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情歌(莎士比亚的浪漫爱情最终也没有逃过现实的命中注定)(1)

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

《莎翁情史》是环球影片公司1998年出品的爱情电影,影片以莎士比亚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为引线,讲述了一代文豪莎士比亚的的人物轶事及其浪漫的爱情史,并点出其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因及过程。

这部电影讲的是:1593年的夏天,伦敦剧场界的闪亮新星威廉莎士比亚面临一个重大的危机,他失去写作的灵感。伟大的莎翁却江郎才尽。这出戏叫作「罗密欧与海盗之女桃丝」。

莎士比亚需要一名女神激发他的灵感,没想到现实生活竟然反映他的创作,他爱上一个女孩,并将他带入他自己写的戏剧之中。

莎士比亚的情歌(莎士比亚的浪漫爱情最终也没有逃过现实的命中注定)(2)

莎翁情史

一位名叫薇奥拉的小姐假扮成男人,前去剧场为莎士比亚试演,莎翁也发现了她是女人,他们俩立刻坠入爱河,这时候莎翁的灵感如泉涌喷薄而出,将他们的爱情付诸成文字,他就是戏中的罗密欧,而薇拉成为他生命中的茱丽叶。莎翁不但得为他的剧本想出完美的结局,也得为他自己的爱情找到快乐的结局。

可是莎翁的运气没那么好,虽然他下笔如神,可是他却得面对薇奥拉必须嫁给魏瑟爵士的残酷事实。

莎士比亚的情歌(莎士比亚的浪漫爱情最终也没有逃过现实的命中注定)(3)

莎翁的女主

从小学开始,大家都知道,莎士比亚我们口中的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当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

对于这位文学巨匠,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经典语录,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经常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而且剧情都来源于生活,那么莎翁的作品有多少又与他的现实生活相契合呢?

而莎翁有名的遗嘱里的又有哪些情感秘密呢?他对爱情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莎士比亚的情歌(莎士比亚的浪漫爱情最终也没有逃过现实的命中注定)(4)

莎翁

《威尼斯商人》:爱情是盲目的,恋人们看不到自己做的傻事。这也许就是莎翁对爱情的领悟吧。

其实莎翁的爱情史并不复杂,1582年时年18岁的莎士比亚与一位农民的女儿,时年26岁的安妮·海瑟薇结婚。妻子比他大8岁。

婚后六个月,他们生了大女儿,3年后,生龙凤双胞胎,但是最终11岁的儿子却死于疫病。

莎翁的妻子则是一位典型的“贤内助”,曾长期在家乡一人抚养莎翁的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在莎翁死后7年去世。

那莎翁这么一清二白的婚姻史,又是如何激发他写出那么多的爱情悲喜剧呢?难道,这位文学巨匠的作品都是凭空想像吗?

而著名的遗嘱中只留给太太”一张次好的床“又诉说了他和妻子怎样的爱恨情仇呢?

莎士比亚的情歌(莎士比亚的浪漫爱情最终也没有逃过现实的命中注定)(5)

莎翁

那就先从莎翁的遗嘱说起。

莎士比亚曾发现其二女婿有婚外情,并生有私生子,莎士比亚有损门风的事很是不满,他决定修改了著名的“莎士比亚遗嘱”。

只给二女儿300英镑的遗产份额,相比其大女儿,莎士比亚给二女儿的遗产微不足道 。甚至其二女婿完全被剥夺了莎士比亚产业承继权利。

在他的遗嘱里,他专门为斯特拉福德镇穷人留下10个英镑,并给故乡的几位朋友每人一些可以买一枚戒指的钱。

可是,值得一提的是,莎翁的遗嘱中给妻子的遗产也相当可怜,可以说是分文未给,只留给其妻一张“次好”的床。这里的”次“字有意思,当时很有声望的莎翁,他不可能缺钱。莎士比亚在45岁时每年的收入相当于现在的2万美金。本来只给妻子一张床对于已经够寒酸了,还加了个”次“好,而不是”上“好,为什么呢?

莎士比亚的情歌(莎士比亚的浪漫爱情最终也没有逃过现实的命中注定)(6)

次好的床

莎翁的作品堪称爱情的百科全书,而他本人的夫妻感情,难道如此凉薄? 这位写尽了人性点点滴滴的文豪,他却拿出“一张次好的床”埋藏了他的婚姻和爱情。这是不是也是一个人间悲剧?

据说,当时莎士比亚因工作需要长期一人住在首都伦敦二十载,精心写作和演出。而其妻则在老家一人带孩子生活。夫妻二人长期分居,聚少离多。

对于莎翁这样的大文豪,和一个农民的女儿,有没有共同语言,我们不得而知,事实上如果能和莎翁的水平相匹配,估计历史上会留下他们一起切磋文艺的佳话,可见没有。有的只是妻子一人在家乡抚养三个孩子。

难道就这个聚少离多就够得上他们的婚姻没那么幸福美满吗?显然论据不足。

莎士比亚的情歌(莎士比亚的浪漫爱情最终也没有逃过现实的命中注定)(7)

哈姆雷特

我们知道,相比镇上平均28岁才结婚的男人们,莎翁18岁结婚,相比21岁成年还有3年,所以,莎翁的早婚应该是另有蹊跷之处。

来自伍斯特教区主教的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保证书,落款于1582年11月 28日,内容是交纳40英镑,以保证“威廉·莎士比亚与斯特拉福德镇的少女安妮·海瑟薇结婚”。这份得特许的婚事里到底又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按照当时莎翁的经济水平,这40英镑他是无法拿出来的,而促使这份婚约得以保证的就是他的妻子家里的两个长者。

6个月以后的1583年5月28日,莎士比亚与安妮·海瑟薇抱着他们的刚出生的女儿在教堂受洗。可见,他们的大女儿属于婚前财产。事实上,在那个年代,姑娘未婚先孕将蒙受羞辱,打掉孩子也不被允许,结婚无疑是最佳的选择。看来,结婚对于莎翁而言真的是无奈之举。

他和妻子的一纸婚姻里到底有多少爱情的成份?

