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茶是作为一种信仰而存在的,主要有两个因素∶

茶艺师形体动作语言表达(啜苦咽甘仪态灼灼)(1)

一是追求身体健康的自然力。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追求健康长寿的方式方法也不同。在东方,"道法自然"影响深远,个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紧密,特别在饮食的合理选择上,认为它以最自然的方式来增进身体健康,"药食同源"。饮茶健康,自茶的发现利用、传播发展至今,经历了约五千年、上千亿人的人体证明,同时有数百种茶书古籍、数千篇科技论文,从各个方面论述了茶的保健功效,确立了十分巩固的地位。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就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的记载;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利用现代科学仪器和手段进行茶与健康的研究,进一步表明,茶不仅是一种营养型和风味型的饮品,它作用于人体生理调节的功能显著,更是在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抗癌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日本茶道开创者荣西禅师著书《吃茶养生记》,也开宗明义"茶乃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山若生之,其地则灵。人若饮之,其寿则长"。因此,饮茶,缘起健康而养成的生活习惯,嵌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或缺。中国人均饮茶1.4千克,可计算为每人每天一杯茶的均量,无愧举国之饮。饮茶健康还提高了健康的生活品质。茶的信仰是秘而不宣地树立的,却强势地在现实社会中直接拉动了茶的消费、流通和生产,以及更广泛的文化行为,实现了哲学意义上的"照亮"。

茶艺师形体动作语言表达(啜苦咽甘仪态灼灼)(2)

二是获得精神慰藉的审美力。

茶本质的味道是"啜苦咽甘",人们将"啜苦咽甘"的饮茶体验投射到生活与生命之中。精益求精地炮制一碗茶,还是改变不了其苦涩的滋味,当人们徐徐体验其苦涩味时,喉舌在告诉人们其实是一种美妙的甘甜滋味。犹如人们平凡的人生,总是想通过勤勉努力来改变辛苦的日子,但日子总是多有波折,当人们能仔细品味苦难岁月时,才知道其实已获得人生的丰满回报。不以苦为苦,反以苦为乐,犹如"孔颜之乐"。但是,让普通人直接作这样的理解是十分艰涩的,需要途径,使之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实现相互改造的价值关系(审美关系),产生彼此的情感。于是,仪式化的饮茶方式被推崇。陆羽提出"精、行、俭、德"作为饮茶方式的仪式规定和精神气象,日本的饮茶仪式更体认到苦寂的审美趣味,其要旨归纳为"和、敬、清、寂"。现代技术发展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抑制不住对气韵生动的娴熟技术呈现出的审美趣味带来的强烈喜好,程式化的饮茶仪式也列入了民间艺术。在中国,称之为"茶艺"。凝神屏气地仔细选择"茶、水、器、火、境"茶艺要素,获得入场的资格;凝神屏气地端详沏茶的每一个动作和步骤,为一杯好喝的茶汤;凝神屏气地体察茶艺过程中瞬间的气氛、情绪变化,以人情感唤醒共同的节奏。当捧起茶汤与人合二为一时,凝神屏气的压力感一下子得到释放,涌上不可名状的美与和谐,刹那间体会到了永久。此刻,喝茶既实在又不实在,因为品赏到的已不仅仅是茶汤的味道,而是激荡心灵的情感倾诉。

茶艺师形体动作语言表达(啜苦咽甘仪态灼灼)(3)

茶的信仰,是建立在自然力与审美力的基础之上的。茶始终是生理解渴的内容之一,它的充实,使它的审美建立在充实之上。如孟子曰∶"充实之谓美。"茶艺的价值在于,将茶的信仰以人情感的方式,慰藉到每个平凡人的生活里。科技总是在追求创新,生命总是在追问意义。茶的价值追问,在五千年的历史血脉里,始终在接纳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延续。唐代的蒸青技术诞生了煎茶法,宋代技术改良了茶粉的质量有了点茶法,明清的散叶加工技术成就了延续至今的沏茶法。形式一直在创新,而对茶的信仰一直未变,并由茶艺来关怀当下。(本文为《中华茶艺文化》一书序言。图网络。)

茶艺师形体动作语言表达(啜苦咽甘仪态灼灼)(4)

