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3岁宝宝看手机导致斗鸡眼怎么办?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3岁宝宝看手机导致斗鸡眼怎么办(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3岁宝宝看手机导致斗鸡眼怎么办

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可见,习惯对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是未来的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关联。作为家长,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从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样任何时候都得到别人的称赞。

但是,每个家庭的教育模式不同,即使家长们很努力地在引导孩子要养成好的习惯,奈何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很多坏习惯,比如懒惰、做事拖拉、不讲文明等总让妈妈们不知所措。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些话在年轻父母眼里可能不值一提,但在老一辈眼里是经验之谈。而这句话的本质指的是一个孩子是否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从三岁开始就能大概知道,从7岁开始就会根深蒂固了。

有研究表明,3岁到12岁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妈妈不及时纠正,等孩子长大了,这些不良行为就成为一种习惯,到时候想再改掉就没那么容易了。

习惯一:做事拖拉

家有上学孩子的家长都知道,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是最拖拉磨蹭的,常常写几个字就不写了,不是玩橡皮擦就是被其他事务给吸引,就连学习好的孩子也有这个习惯。

阿布提女儿的拖拉主要表现在早上起床时,让她先刷牙,她会磨磨蹭蹭半天不去;叫她吃早餐,她却忙着摆弄玩具,任凭怎么叫,在她眼里根本不用着急。

其实,孩子的慢性子也不是他们的本意,他们磨蹭拖拉是有原因的。比如:

①缺少时间观念

②注意力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

③情绪消极

解决孩子磨蹭拖拉,妈妈们可以这样做:

①从小训练孩子的时间观念,必要时增加些生活的紧张气息,家长可以跟孩子互动,完成各种比赛,输的人要接受洗碗、打扫卫生等惩罚,逐渐培养孩子做事的效率,以后就不敢随便磨蹭了。

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也就是规定时间内完成几件事情,至于先做哪件事情,那就是孩子的事情,如果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妈妈们先别着急教训,应该告知后果,逐渐让孩子把事情办好。

习惯二:爱攀比

放学路上,经常能够听到孩子们谈自己的爸爸妈妈,有时候还谈到爸爸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妈妈一个月要花多少钱。

可能孩子们是无心的,但攀比之心已经在萌生,再过不久就容易攀比自己的穿着和用品了。

就拿文具来说,我喜欢买些普通的文具给女儿用,但女儿经常会在我面前提他们班哪个同学的文具很漂亮,不是迪士尼系列就是小黄人系列,自己也想要一套。

这就是孩子受到周围环境影响,产生了一些攀比的心理,如果家长没及时引导,孩子的攀比心会越来越强烈。

解决孩子的攀比心,妈妈们可以这样做:

①对孩子的过分要求冷处理,也就是不要轻易满足他们,妈妈们应该先了解孩子是出自什么目的有这个要求,如果只是看到别人有的,自己也想要,可以不做任何回答,给孩子几天冷静期,最后来确定是否满足。

②跟孩子定下规矩,比如每学期在文具上不能超过多少钱,每个月买几次玩具,或者学习有进步就获得相应奖励。

③将攀比转化为动力,想要在某些方面超越别人,只能依靠自己。

④适当时告知孩子家里的经济情况,引导孩子生活中的合理开支用度,提倡勤俭节约的美德。

习惯三:爱撒谎

孩子撒谎的原因很多,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意撒谎,一种是故意撒谎

无意撒谎:多发生在3岁之前的孩子身上,他们分辨不清楚现实和想象,比如让他们自己去睡觉,他们不去时,就会说房间里有老虎。

有意撒谎:多发生在6岁以上的孩子身上,他们在学校做错事情后,担心被家长教训,从而对家长隐瞒;有些孩子要零花钱买文具,但妈妈不给,拿了后撒谎没拿。

帮助孩子改掉撒谎的行为,妈妈们可以这样做:

①帮助孩子分清楚现实和想象,告诉孩子童话故事都是虚构的,家里有爸爸妈妈保护,不会有老虎或者坏人突然跑进来的。

②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谎,也尽量不要让孩子帮自己说谎。

在我们小时候,妈妈经常跟我们这样说:不要说谎,发现你说谎,我就把你嘴巴缝上。

实际上,孩子在说谎的时候,妈妈并没有真的缝上孩子的嘴巴,这让孩子觉得很可笑,觉得妈妈不也是在说谎。

确实,孩子的模仿能力那么强,妈妈的言行做不到一致,孩子自然会受到暗示。

最后

孩子的坏习惯第一次出现时,妈妈们就应该及时阻止,明确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千万别觉得孩子这么做很可爱、很搞笑而忽视了,也更别觉得孩子的这些坏习惯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变好。

文:阿布提说育儿

#育儿事务所#