莎士比亚的情歌(莎士比亚的浪漫爱情最终也没有逃过现实的命中注定)(8)

爱的徒劳

在他的《爱的徒劳》 里写了这样一段台词:“她已经有两个月身孕了,”丑角科斯达德对农家女诱骗者、大言不惭的阿玛多这样说。

“你这是什么意思?”阿玛多问,他想用咆哮、威吓来摆脱当时的处境,但科斯达德坚持道:“她很快就要生了。那孩子已经在她肚子里说话了;它是您的”。

他在自己的戏剧中一再告诉观众,在婚前保持贞洁至关重要。在 《第十二夜里》,奥西诺公爵还建议道:“女人应当拣一个比她年纪大的男人,这样她才跟他合得来,不会失去她丈夫的欢心。”

莎士比亚的情歌(莎士比亚的浪漫爱情最终也没有逃过现实的命中注定)(9)

第十二夜

所以,作品来源于生活,看来不是虚妄之词,字字痛心,有据可查。

在他写的剧本里,他也一再警告,男子不可娶年长的女子为妻——“这将是男人一生的悲剧”。

当然,这些言论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作者的作品往往是时代的反应,他的思维也会局限于时代。

1610年,伦敦爆发一场瘟疫。莎士比亚选择退隐,回到妻子身边。这年他写下了《冬天的故事》,结局是看似永远分离的夫妻取得了动人的和解。

其实道理都一样,本来就没有多少共同语言,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本来就不是婚姻中人应该有的样子,试图靠着孩子作为纽带,能拴住他们的人,拴不住他们分崩离析的心。

莎士比亚的情歌(莎士比亚的浪漫爱情最终也没有逃过现实的命中注定)(10)

第十二夜

他曾经感慨:啊!婚姻的烦恼!我们可以把这些可爱的人儿据为己有,却无法掌控她们的各种欲望。他究竟对于自己的婚姻有多失望,而他的婚姻又带给他多少烦恼呢?她的妻子为人母亲,为他妻子有多少欲望他不以控制呢?

莎翁只好把美好的爱情寄于他的作品中,他创造了两对最伟大的情侣——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都是对痴男怨女的描写,莎翁对爱情的梦想也淋漓尽致地表现于他们身上。

很多挺莎翁的“莎”评家们,他们想给莎翁找个借口,说当时“上好的床”是用来给客人的,“次好的床”才是夫妻所用。而得不到更多的钱财,他们解释说,是因为妻子是个文盲,不懂得理财,钱放到她手里她也玩不好,还不如让大女儿掌管着。

这些其实总归都是大家良好的愿望。

莎士比亚的情歌(莎士比亚的浪漫爱情最终也没有逃过现实的命中注定)(11)

哈姆雷特

但是还有一个事实,就是莎士比亚在立下遗嘱后,又为自己写了四行诗,刻在墓碑上:

  朋友,看在耶稣份上请住手,

  不要挖掘这里的泥土。

  不掘此墓者,将获福佑,

  动我尸骨者,定受诅咒。

就因为这份另类的“遗嘱”,莎翁的妻子生前提出希望与丈夫合葬的意愿竟未实现,她最终只能葬在丈夫墓的旁边。不知道,能给莎翁有没有更好、更合理的解释呢?

莎翁更多的得以实现和一直没有实现的愿望可能都在他的作品中暗含了,我们读他的书,才能从中挖掘他的思想和灵魂。

莎士比亚的情歌(莎士比亚的浪漫爱情最终也没有逃过现实的命中注定)(12)

奥赛罗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1601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所有戏剧家的作品。

莎士比亚的情歌(莎士比亚的浪漫爱情最终也没有逃过现实的命中注定)(13)

李尔王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通读莎翁的系列作品,全面了解莎先生的生平,对于他自己的爱情以及婚姻生活其实在他的作品中都可以涉及。因为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他产生多少产品,都来源于生活。

我们再看看大家都怎么评价他的作品:歌德说:“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这一生都属于他了。”博尔赫斯说:“上帝梦见了世界,就像莎士比亚梦见了他的戏剧。

”为了纪念莎士比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而这部全集正好赶上京东的秒杀价,还有满100减50,还是比较合算的。这个优惠活动在26号结束,所以,喜欢的友友在26号之前都可以拿到优惠价。歌德说:“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这一生都属于他了。”博尔赫斯说:“上帝梦见了世界,就像莎士比亚梦见了他的戏剧。”为纪念莎士比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莎士比亚的情歌(莎士比亚的浪漫爱情最终也没有逃过现实的命中注定)(14)

莎士比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