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重塑一百讲

10.肌肉的力量

肌肉和力量的结合(肌肉的力量)(1)

说到力量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肌肉了,所以我把肌肉的力量留到后面来讲。强大的力量和肌肉是有直接关系的,不管是静态力量还是动态力量绝对不能没有肌肉的参与。肌肉细分可以分为快肌、慢肌,或者说红肌、白肌。他们的功能是不一样的,虽然在运动的时候虽然他们都有参与,但是参与程度不同。快速爆发动作快肌主导,耐力长跑之类的是慢肌主导。

肌肉和力量的结合(肌肉的力量)(2)

人的骨骼就像木偶,肌肉就是牵拉木偶最有力的线。我们的肌肉又分为深层肌肉浅层肌肉。

肌肉和力量的结合(肌肉的力量)(3)

深层肌肉主要功能是稳定。

肌肉和力量的结合(肌肉的力量)(4)

表层肌肉主要是为了外在的力量表现。

但是一定是先有稳定才会有后面的运动表现,毕竟如果一个人站都站不稳怎么可能会有运动表现呢?但是我们有很多时候深层肌肉的使用率是很低的因为我们是陆地生物,周围环境其实对我们的稳定影响很小。如果我们活在水里面可能这些肌肉自己就会时刻发力了,水里面的方向不止有360°。水里面是一个球体的方向四面八方上下左右都可以移动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流来阻止你或者帮助你去移动。我们在地面上没有被动的环境来帮助训练,只能主动的去一个个激活和更好的使用他们。

肌肉和力量的结合(肌肉的力量)(5)

肌肉从控制上又分为三种:

心肌(只要活着就在运动)

平滑肌(肠胃蠕动就是靠它,很少有人有办法主动控制)

骨骼肌(最多的肌肉而且上面都有神经连接所以理论上所有的骨骼肌我们都可以主动去使用)

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面肌肉都是被动使用的,或者说我们的日常生活肌肉不是以肌肉运动存在而是模块运行模式存在。比如打字、吃饭、走路等等我们不会去感受在这些运动状态里面都有哪块肌肉去参与去如何运动,因为这些都已经变成了固定的模式可以给我们的大脑省去很多的资源浪费。这种模块运行模式在对我们的大脑思考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这可以让我们随时去思考而不会被自己的活动而打断。

如果我们脱离的熟悉的环境,或者学习新的技能,而这个技能需要肢体一起的活动时,这些固有的习惯就会大大的阻碍我们去适应环境和学习新的东西。模块化的活动会造成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身体和大脑的失联,最近我去看了一场话剧,里面有很多有名的演员,演技都是公认的比较好的。但是当我以身体和头部有没有关联的角度去看话剧时发现,大部分人情感和表情都很好,很感染人但是肢体往往是和头部割裂的。演愤怒演紧张的时候明明表情很紧张,但是整个人的躯干和核心下肢却是泄力的,会感觉很明显的身体是一种状态表情和头脑又是另一种状态。这已经算是很好的了,看看我们身边的人,面部的表情肌肉控制都是和头脑失联的。比如说有的人说自己天生臭脸,但是照镜子时候是不会臭脸的只有别人看或者被拍照时候才能看到,其实这是很典型的面部表情和他的大脑失联了。

肌肉和力量的结合(肌肉的力量)(6)

所以肌肉的训练最重感觉,你要先能感觉到肌肉才能训练到肌肉。我记得我在当健身教练的时候问客户最多的话就是有感觉吗?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在这个问题下开始锻炼的,很多人哪怕练了几年很多地方的肌肉还是没有发力感觉。

肌肉和力量的结合(肌肉的力量)(7)

但是肌肉的发力感觉只是最基础的,因为这只是肌肉的收缩发力。肌肉的天职是收缩,我们肌肉最小的单位是肌小结,是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组成。他们相互拉扯产生了肌肉的收缩,相互牵手不动就是静态维持,一点点的松开分离就是肌肉的放松。可以说每一次肌肉的收缩到打开都是一段爱情的开始和结束。所以收缩是最美好的一部分但是不是全部,最好的肌肉感觉是可以从放到收都感觉到才是完整的肌肉感觉。

看过筋膜理论的人应该听过这样一个说法,肌肉只有一块只是筋膜把肌肉分成了不同的区域,事实肯定不是这样的但是我们可以借鉴这个理念。肌肉最好用的就是可以把全身的力量练的越来越团结合力越来越大,比如三大项这种全身发力的训练动作,如果只是专注在练腿练背练胸去练往往重量进步缓慢,

肌肉和力量的结合(肌肉的力量)(8)

卧推时候脚要蹬地,腿和核心都要发力而不是只有胸。

肌肉和力量的结合(肌肉的力量)(9)

深蹲脚趾要抓地,臀腿发力核心前后都要收紧,胸背也要发力报纸肩部稳定脊柱在良好的曲度上头向上延展,有一种种子要冲破泥土的感觉。

肌肉和力量的结合(肌肉的力量)(10)

硬拉更是要从头和脖子发力开始,再到背补臀部,髋关节要会打开小腿和足弓脚趾都要用力。

在修正这些动作时候效率最高的办法就是找到在这个动作过程中没有主动配合发力的肌肉去激活它。这样产生的运动表现往往连本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肌肉训练的方式网上太多了我就不在这里教大家做什么动作了,但是我把我最新总结的训练的几个原则介绍给大家。

  1. 静态训练:初始的静态训练可以很好的增加局部的感知,而且可以增加我们的稳定性,为之后的动态训练打下基础。
  2. 慢速训练:慢速训练比我们想象的慢要慢的多,一组只需要做一两个就可以了,要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慢。在慢速训练时候我们可以清晰的感觉到我们身体在每一个位置的状态,在一些地方会颤抖或者跳过都代表在这个角度和幅度的时候我们的肌肉是不发力的,是用惯性跳过去的。所以慢速训练可以很好的纠正这些我们在平时训练中的问题。
  3. 分离训练:刚开始的训练一定是分离的。我们刚开始练的时候没有能力同事控制那么庞大的运动系统,所以刚开始训练时候尽量以小幅度多次数训练打基础增强对局部的训练感觉。
  4. 整合训练:慢慢整合分离训练的身体,让不同位置的肌肉协调发力,协调性不止是左手右脚右手左脚,还有我们身上每一块肌肉的相互配合。
  5. 进阶训练:这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运动去玩就好了,在前面的基础下我们大部分普通人还是要以乐趣为主的,很多人已经不喜欢动了甚至不想出门。其实不是我们的身体不想只是大脑不想而已,因为他们已经失联太久了我们所有训练的目的其实只是感受到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生活不止是大脑逻辑理性的生活,我们还有身体感知情绪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