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后门”通常是为了方便出入而设置的,有的自家院子就有前门和后门,那您知道北京城的“后门”在哪儿吗?

在哪可以看到北京城(北京城的后门儿在哪儿)(1)

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图》中的地安门

北京的“后门”在明朝时被称作北安门,百姓们也称其为“厚载门”,其实就是“地安门”。以前,地安门差点被烧毁,据《大清高宗皇帝实录》记载:“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四日,谕“地安门外被火房屋,相距地安门甚近,该步营兵丁尚能保护地安门外,甚属勇往。著施恩所有保护地安门人等,每人给银二两,以示鼓励。”这项记载足以看出乾隆皇帝对地安门的保护。

在哪可以看到北京城(北京城的后门儿在哪儿)(2)

清末的地安门

地安门南面景山,北面鼓楼,外观巍峨雄伟,为砖结构的宫门式建筑。地安门是北京城的北门,是中轴线上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与之对应的就是北京的南门,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天安门。地安门与天安门相互对应,有“天地平安、风调雨顺”之意。

在哪可以看到北京城(北京城的后门儿在哪儿)(3)

清末地安门

在历史中地安门的作用非常大,皇帝北上出征、巡视都要从此经过,并且早些年,在地安门内还设置了很多为皇宫服务的衙门,如司设监、司礼监、酒醋局、织染局、巾帽局、火药局、钟鼓司、蜡库、兵器库、帘子库、皮房、纸房、安乐堂等等。

在哪可以看到北京城(北京城的后门儿在哪儿)(4)

1917年甘博拍摄的地安门

地安门是皇城四门之一,地安门充满了浓浓的市井生活气息。地安门是皇家宫殿的组成部分之一,据说地安门在清末民国的年月里非常破败,琉璃瓦的屋顶上长着很多杂草,建筑的红漆已经剥落,尽管这样,建筑的体量也很伟岸,一年四季都各有风韵。

在哪可以看到北京城(北京城的后门儿在哪儿)(5)

景山上北望中轴线,图中由近到远依次为:寿皇殿、地安门、鼓楼(摄于1910年)

然而它的厄运难逃,地安门在众多声音的诉苦中被拆除了,原因是对交通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甚至有些人因为这些古老的建筑而断送了生命。在1951年5月17日,一位24岁的年轻工人在骑自行车由南往北过地安门向西拐,当时一辆车由西往东开,因为地安门的障碍,双方都没有及时发觉,由此引起了一场严重的车祸,致使这位年轻人成为了残废。但是地安门的拆除不光是拆除了一座古老的建筑,而更多的是拆除了老北京人对它的亲切感情,我想也许经历过的人,才会有切身体会吧!

在哪可以看到北京城(北京城的后门儿在哪儿)(6)

站在鼓楼上南望中轴线,最远的为景山、中间是地安门、右边是北海(摄于1920年)

作者:温白开

码字实为不易,请您高抬贵指转发本文,您的鼓励是我们努力创作的巨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