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提出了“华山论剑”的说法,第一次华山论剑发生在《射雕英雄传》正篇故事开始之前,那时王重阳、洪七公、欧阳锋、段智兴以及黄药师五位高手汇聚华山,来了一次长达七天七夜的鏖战,最终是由王重阳夺魁,被众人视为“天下第一”高手。

可这个时代的高手何止五绝?就明面上来看,那铁掌帮帮主也是有资格与那五人一较高下的,还有那古墓派的祖师婆婆林朝英武功也不输王重阳,再有隐于暗处的斗酒僧,那人能逼着王重阳与他斗酒,实力自然也不在王重阳之下,金庸的故事总是在表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郭靖在神雕初期中的地位(神雕中也有明教)(1)

(五绝剧照)

同样的,到了《神雕侠侣》书末,武林中的绝顶高手也许也不只有五绝而已,还有一人或许也有资格与他们一较高下,那人便是当时的明教教主,那人若来了,有可能夺得五绝的一席之位吗?

一、明教的传承

明教势力正式登场是在《倚天屠龙记》一书中,作为“射雕三部曲”的终结篇,《倚天》的时代背景设定在元末明初之时,此时的武林格局是六大门派对抗明教,等于说明教算是“一家独大”的状态,不过此时的他们是在走下坡路的,阳顶天死后,明教支离破碎,才让六大门派有了灭除明教的想法。

所以光从此书的设定来看,明教绝不是刚刚崛起的门派。

郭靖在神雕初期中的地位(神雕中也有明教)(2)

(明教剧照)

不过结合书中细节来看,明教其实早就存在了,甚至早在《射雕英雄传》的故事发生之前就已存在。

比如《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就回忆过:“魔教中人规矩极严,戒食荤腥,自唐朝以来,即是如此。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领方腊在浙东起事,当时官民称之为‘食菜事魔教’。食菜和奉事魔王,是魔教的两大规律,传之已达数百年。宋朝以降,官府对魔教诛杀极严,武林中人也对之甚为歧视,因此魔教教徒行事隐秘,守规吃素,却对外人假称奉佛拜菩萨,不敢泄漏自己身份。”

而《射雕英雄传》中周伯通在向郭靖介绍《九阴真经》的来历时也提到过黄裳征明教的往事,那黄裳武艺高强,尚且无法拿下明教,可想而知明教早已有一定规模。

郭靖在神雕初期中的地位(神雕中也有明教)(3)

(周伯通剧照)

所以《神雕侠侣》时代,明教是客观存在的,而明教历代教主都修炼过乾坤大挪移,实力自然不差,他完全有资格去华山会一会五绝,与他们一较高下。

二、五绝的实力

明教教主若来华山论剑,五绝真挡得住他吗?《神雕》五绝的实力自然是极强的,不过这次论剑并未真正开打,只是口头评论而已,虽说那“中”的位置是给了周伯通,但此时正处壮年的郭靖和杨过应该更强些才是,不过这里不深究五绝中的哪一位是天下第一,就当他们是同一水平线的高手,只取郭靖一人来看,就能知晓明教教主是否能赢他们。

郭靖达到了何种境界?书中交代得很清楚,《神雕侠侣》原著第三回就强调过,原著道:“此时郭靖的武功真所谓随心所欲,不论举手抬足无不恰到好处,他右手双指微微一沉,那剑倒竖立起,剑柄向上反弹。那瘦道人正挺剑刺向杨过头颈,剑锋恰给剑柄撞中,铮的一声,右臂发热,全身剧震,只得松手放剑,向旁跳开。”

郭靖在神雕初期中的地位(神雕中也有明教)(4)

(郭靖剧照)

“随心所欲”便是郭靖的境界,金庸也曾用这一境界形容虚竹和石破天,那两位可都是被读者捧成了“修仙”之人,尽管笔者不认同这一观点,但这样的描述足以证明郭靖武功极高,那么明教教主又达到了何种境界?从乾坤大挪移的传承就能看出。

三、乾坤大挪移的传承

乾坤大挪移是明教至高无上的神功,历代教主都修炼过这门武功,那张无忌在练成这门神功之后就几乎是天下无敌的状态了,天下武功都能挪为己用,不过并非历代教主都如他这般强大。

书中提到过一个事实,原著道:“本教历代众位教主之中,第八代钟教主武功最高,据说能将‘乾坤大挪移’神功练到第五层,但便在练成的当天,走火入魔身亡,自此之后,从未有人练到过第四层。”

也就是说《神雕侠侣》时代的那位教主最多也就练到了第四层而已,即便他就是那位钟教主,也只能驾驭四层而已,那么四层的乾坤大挪移是何种境界?答案是尚未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因为那是乾坤大挪移第五层才能达到的境界。

郭靖在神雕初期中的地位(神雕中也有明教)(5)

你且看张无忌修炼乾坤大挪移之时的描述便懂,原著道:“练第五层时,脸上忽青忽红,脸上青时身子微颤,如堕寒冰,脸上红时额头汗如雨下,虽然不明其义,但片刻之间又将第五层练成了。张无忌练成第五层之后,只觉全身精神力气无不指挥如意,欲发即发,欲收即收,一切全凭心意所至,周身百骸,十分舒服,接着第六层用了一个多时辰也练好了。

所以《神雕》时代的明教教主只学了四层乾坤大挪移,自然是比不上五绝高手的,他若参与论剑,别说争“天下第一”了,怕是从五绝手中争夺“五绝”头衔的一席之位都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