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炒苦瓜教程(广东科技奖荔枝)(1)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龙眼、苦瓜……这些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特色果蔬,去年这三类的产量居全国首位。其中荔枝占了65%。民间认为,这些果蔬有补气养血、降火解毒等“食疗”效用,但哪些是靠谱的,如何吃才能最有益,怎么加工才体现最佳的市场价值和优势?

省农科院的张名位所长带领的团队,以亚热带特色果蔬营养健康效应机制研究及功能食品精深加工为主线,构建岭南特色果蔬营养活性物质基础数据,并建立系列的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其技术成果在十几家企业推广应用,研发新产品28个,近三年新增销售额66亿元,新增利润8.4亿元,从而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张名位研究员告诉我们: 不管是甜的荔枝、龙眼,还是苦的苦瓜,果蔬的营养价值源自于富含的各种活性物质。本项目首次查明亚热带特色果蔬中所含的活性物质成分,而且从100多个品种筛选出9个高活性品种。同时还证实了一些关于果蔬食疗作用传说的合理性,如荔枝、龙眼多糖具有肠道免疫调节。龙眼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效,还能改善睡眠和学习记忆;荔枝果肉多酚具有减少酒精性肝损伤作用,苦瓜三萜能发挥降血糖功效。这从现代科学的角度阐释了果蔬食疗的机理,为其深加工产品具有某种特定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但娇嫩的亚热带果蔬,风味和活性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改变。我省的这些果蔬采后损失率高达30%,且深加工比例仅为20%以下,令农民的收入大打折扣。科研人员为此创建了荔枝、龙眼、苦瓜的变温节能干燥技术,研制出系列高活性多糖的果蔬干新产品;还研发低温超微的龙眼全粉和低苦味苦瓜粉的制备技术,以作免疫增强型营养餐粉和糖尿病人用临床营养食品,在全国多家医院应用。这大幅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而且,还获授权发明专利23件,其中1件专利获中国专利银奖。

【记者】林亚茗

【通讯员】叶青 董丽红

【校对】曹柏英

【作者】 林亚茗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南方号~深度~科技能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