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我用一支笔,写这世间温情冷暖!

知否大娘子第几集知道自己身份(大娘子和康姨妈的不同人生)(1)

YIBAO|《知否》原著书评


01

王家是世代簪缨的大家,王老太爷配享太庙,王老太太更是诰命加身。

王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是嫡长女康姨妈,另一个嫡幼女王若弗。

这两个女儿其中长女尤为受宠,因为长女长得极其像她,而且容貌甚是艳丽,自小就十分聪明伶俐,懂得在父母跟前撒娇卖乖,比老实木讷的儿子聪明,更比直来直去的次女机灵,老夫妇不免对长女多加疼爱,但是谁料想这个宠爱,日后却为长女招来祸端。

跟姐姐康姨妈不同,王若弗自小是跟着叔父长大的,她四五岁时,父亲被派到西北巡检,她母亲一意要跟着,无奈之下王若弗只能跟着叔父。

虽然跟着叔父长大,但因为叔父没有闺女,其实对她还是宠爱的。然她叔父到底是生意人,当然比不上她父亲的学识,这也导致王若弗并不识得几个字,却会算账。王若弗长到十岁才跟父母团聚,那时候她的性子已经养成了,她这一辈子都是横冲直撞这么过来的。

其实跟姐姐相比,王若弗是有点自卑的,生得没有姐姐好看,也没有姐姐那么有才华,跟姐姐一比,自己就像个粗鄙的妇人,再加上父母更宠爱姐姐,王若弗一直觉得自己比姐姐低人一等。

知否大娘子第几集知道自己身份(大娘子和康姨妈的不同人生)(2)

按理说,那个受尽父母宠爱的美貌有才学的女儿才会嫁得好,有好命;可是谁也没想到,好命的却是王若弗。

原著里,王若弗有一句话说的很对:“这世上好坏都难说得很。”

康姨妈有着一副好牌,前半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然而结婚之后,她的人生就走了下坡路;王若弗相比较于康姨妈是一副烂牌,但是却歪打正着,结婚之后,处处都比她姐姐过得好,就连儿女都比她姐姐有出息。

大娘子王若弗跟康姨妈有着不同的人生,大娘子虽然被姐姐陷害了一把,被罚到宥阳老家去守祠堂,但是她最终得到了明兰的谅解,回到了盛家之中。再说了有长柏哥跟海氏,还有华兰如兰,大娘子这一生不会过得太惨;

康姨妈呢,原著中康姨妈的下场极其悲惨,坏事做尽被关到了慎戒司,成日里受尽折磨,最后的结局莫过于凄惨死去,而且是众叛亲离。

仔细去对比大娘子跟康姨妈的不同人生,我从中看到了这四个真相,值得所有人深思。

知否大娘子第几集知道自己身份(大娘子和康姨妈的不同人生)(3)

02

第一个真相:慈母多败儿,过分宠爱跟夸赞就是“捧杀”

康姨妈从小是被捧着、夸着长大的,夸没事,但是你要教导自己的子女知理明事,可王老太太呢,对于这个长得像她的女儿,只是一味的捧,即便是做错了事也是捧。

一个孩子被捧着长大就会渐渐的不知天高地厚,眼睛会长到天上去了,会瞧不上这个,瞧不上那个。在康姨妈看来是什么?人人都该顺着我,我想要什么就得要什么,只要是有一点不顺心她就会心生怨恨。康姨妈心里不平衡,会觉得像我这样的出身还有美貌,怎么可以落得这样一个结局。

越是愤恨越会不平,但是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康姨妈仗着王老太太跟王老太爷的宠爱为所欲为,反正做什么坏事都有人兜着,这也使得她越来越肆无忌惮,事事睚眦必报。她觉得自己就得过得好,人人都不能如她,别人要是比她过得好,她心里就会气急了。

明兰说康姨妈是“官逼民反”所以才变坏,我并不同意,在我看来她骨子里就是坏的,正如长柏所言:“姨母早就是烂果子了,只会牵连家人。”

王老太太错就错在“慈母多败儿”,一味的宠这个长女,却没有教给她一个是非观,她骄纵惯了,性子已经养成,也就不懂得收敛了。

知否大娘子第几集知道自己身份(大娘子和康姨妈的不同人生)(4)

这样让我想起了我婆婆帮忙带孩子那会儿,也是一味地捧,夸得我都不是很好意思。我儿子那会一岁半,犯个什么事我婆婆都是拍手称赞,我要是打孩子我婆婆也不愿意。后来还好,婆婆因为年纪大不能带孩子,我就赶紧将她送回家了。

婆婆走了之后,我带孩子向来是该打打该骂骂,正确的地方我可以用正向的语言夸赞,但是错误的地方必须得指出来,也得让他知道做了错事要受到一定的惩罚。

不能只夸孩子,不分是非,早晚会成了“捧杀”。

如此宠爱,只会害了她。

知否大娘子第几集知道自己身份(大娘子和康姨妈的不同人生)(5)

第二:嫁人不能只看外在,更要注重内在,以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其实康姨妈的婚事怨不得自己父母,这个婚事也是她自己选的。她是父母最受宠的长女,她想嫁谁岂不是自己说了算,当初盛纮跟康姨夫同时上门求亲,是她自己在屏风后面看中了康姨夫。

