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湿疮”。古人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的不同,又有“浸淫疮”、“血风疮”、“火革疮”等名称。肛周湿疹是湿疹中常见的一种,专指发生在肛门周围皮肤的湿疹,中医称之为“肛门湿疡”。中医历代医家在治疗肛门湿疹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肛周湿疹会转成全身湿疹吗(湿疹是一种较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1)

一、肛周湿疹发生于肛周皮肤的湿疹,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多见于老年人

1、概述

肛周湿疹是湿疹中的一种,是指发生于肛周皮肤的湿疹,属肛肠科常见病。临床上皮肤损害主要见于肛周,但亦有部分患者病变蔓延至会阴、前阴及臀部周围等部位。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肛周皮肤瘙痒、潮湿等,肛门局部可见丘疹、结痂、脱屑、皲裂等不同程度的皮损表现。

本病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常多于女性由于肛门周围神经丰富,感觉敏锐,故本病导致的瘙痒、潮湿感等不适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病机制复杂,与变态反应、神经功能障碍及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均有一定程度的联系。

因此,现代医学多运用抗组胺药或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等抗炎、抗过敏的药物来治疗本病。但上述药物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仅为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长期应用可引起皮肤萎缩、局部多毛和耐受现象等不良反应。

肛周湿疹会转成全身湿疹吗(湿疹是一种较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2)

2、中医认识

中医文献中类似湿疹的疾病记载甚多,大部分文献将湿疹类的疾病称之谓“疮”或“癖”。若细辨之,常将湿邪偏重,兼有皮损、渗出的急性期湿疹称为“疮”;而将风邪偏重,皮肤纹理干燥肥厚的慢性期湿疹常称为“癣”。

《金匮要略》中将湿疹称之为“浸淫疮”,并记载了浸淫疮的治疗方法,“浸淫疮,黄连粉主之。”湿疹类疾病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古人运用取类比象的思维,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的不同,称之谓“浸淫疮”、“风血疮”、“湿疮”等。

而对于不同部位的局部湿疹,又有不同的名称,如手足湿疹称之谓“涡疮”;肘、膝窝部的湿疹称之谓“四弯风”等。肛周湿疹,中医有“肛门湿疡”、“风疳”等不同之称谓,如清代《外科大成-不分部位小疵》云:“风疳形如风癣,……,由风湿客于谷道也。搽如圣膏。”

肛周湿疹病因病机复杂,多责之脏腑失调或禀赋不耐,外邪客于肌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素问-气交变大论》所云:“身热肤痛而为浸淫”。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明确强调了风邪、湿邪、热邪在湿疹类疾病发病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风邪与湿邪常相互兼夹而共同侵袭人体,是造成皮肤疾患的主要原因。《诸病源候论》在有关湿癣类疾病病机的论述中指出:“湿癣者,……,湿多风少,故为湿癣也”。由于肛周湿疹特殊的发病部位,肛周湿疹患者易受粪便、肠液等外湿的刺激。湿性重浊、趋下,易侵袭人体下部。

肛周湿疹会转成全身湿疹吗(湿疹是一种较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3)

因此,湿邪贯穿本病发展过程的始末,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湿邪可兼夹风邪、热邪侵袭肌表腠理,外邪客于肌肤腠理,外不能透达,内不能疏泄,可致气机阻滞,久而化热,所以肛周湿疹发病具有风、湿、热夹杂为患的特点。

肛周湿瘆患者其临床症状常因风、湿、热邪三者偏盛有异而各具特点。若外邪久羁,肛门局部气血凝滞、气血耗伤,肌肤失养,则可见肛周皮肤粗糙、鳞屑、苔藓化等慢性病理改变。

二、了解肛周湿疹的发病机制,长期久坐、久卧影响肛周局部的血液循环

肛周的腺体分泌功能亢进时,易导致泌物堆积,从而利于微生物的繁殖感染,可导致肛周局部皮肤的炎症反应。肛周湿疹人群病变局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所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可导致变应性炎性反应;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制剂在肛周湿疹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包括肛周湿疹在内的湿疹类疾病很多都是基于受遗传因素影响的过敏体质而发病,其发病主要是与保护皮肤屏障功能的丝聚蛋白及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4功能缺陷密切相关。长期的久坐、久卧等情况可导致肛门局部受压迫,影响肛周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液循环。