点击上图小程序购书及查阅详情

书名:《中国茶艺文化》

作者:朱红缨 著

尽管茶艺这个词的出现比较晚,但茶艺活动历史悠久,文化底范深厚。它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席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谊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既然谈“艺”,就得有实操性,茶艺既然作为一种“艺”就得有“尺规”,这是我在众多“茶艺”书籍中看到比较具有实操性的一本,特推荐。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茶的三面相:“啜苦咽甘,仪态灼灼”

第一节 茶之为饮

一、饮之用

二、饮茶法

第二节 饮茶之美

一、风流与即兴

二、不完美的崇拜

三、审美态度

第三节 茶艺

一、仪式化

二、符号

三、精神

第二章 茶艺五元素:“格物致知,和而观之”

第一节 仁爱之道:茶

一、茶类划分

二、茶叶命名

三、品质的形成

四、茶叶审评鉴别

第二节 智慧之用:水

一、水的地位

二、沏茶用水

第三节 表礼之形:器

一、茶艺器具名称

二、按质地的分类

三、主辅位的划分

第四节 忠义之举:火

一、燃料与火候

二、候汤的情趣

第五节 信守之德:境

一、古人茶境情调

二、席、艺、境

第三章 习茶四必要:“仁心涵泳,仪规切己”

第一节 习茶必要之:成生活家

一、清洁

二、劳动

第二节 习茶必要之:人情礼法

一、人情

二、礼仪

第三节 习茶必要之∶规则学问

一、"尽其性"的技术规则

二、"合五式"的行为规则

第四节 习茶必要之∶志远豁达

一、天人合一

二、正德厚生

三、孔颜之乐

四、天地境界

第四章 流程五汤法∶"杯碗壶镀,烹沏有序”

第一节 直杯法∶"杯"主泡器

一、主泡器特征与适用

二、龙井茶直杯沏茶法

三、碧螺春直杯沏茶法

四、花草茶直杯沏茶法

第二节 撮泡法、轻酾茶法∶"盖碗"主泡器

一、主泡器特征及适用

二、花茶盖碗沏茶法∶撮泡法/128

三、铁观音茶盖碗沏茶法∶轻茶法

四、盖碗沏茶法的普遍性

第三节 酾茶法、瀹茶法∶"壶"主泡器

一、主泡器特征及适用

二、酾茶法∶乌龙茶

三、瀹茶法∶红茶、普洱茶

第四节 多样与简约∶其他主泡器的利用

一、煎茶法、煮茶法∶"蝮"主泡器

二、点茶法、吃茶法、碗泡法∶"碗"主泡器

三、简便的生活泡茶方法

第五章 茶会呈百态∶"人情雅集,茶席规划"

第一节 茶会的意义

一、茶会与茶俗

二、茶会与仪规

三、雅集茶会的历代风度

第二节 有茶席的茶会

一、无我茶会

二、品格席茶会

三、流水席茶会

四、奉茶会

第三节茶席设计

一、茶席设计原则

二、茶席设计内容

三、茶席设计类型

四、茶席中的插花

第六章 茶史谱四艺:“芼煎点叶,溯回从之”

第一节 唐前芼茶:以茶利用,以茶聚会

一、概说

二、茶、茗茶、无酒茶

三、茶汤制备的特征

四、饮茶方式功能兼备

第二节 唐代煎茶:茶器体统,茶理深沉

一、背景

二、唐代饼茶制作

三、陆羽茶汤

四、人文的饮茶方式

第三节 宋元点茶:茶技卓越,举国盛尚

一、宋代团茶制作

二、点茶法的茶汤制备

三、游戏的饮茶方式

四、补录:朱权与末茶

第四节 明清叶茶:元体日用,气象万千

一、概说

二、瀹茗、撮泡、工夫茶

三、淡远清真的饮茶方式

第七章 茶艺有三昧:“见茶是茶,欢喜自得”

第一节 形式属性

一、实用艺术:为沏好一杯茶而存在

二、造型艺术:呈现组合与空间结构

三、表情艺术:塑造形象,传达情感

第二节 审美特征

一、审美对象

二、审美要素

三、审美范畴

第三节 作品创作

一、创作原则

二、创作过程

三、创作步骤

参考文献

后记 茶艺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