盛纮跟康姨夫在年轻的时候长得都是偏偏俊秀的美少年,但是就家世来说,康家是先帝的股肱重臣,他们两家是门当户对,而且康姨夫还中了进士,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相比之下,盛纮就有点逊色了,祖父早逝,官场上也没有根基。

嫁人不能只看外在,更要注重内在,有的是豪门大户,但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盛家人口简单,婆婆也不是亲娘,盛纮又是个上进的,吃过苦反而可以成为“潜力股”;康家虽然是豪门大家,但是康姨夫没有担当,又是个公子哥,而且亲戚复杂,三姑六姨一大堆,婆母也不是个讨喜的。

这样对比来看,其实嫁盛家才会更好一些。

因着康姨妈选了康姨夫,这才使得王若弗嫁给盛纮。

古往今来,嫁人都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女人在选的时候一定要选好了,更要注重内在,否则不过是一时的荣华,婚后日子仍然是苦不堪言。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曾有一个读者跟我说自己要找一个没有房贷的男人,她找的老公家庭条件是不错,也没什么经济负担,但是不上进,处处都得依赖父母。结果怎么着,后来父母不给力,她老公也烂泥扶不上墙,结果日子过得更惨。

女人要挑选一个什么样的老公?他自己一定是有能力的,且品行敦厚,而且很有上进心。自己有能力,比靠父母庇佑强得多。

知否大娘子第几集知道自己身份(大娘子和康姨妈的不同人生)(6)

第三:为人一定要厚道,有底线

康姨妈最后落得一个凄惨的结局,主要是她自己心肠太坏,把所有人都给得罪光了。她在康家更是坏事做尽,手段毒辣,康姨夫虽然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是康姨妈更为阴险毒辣,他们早已经没了夫妻情谊。

另外康姨妈是个很傲慢的小姑子,对待哥嫂也是不尊重,王家舅母恨她恨到极点,老早就想收拾她了。下毒的事情败露之后,康姨妈也就落到了王家舅母手里。如果康姨妈为人敦厚,也不至于把娘家夫家都给得罪光。

再加上康姨妈还陷害自己妹妹王若弗,结果导致妹夫家也恨她到了极点,恨不得将她“碎尸万段”。

康姨妈手段极其厉害,这些年来康姨夫房里的不知道出了多少人命,发卖了多少妾室。而每一次闹出事来,都是王家舅舅给他收拾烂摊子。

长柏就说过:“这些年来,舅舅不断地替姨母收拾烂摊子。不论祖母如何苦心教导,姨母仍旧我行我素,刻薄庶出儿女,虐待妾室通房,在内宅动辄打骂动刑,草菅人命。”

王家舅母为什么恨这个小姑子,嚣张也就罢了,还连累了她的夫婿,而且处处为难她,什么事都要掺合。

大娘子王若弗就不同了,她虽然性子鲁直,度量狭小,斤斤计较,待人也不宽厚,脾气又冲,但是心眼不坏,而且会理家管家,真正阴险毒辣的事她也做不出来,要不然也不会被林小娘压制那么多年。

为人还是要有点底线跟善良,否则你把人都得罪光了,你落难了,谁会帮你?

知否大娘子第几集知道自己身份(大娘子和康姨妈的不同人生)(7)

第四:不要埋怨他人,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康姨妈自己过得不好,但是她只会记恨他人,却并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事情败露之后,她对着母亲怒吼:“好,好!我不如妹子嫁得好,女婿儿子各个有出息,夫婿也风光,在娘心中自然不同。我如今落魄了,夫家又没本事,怨不得娘家瞧不起。如今连骨肉至亲也来踩我一脚,我,我还不如死了好。”

她从来不懂得反省自己,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一步错步步错。

其实盛家老太太年轻的时候跟康姨妈很像,性子也是很傲,谁的话都不听,受宠惯了。但是盛家老太太不同的是什么?她外表厉害,骨子里是柔软的,心肠是好的,只会跟自己男人厉害,却做不出什么真正邪恶的事。盛老太太这样的人,反而经历了挫折之后会自省。

康姨妈呢,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是一味的怨这个怨那个,其实谁也没有负她,是她自己咎由自取。

知否大娘子第几集知道自己身份(大娘子和康姨妈的不同人生)(8)

03

大娘子跟康姨妈虽然是一母所出,但是却有着不同的人生,而且相差甚远的结局。

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作为母亲教育孩子一定切记不可“捧杀”,你可以宠,但是真正的疼爱是教导他有是非观,知理明信,该教的还是得教,一味的觉得自己的孩子好,宠溺他,他反而会有不好的结局。

另外在婚恋观上要注重内在,切不可只看重外在金钱。有的人不过是一时有钱,但是能不能真正过得好,又是另外一回事。

为人要厚道,有底线,切不可作恶多端,你要知道一切的恶果都是自己当初种下的因,你会不会有好的福报就得看你自己做了什么事。过得不顺遂不要埋怨他人,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若是嫁的不好,可以换个人,而不是把自己给逼疯了。

总而言之,切不可成为康姨妈,否则人生会悲惨至极。

王老太太这个母亲极为失败,她嫁了一个好老公,但是在教育儿女上太失败了。做父母要学盛老太太,把儿女教成长柏跟明兰,也会有好的福报。

今日话题:康姨妈跟大娘子这两姐妹,你想说点什么?欢迎留言。

- END -

★作者:YIBAO;情感原创作者,写这个世界温暖的感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