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鹤唳华亭》之后,又一部古装剧《大明风华》热播,只是后者以历史正剧标榜。最近这部剧也是因为剧中朱元璋的影视形象采用丑化版的而上了一把热搜,撇开朱元璋的影视形象不谈,剧中其他历史人物,像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的扮演还是大致符合历史形象。而剧中由俞灏明扮演的朱高煦也是备受关注。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煦。
《大明风华》朱元璋剧照,不知明太祖他老人家会不会掀棺材板
01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和仁宗朱高炽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但这两兄弟说来也怪,一个喜静一个善动,一个崇文一个尚武,一个仁厚一个凶悍,一个大腹便便一个英姿焕发,怎么看都不像两亲兄弟。年少时的朱高煦很是顽劣,并不受他爷爷朱元璋的喜爱,“洪武时,召诸王子学于京师。高煦不肯学,言动轻佻,为太祖所恶。”。
公元1398年,朱元璋于南京应天府驾崩,此时的朱棣早已就藩,因朱元璋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师”,朱棣便派朱高煦同世子朱高炽一同“入临京师”。徐达之子徐辉祖是二人的舅舅,徐辉祖见朱高煦品行不端,便告诫了他几句。但没想到朱高煦年轻气盛,根本不服管教,并且还盗了徐辉祖的爱马以示报复,更可恨的是,朱高煦在北归途中还“辄杀民吏”、“击杀驿丞”。害得他老爹朱棣还因此事被朝臣所责备。
《明史》上称朱高煦“性凶悍”,此言不虚,在混沌君看来朱高煦不仅“性凶悍”还有点儿“暴虐嗜杀”。年纪轻轻便肆意妄杀,目无法纪,确实不是啥好人物。
汉王朱高煦
02
公元1399年,皇太孙朱允炆登基不久,便与大臣密谋削藩,周、代、岷、湘、齐等王先后被削藩,紧接着朱允炆准备对燕王朱棣动手,不久朱棣起兵靖难。朱棣命不便参与军事行动的长子朱高炽留守大本营,而朱高煦因尚武得以跟随朱棣南征,并且“尝为军锋”。
靖难之役,朱棣以一藩王之力对抗整个大明朝廷,确实有点儿吃力,这也是历代藩王造反难以成功的原因之所在。没办法,朱棣只好连哄带骗将另一个有实力的藩王宁王朱权拉入了燕王阵营。这才勉强站稳了脚跟。不过即便是若此,朱棣也是多次陷于危难之中。“白沟河之战,成祖(指朱棣)几为瞿能所及”、“及成祖东昌之败,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不过还好有朱高煦,朱棣才得以多次幸免于难。“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
白沟河之战,朱高煦率“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东昌之败,朱棣只身逃走,幸而遇到朱高煦“引师至”,得以“击退南军”;浦子口之战,朱棣为小舅子徐辉祖大败,而就在此危难之际,朱高煦正好“引蕃骑来”,朱棣大喜道“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并且还说了句让朱高煦日后起反叛之心的话,“勉之!世子多疾。”,世子就是指朱高煦的大哥朱高炽,朱高炽和朱高煦不同,很讨朱元璋喜爱,朱元璋曾称赞他为“有君人之识”,早在洪武年间,朱高炽就被册立为燕王世子,但朱高炽因为身体肥胖且长年不运动而身体多疾。朱棣说这话的意思不摆明告诉朱高煦日后有做储君的可能么。朱高煦听完此话像打了鸡血一般,作战更加英勇,“率众殊死战”,“南军遂却”。
经过靖难之役,朱棣对朱高煦有了新的认识,他发现这个儿子虽然禀性顽劣,但却是个打仗的好手,仔细瞧瞧,还有点儿像年轻时的自己,是越看越喜欢。而朱高煦因为其父对他的厚爱,越加自负,并且“恃功骄恣,多不法”。
朱高煦虽然品行不端,但是打仗确实是把好手,朱棣要不是因为有这个英勇的儿子可能很难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可以说,靖难之役朱高煦大功一件,朱棣对他也是更加的厚爱,但这同样也为朱高煦日后的夺嫡埋下了伏笔。
明成祖朱棣
03
