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大雁的长鸣,划过了静谧的深空,像一支曳光的箭,穿透岑寂的圆心,从地平线呼啸而过我突然感到一种震撼,目送整齐的雁阵越过茂密的山丘,仿佛领悟到一种茫然莫测、苍凉古意的悲秋,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这个城市的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城市的秋(古城的秋)

这个城市的秋

一声大雁的长鸣,划过了静谧的深空,像一支曳光的箭,穿透岑寂的圆心,从地平线呼啸而过。我突然感到一种震撼,目送整齐的雁阵越过茂密的山丘,仿佛领悟到一种茫然莫测、苍凉古意的悲秋。

秋,从我的头顶划出一道弧线,飞越旷野的苍穹。

秋,从一片落叶,凝视着季节与失落,给土地一种厚重。

每每谈秋,总会给秋来一场淅沥的雨,浇灭昨天的炎热,而迎来今日的缠绵。郁达夫《故都的秋》把古都北平写得那样畅然;峻青的《秋色赋》比起欧阳修的《秋声赋》,峻青先生把秋天写得那样蓬勃向上、果实金黄,令人心驰神往。当我走过田野,秋的气息,总是和丰收的歌儿连在一起。凉爽的风告诉我,夏天容易冲动,而秋是成熟的,它带着思考,反复论证行动的哲理,随着秋风的飘逸,落下淡雅的清香。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一日傍晚时分,我独自行走在博物馆和文化长廊通幽的小径,不经意间,一阵凉风迎面吹来,啊!好爽的秋风,好凉的浅秋。

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也是走在这条路上,迎面的落雁湖公园一片葱茏茂密的树林,喧嚣不已,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而长廊右侧正在维修建设的小喷泉广场,那空旷间蛙鸣声,时断时续。只是今日,一切变了,整个周边的树木、花草、小径、喷泉和悠闲的行人,构成了一幅古城秋天的水墨丹青。

古城依兰的秋天,总是那么秋高气爽,浓烈的晚霞照射着这座小城美丽的轮廓,那纵横的街道、林立的高楼、错落有致的公园小品,移步换景中,阳光一束束射向大地,真看不出是夕阳西下的意思。所不同的,阵阵风儿吹过,已没有了前些日子火辣的感觉,没有了先前的野性,渐渐清凉起来,这样的时节,这样的景致,吸引了这座城市中的许许多多人,走出家门,和我一起走在这条路上,领略夏日远去后风清云淡的感觉。

远处树影婆娑中,星星点点散落着几处城中建设的施工队伍临时搭建的简易彩钢工棚,夕阳西下,把小城分成了两半,一半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金黄耀眼。一半在绿树的掩映下,显得淡淡的。临时搭建的民工食堂蒸笼喷出的蒸气伴着饭菜的香气袅袅升起,凝结在周边的树影中,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此时此刻,我静静地、傻傻地仰望碧蓝的天空,心生问秋:这是谁临摹了谁的作品?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场景,谁人怎能离去——夕阳完全褪去,晚霞现于前台。远处的天空,挂满了云彩,浅蓝色,层层叠叠,一种美,一种景,一种情,看着浅浅的,诗意浓浓的。这一切,只需轻轻点笔,写满秋的宁静,令美卷尽收眼前,晚霞映衬,分不清是景,还是影,道不明是心,还是情。

悠然漫步,拾掇秋日的叶,收获秋日的景,抚慰秋日的风,心境便在这里升腾。一片树林下那落叶,不紧不慢,悠哉悠哉,飘落下来,一片一片,而今还是淡秋,那些落叶不少还是绿色,这就是此刻古城依兰的浅秋!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秋的季节,来去会有时,人生四季长廊,秋时五谷丰登,硕果累累,用心致观赏,用文字记录,珍惜当下,且行且珍惜。

秋天,是人们回避不了必然经历的季节,无论是时令之秋,还是人生之秋,有了阅历,有了苦难,有了沧桑,才有了秋天的成熟与收获。

是啊!人生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最美的色彩莫过于两鬓如霜,莫过于果实的金黄;人生的秋天,美的不仅是色彩,更有风韵。假如你已进入人生的秋天,你也许不再有临风的飒爽,但如果你能从容欣赏秋的清寂凄楚,冷静思考秋的悲凉寂寥,细心品味秋的明澈闲逸,你就多一份无需点缀洒脱和超出世俗繁华的孤傲。才能让人生的秋天天高云淡,远如秋山,如若秋水。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秋词》中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天的奉献是无私的,秋给人们的境界是深远的。

站在浅秋的清爽里,我想到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秋,在我心中是极其美的一个季节,我赞秋的静美,更赞它果实累累。

离合不惊,枯荣随意,惯看秋去春来,笑迎日出日落。在每一个季节,大自然都赋予了它特殊而神奇的意义,人生的季节也是如此。

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