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自古以来就颇有盛名,很多古代文献和名人诗文集中都对其有记载,且大都赞誉有加,可以称之济南第一名胜。

济南是一座什么样的小城(以前的大明湖畔)(1)

摄影:王琴

在1936年倪锡英所著的《济南》一书中这样描述其风光:“‘湖光’山色与水清”,这是济南民间的一句谚语,也可说是济南人对于济南景色的一个写真。

到济南去的游客,第一个目的地便是去游大明湖,正如到杭州去的游客必须先去拜会西子湖一般。大明湖的位置,适当济南城的北部,面积约占全城的三分之一,我们如果坐着飞机在济南城上向大明湖作一个凌空的俯视,那么便可以看到大明湖好像一面明净的镜子平放在北城,在背面的湖边上,一列整齐的城墙向东西两面围抱过去,刚把大明湖包裹在里面。

济南是一座什么样的小城(以前的大明湖畔)(2)

摄影:王琴

这城壁再向南延伸过两个湖面般长,便围合成南城的城壁,这就是内城。外城也从大明湖北面向东、西围抱,比内城的圈子大些,绕向南去,围合起来。这两种城壁好像是大明湖周围的拱卫者,一圈,两圈,把大明湖适巧围在北部的中央。

大明湖的四周,北面和东、西两面,都和内城的城壁相连,南面是不规则的凹凸曲线,与城内的大街接壤,所以大明湖的形势可以说是‘三面城壁,一面市街’,在静穆中显着整齐,在雅淡中不嫌寂寞,因此称得上济南第一名胜。

济南是一座什么样的小城(以前的大明湖畔)(3)

摄影:王琴

济南是一座什么样的小城(以前的大明湖畔)(4)

摄影:王琴

旧时,在这第一名胜之旁生活的济南人,大都为湖民,他们基本都居住在济南北城根街一带,靠在大明湖里捕鱼、种藕、种蒲菜、撑船为生,靠湖吃湖,虽生活清苦,倒也苦中有乐。附图中的多幅拍摄于上世纪20至30年代的老照片中,就可看到这些湖民在大明湖的湖田中采藕、采莲蓬、撑船等劳作的情景。

近代出版家、教育家庄俞(1876~1938)1913年5月时来济南游览,写了《我一游记》,对当时的大明湖的湖田有生动记述:“湖面颇广,然芦苇丛生,傍湖居民,视为天然利薮,互相占据,就湖筑堤,纵横绵亘,如农田之阡陌然。或栽植物,或蓄鱼虾,年可获厚利。于是有名之湖泽,成曲折之河渠,堤上芦苇,高越舟顶,水面狭度,仅容画舫之往来,至狭处且需停舟堤畔,以待来舟之过,乃得行进。

济南是一座什么样的小城(以前的大明湖畔)(5)

摄影:王琴

还有很多老济南人,喜欢到大明湖畔品茗赏景,而孩童,在夏天则喜欢到大明湖畔游水嬉戏。

来源:西圃雅集

作者:赵晓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