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家孩子上初一了,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但是最让人头痛的就是文言文翻译了......".这是我昨天晚上在微信上收到的一条信息。
其实,文言文翻译这个问题,比起之前我帮助其他家长解决的孩子记忆力差,偏科等问题要容易多了。我当时是这么回复这位家长的:只要按照我说的方法做,孩子就能轻松应对期末考了!
一、保留原文中的词语
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谥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翻译时不宜改动,都要保留原词。
例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解释:“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
另外,文言文里有不少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如“披荆斩棘”“气象万千”“千钧一发”等,一般都能理解,不需再译,否则反而显得不通顺。
二、替换词语
文言文里的不少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现在仍在用,但现代汉语不再用原文的词表示,而是用了另外的词。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意思与之相当的词进行替换。
例如: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列论战》)
翻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解释:此句中的“师”“伐”要用“军队…‘攻打”来替换。
另外,有的词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常用,但表示的内容有区别,翻译时不能用今义去推敲古义,而要用现代汉语中与文言文词语的意思相当的词去替换,以免造成误解。
三、调整语序
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来调整语序。
例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
翻译:你太不聪明了!
例2:何以战?(《曹刿论战》)(宾语前置)
翻译:~您凭借什么应战呢?
四、引申词义
文言文里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遍,往往一个词可以有两三个或更多的意思,这些意思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而是由一个本义派生、扩展、引申出来的,奇迹用切合原文语境的表示引申义的词来翻译。
例如: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翻译: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了它原来的规模。
“增”本义是增加,引申为扩大;“制”本义是制作、制造,引申为规章、制度,再引申为规模。翻译时选取它们的引审义。
五、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翻译文言文时,下列几种情形需要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由于时间关系,只能讲一种,有疑问可以直接加我微信交流!
文言词语单音节词居多,翻译时应将文言单音节词补充为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双音节诃。
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翻译:一大国的虚实是难以推测的,我惧怕他们有埋伏。
“测”“惧”“伏”都是单音节词,应译为双音节词“推测"惧怕。
六、删去不译
文言文里的一些虚词,只在句中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里也没有相应的词语对应,就可以删去不译。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翻译:陈胜是阳城人。
说了这么多,其实归纳起来就是简单的6个字:留,调,换,增,删,变。不过在实际的考试中,还是要学会灵活使用,才能获得高分。
这其实也和孩子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关系,如何培养?这就是我之后陆续会在免费网络公开课里分享的内容了,当然,家长们也可以看看我分享在朋友圈的文章或者直接和我沟通!
请加微信号(2436931705),免费领取《超强学习能力法》书,我专注于记忆力提升、中小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希望能在教育问题上对诸位家长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