公元1402年,朱棣取得靖难之役,得以入主南京应天府,并于同年登基称帝。不久立储之事提上日程,当时因为朱高煦战功赫赫,再加上深受其父朱棣的喜爱,他也成为储君之争的有力竞争者,他的支持者主要有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仁厚的世子朱高炽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
朱棣对立储君这件事也很是头疼,其实在他心中是更愿意立朱高煦的,一者是因为朱高煦像自己,二者是因为朱高煦在靖难之役立下了赫赫战功。反观世子朱高炽怎么看怎么不像自己,朱棣长得英勇神武,他却大腹便便。但朱高炽也有自己的优势,第一,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朱高炽是皇位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并且还是朱元璋亲点的朱棣的继承者。第二,朱高炽未有大错,且靖难之役留守北京亦有功,不好轻易废止世子之位。第三,朱高炽宅心仁厚,深受多数朝臣拥戴。不过最后还是大明才子解缙的一句“好圣孙”才让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储。
次年,朱棣封朱高煦为汉王,依明制藩王应就藩封地,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开封地。但朱高煦因觊觎帝位,担心一旦就藩便没了夺嫡的希望,便多次向朱棣请求不要就藩,可能是因为朱棣实在舍不得这位神似自己的儿子,便答应了他。
可没想到,朱高煦留京后越加嚣张,甚至还请求皇帝的侍卫禁军为他护卫,“请得天策卫为护卫”,更过分的是他竟敢“以唐太宗自比”,唐太宗虽是一代明君,但他却是靠兵变才当上皇帝。你朱高煦敢以唐太宗自比,这不明摆着有弑杀储君夺位的嫌疑啊,但不知何故,大明高层好像对这件事都熟视无睹,可能是因为皇帝朱棣的纵容,也可能是因为太子朱高炽的仁厚,史书上没有对朱高煦因此事受到责罚的任何记载。
明仁宗朱高炽
朱棣为巩固大明的统治,曾多次北征,朱高煦因靖难时的英勇,得以跟随朱棣北征。即使在行军打仗途中,朱高煦也是对储君之位念念不忘,“时媒孽东宫事”,太子的有力支持者右春坊大学士解缙被其陷害冤死、内阁首辅黄淮遭其构陷下狱。
04
公元1415年,朱棣将朱高煦改封青州,朱高煦再次托词不去,这回朱棣不高兴了,强令朱高煦就藩。但朱高煦仍是拖拖延延迟迟不肯动身。私底下还私募军士,击杀兵马指挥徐野驴,甚至“僣用乘舆器物”,简直是无法无天。这回可把朱棣气坏了,朱棣决定将其贬为庶人。太子朱高炽仁慈,不忍心弟弟被贬,苦苦求情,朱棣才只是削其护卫,将其改封为乐安州,并令其立马就藩。
就藩后的朱高煦仍旧不安分,时时想着自己的皇帝梦。“成祖北征晏驾”时,朱高煦想乘朱高炽登基未稳趁机造反,只是苦于没找到时机。朱高炽知道后并没有责怪这个屡屡想加害于自己的弟弟,而是“顾益厚遇”,“增岁禄,赐赉万计”。朱高炽因为身体不大好,在位不到一年便病逝。
朱高炽病逝时,其子朱瞻基正在南京应天府公办,朱高煦想在朱瞻基北归途中截杀他以谋夺帝王,但因行事仓促未果。不过,朱高煦仍不死心,仍然做着他的皇帝梦。
公元1426年,朱高煦起兵造反,先是联合了山东都指挥靳荣等人,同时组建五军,后又派亲信潜入京师拉拢旧臣为内应。不久,便有大臣将朱高煦起兵造反的事上报朝廷。毕竟是自己的亲叔叔,朱高煦有点儿不相信,并不忍心派兵征讨,只是派宦官侯泰责问。同年,朱高煦“为书与公侯大臣,多所指斥”,这件事让朱瞻基坚信朱高煦是真反了。不久御驾亲征,朱高煦不战而降。
群臣认为朱高煦按罪当诛,但朱瞻基念及亲情,只是将其贬为庶人并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据《国朝献征录·汉庶人传》记载,一日,朱瞻基去探望他的这位叔叔,没想到朱高煦竟然故意伸脚将朱瞻基绊倒,这回可惹怒了朱瞻基,朱瞻基命令左右用大铜缸将朱高煦扣住,朱高煦还是牛掰,竟硬生生地将缸顶了起来。最后朱瞻基命人在铜缸四周点上木炭,活活地将朱高煦烤死,是大明造反王爷中死得最惨的一位。
明宣宗朱瞻基
结语
朱高煦觊觎帝位多年,处处想着谋位。但他的实力根本就不足以撑起他的野心。首先他品行不端,目无纲纪,而且居功自傲,肆意妄为,因而连当年对他颇有好感的朱棣也开始日益厌恶他。其次他胸无谋略,行事不周,多次蓄意造反,但却连个浪花都没掀起来。最后他不识时务,竟在违逆的情况下发动叛乱,师出无名,只能自取灭亡。
*参考资料:
《明史》、《明通鉴》、《国朝献征录·汉庶人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