立了工作组,旨在研究、推广如何在人口聚集区有效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期待未来更多人能够关注、保护身边的多样生命,与我们分享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好故事。

(本案例为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BCON-056案例)

整理/花花 审核/LZW, HJW

#鸟##阳台##鸟巢##生物多样性##我与鸟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