而淋巴细胞归巢和淋巴液回流循环是机体协调平衡全身免疫和局部免疫的重要途径。因此,肛门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亦可能是肛周湿疹发病的重要机制。湿疹人群具有较高的负性情绪水平,亦倾向于表现更多负性身心症状。

肛周湿疹会转成全身湿疹吗(湿疹是一种较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4)

同时,压力及焦虑、抑郁等其他负性情绪可能会导致湿疹人群病情加重或复发;同时此项研究提示精神心理干预联合对照组常规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能提高对照组常规治疗肛周湿疹的疗效。

目前,主要有两种免疫学机制假说,一是潜在的免疫因素活化导致表皮屏障功能障碍引发湿疹;二是湿疹患者的表皮屏障功能障碍激活免疫而致病。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免疫因素在湿疹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

三、了解中医有关肛周湿疹治疗的研究,中药外用可直接作用于患者病处

1、中药口服

肛周湿疹虽病变在肛门局部,但临证治疗时仍不应忽视中医的整体观念。应四诊合参,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治疗以怯邪扶正为要旨。本病根据其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将之分湿热下注证、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等辨证分型。

现代医学将肛周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肛周湿疹,多从湿、热等方面来辨证,临床上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清热止痒、燥湿消肿;慢性肛周湿疹,治疗多以祛风养血除湿为主。

肛周湿疹会转成全身湿疹吗(湿疹是一种较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5)

2、中药外用

中药外用可直接作用于患处,透皮吸收,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及胃肠道吸收,故可减少胃肠道刺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除中药膏剂的外用涂抹外,中药熏洗坐浴也是中药外用治疗肛周湿疹不可忽视的治疗方法。采用自拟燥湿止痒洗剂坐浴治疗肛周湿疹,并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相对照。

得出结论自拟燥湿止痒洗剂在改善患者肛周皮损、瘙痒程度、皮肤渗液方面优于对照组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比较经典方剂苦参汤坐浴与常用的治疗肛周湿疹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提示,苦参汤坐浴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优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且复发率更低。

3、中药口服联合中药外用

中药口服联合中药外用是临床上治疗肛周湿疹的常用方法,其可从整体和局部协同调节人体气血。采用四物消风散加减联合外用肤痔清软膏治疗肛周湿疹,并与氯雷他定片联合外用肤痔清软膏相对照,结果显示四物消风散加减内服联合肤痔清软膏组的总有效率、复发率均优于氯雷他定片联合外用肤痔清软膏组。

肛周湿疹会转成全身湿疹吗(湿疹是一种较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6)

4、针灸

针灸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在肛周湿疹的治疗中,针灸疗法常与中药或其他治疗方法相配合运用。针灸疗法虽未被广泛用于肛周湿疹的治疗,但有文献报道,其对于肛周湿疹的治疗亦有良好的效果。

采用止痒方熏洗联合长强穴针刺治疗肛周湿疹,与单独使用止痒方熏洗治疗肛周湿疹相对照,结果显示配合针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并且配合针刺治疗组的随访复发率更低。耳穴贴压因其简便易行,在肛周湿疹的治疗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联合运用耳穴贴压疗法,可提高常规西药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

肛周湿疹会转成全身湿疹吗(湿疹是一种较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7)

5、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常联合其他疗法治疗本病,选取长强穴穴位埋线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肛周皮下末梢神经离断术治疗肛周湿疹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长强穴穴位埋线辅助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能降低复发率。

结语:肛门周围的皮肤有诸多放射状皱褶,丰富的毛囊、皮脂腺及汗腺等特殊的解剖结构。肛周湿疹人群病变局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产生的毒素等物质亦可作为超抗原,激活人体免疫。中医学对于本病的认识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